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正文

降糖药也有可能失效 磺脲类降糖药失效怎么办?

时间 : 2016-01-25 16:50:36 来源:

[摘要]

许多糖尿病病人可能有这样的经历:曾经效果不错的磺脲类降糖药,用了一段时间之后,血糖却越来越高,这时,即便加大药物服用量也无济于事。

许多糖尿病病人可能有这样的经历:曾经效果不错的磺脲类降糖药,用了一段时间之后,血糖却越来越高,这时,即便加大药物服用量也无济于事。

糖尿病患者不但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按时服药,还应经常测试血糖。因为并不是每一种药物都会一直保持良好的疗效,由于个体原因或者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降糖药会失效,如5%~1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磺脲类药物失效的现象。

什么是磺脲类药物的失效?

磺脲类药物的失效根据药物失效时间发生的早晚,分为原发性失效和继发性失效。如果一位糖尿病病人初次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当他服用最大剂量磺脲类药物(除格列齐特每日4片外,其余均为每日6片)达1个月以上时间,血糖控制仍未达标时,称为原发性失效。据估计,5%~20%的2型糖尿病病人会发生这种情况,多见于糖尿病确诊时间晚、胰岛功能已经衰竭的病人。

继发性失效指磺脲类药物在一开始能有效地控制血糖,而使用数月或数年后药效逐渐或突然消失,即使增加剂量也不能有效控制血糖。

磺脲类降糖药为何会失效呢?

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的基本原理是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其降糖作用有赖于尚存的相当数量有功能的胰岛β细胞。而原发性失效的原因与严重的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和/或胰岛素抵抗有关;继发性失效的原因与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下降有关。

常见的磺脲类降糖药有甲磺丁脲、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奇特、格列喹酮、格列美脲等,一般适用于经饮食、运动等治疗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病人,这类患者的胰岛尚存在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对于病程较长、胰岛功能几乎完全丧失的2型糖尿病及青少年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该药不但无效,而且可加重胰岛功能的耗竭。

如果发现磺脲类降糖药失效了,可能是患者的胰岛β细胞的功能已经严重受损,应替换非磺脲类降糖药或采用药物联合治疗,如采用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但是,无论是替换非磺脲类降糖药还是采用药物联合治疗,都应遵医嘱或在药师的指导下进行。在胰岛β细胞功能严重受损时,应注射胰岛素,胰岛素治疗可以使残存的胰岛功能得到保护甚至部分恢复,也可以采用磺脲类药物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

需要指出的是,磺脲类降糖药达不到治疗效果并不一定是失效。下述因素也可影响疗效:未按医嘱按时按剂量服药,或者进食量增多,活动过少;同时合并其他疾病;情绪变化而发生某种应激状态;服用致使血糖升高或者加速磺脲类药物代谢的药物,前者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后者如巴比妥类、利福平等。

糖友如何防止和延缓降糖药物失效的出现?

胰岛功能衰竭是造成降糖药物失效的主要原因,而长期高血糖的毒性作用,又是导致胰岛功能衰竭的罪魁祸首。为了延缓或避免口服降糖药物失效,首先,要早发现、早治疗,把血糖长期控制在理想水平,减轻高血糖的毒性作用,减缓胰岛功能的衰竭。其次,国内、外众多临床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早期应用胰岛素及胰岛素增敏剂有利于保护胰岛功能。第三,不要单一过量服用磺脲类药物,主张不同类药物早期联合应用。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降糖药也有可能失...”相似的文章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