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1-25 16:50:33 来源:糖尿病网
预混胰岛素中含固定比例的短效胰岛素及中效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中含固定比例的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及中效胰岛素类似物。一般这种制剂只于早餐及晚餐前注射,这种制剂的比例和注射次数不能适用目前大部分中国患者,即便某些人提高了胰岛素的基础水平,早餐后,晚餐后的高血糖也得到了控制,午餐后的高血糖是否能控制呢
一、什么人需用胰岛素治疗?
1.需终身使用的病人:
①1型糖尿病患者;
②2型糖尿病用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的患者(指促胰岛素分泌剂如磺脲类药每日用到大剂量血糖还未达标者);
③有严重糖尿病并发症或有其他严重疾病。
2.需暂时使用的病人:
①糖尿病早期;
②患急症,处于应激状态,血糖难以控制(如:肺炎、心肌梗死、骨折);
③需紧急手术或尽快手术;
④需要短期用使血糖升高的药物(如: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⑤妊娠糖尿病妊娠期和哺乳期。
二、用胰岛素治疗的原则是什么?
(1)早用:2型糖尿病用促胰岛素分泌剂(如磺脲类药)每日用到3片血糖未能达标者应当改用胰岛素治疗(以前每日用到6片未达标者方用胰岛素治疗,现在医学界认为太晚了)。
(2)少用:为了尽可能避免高胰岛素血症,在没有口服降糖药禁忌的情况下,用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如噻唑烷二酮类药、双胍类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将血糖降到一定程度,再用胰岛素控制剩余的高血糖部分,其剂量可以减少。
(3)符合生理状态:正常人的生理状态是一天中胰岛素的分泌有一定的基础量,三餐后出现三次血糖高峰,必然也出现三次胰岛素的分泌高峰,用胰岛素的治疗应尽可能模拟这两种生理现象,所以大部分人每三餐前均需注射短效胰岛素以控制餐后血糖,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或晚餐前加用长效胰岛素)以提高夜间胰岛素基础水平,控制夜间及凌晨高血糖,有些人还需早餐前加用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以提高白天胰岛素的基础水平。
三、如何使用短效胰岛素?
早餐前注射量最多:因要对抗上午升糖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高峰的作用和早餐后高血糖。
午餐前注射量最少:早餐前注射的胰岛素到午餐前在体内剩余的较多,需补充的量少。
晚餐前注射量其次:早餐前注射的胰岛素已代谢掉,午餐前注射的胰岛素少,晚餐前剩余的量也少,需补充的量比午餐前多。
四、如何使用中效或长效胰岛素?
(1)何为中效和长效胰岛素:用与胰岛素等量单位的鱼精蛋白锌吸附短效胰岛素成为缓释剂为中效胰岛素。用超量的鱼精蛋白锌吸附短效胰岛素成为缓释剂为长效胰岛素。
(2)晚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或晚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的剂量调节。
注:长效胰岛素与短效胰岛素混合后,长效胰岛素中超量的鱼精蛋白锌吸附了一部分短效胰岛素形成中效胰岛素和短效胰岛素的混合物,原来长效胰岛素和短效胰岛素的比例就改变了。而中效胰岛素中因无多余的鱼精蛋白锌,故与短效胰岛素混合后二者的比例不变。
五、使用预混胰岛素时应注意什么?
预混胰岛素中含固定比例的短效胰岛素及中效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中含固定比例的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及中效胰岛素类似物。一般这种制剂只于早餐及晚餐前注射,这种制剂的比例和注射次数不能适用目前大部分中国患者,即便某些人提高了胰岛素的基础水平,早餐后,晚餐后的高血糖也得到了控制,午餐后的高血糖是否能控制呢?必须测测午餐后2小时血糖方可知道。如果午餐后血糖未能控制,可于午餐中口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或午餐前半小时口服磺脲类药物,或午餐前口服格列奈类药物,如果还未能控制,停用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药物,在午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也可以短效胰岛素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合应用。
预混胰岛素的由来:①欧美国家的糖尿病病人在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比较好的情况下就开始用胰岛素治疗了,午餐后自己分泌的胰岛素足以控制餐后血糖;②欧美国家人的生活习惯为早餐、晚餐吃得多,午餐吃得少,午餐后的血糖不会太高。而中国糖尿病病人的现状是:①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到衰竭的程度才勉强用胰岛素治疗,午餐后分泌不了多少胰岛素,即使午餐前加用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或格列奈类药物)或α-糖苷酶抑制剂也不会使午餐后血糖达标。②中国人吃饭的习惯是早餐量少(所谓“早点”),午餐量大(所谓“正餐”),晚餐量较大,午餐后的血糖会更高。所以预混胰岛素不能适用目前大部分中国糖尿病患者。医生不能无原则地迎合病人的心理:“每天少打几次胰岛素”,能否每天只注射2次预混胰岛素是由三餐前、三餐后的血糖以及夜间血糖是否都能控制达标而决定。
六、使用预混胰岛素应遵循何种顺序?
先分别于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及早餐前,晚餐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如果午餐前短效胰岛素用量很少,撤掉后午餐后血糖仍能控制满意,并且早餐前,晚餐前注射的自混胰岛素的比例符合某种预混胰岛素的比例,方能改用该比例的预混胰岛素。
七、为何1型糖尿病不适合用预混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是由短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事先混合成的,目的是为了注射方便,每天少打几针,而且混合的比例是固定的。注射时间是早餐前和晚餐前,就会出现以下问题:
住院病人早餐(早7点)和晚餐(下午5点)之间的间隔时间太短,晚餐至次晨早餐的间隔时间太长,早餐前和晚餐前注射的中效的胰岛素能不能均匀地控制一天24小时的基础血糖。
即便在家早餐可以早一点儿吃(早6点半),晚餐可以晚点儿吃(晚6~7点),把两餐拉开距离,早餐前和晚餐前注射的中效的胰岛素在体内药物浓度均匀,但是短效胰岛素只有早餐前和晚餐前才能注射,午餐前没有注射短效胰岛素,午餐后的高血糖由谁来控制?只用α-糖苷酶抑制剂不用短效胰岛素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是不能降低午餐后血糖的。
而且预混胰岛素短效和中效的固定比例未必适合1型糖尿病患者。故1型糖尿病不适合用预混胰岛素!同样,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与中效胰岛素类似物预混制剂也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
八、胰岛素治疗需注意哪些问题?
(1)短效胰岛素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于餐前注射,餐后必须要加餐,如果每天注射3次,主食必须吃6次,即3顿主餐,3次加餐(每顿主餐后1.5~2小时加餐相当于25克粮食的食物)。正常人胰岛素是分泌到血管中,4分钟就代谢掉了,分泌胰岛的量与血糖的高低可以完全同步,而外源胰岛素是注射在皮下,皮下组织的血管较少,注射的胰岛素吸收速度慢,作用消失也慢,当餐后血糖下降后,皮下未吸收的胰岛素作用还很强,餐后血糖会继续下降,易造成低血糖,加餐的目的是为了使餐后2小时左右过低的血糖有所回升,避免餐后低血糖。
为什么有些人在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后不加餐也没出现过低血糖呢?是与他们餐后血糖控制的水平有关,当血糖尚未控制或控制到较好水平时(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0.0mmol/L),即使餐后血糖继续下降,也不会到低血糖的地步。当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到最好水平时(4.4~7.8mmol/L)餐后血糖继续下降就容易出现低血糖。
所谓“加餐”不是额外增加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食物,而是将主餐减少一点儿在餐后1.5~2小时吃,一天主食的总量不变。
(2)中效、长效、预混胰岛素易沉淀,使用前要把药摇匀。摇药的手法要轻柔,如在掌心水平搓着旋转,轻轻地、缓慢地上下颠倒药瓶或笔式注射器。千万不要快速、猛烈地摇动药液,否则易使吸咐在鱼精蛋白锌上的短效胰岛素解离。
(3)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每次要更换、轮流使用,总扎一个部位会造成皮下组织萎缩,药物吸收不良。
(4)运动前注射的部位应是血液循环慢的部位,以防因胰岛素吸收太快引起低血糖。
静止时:
血循环快的部位:腹部(脐周直径10cm内禁止注射);
血循环慢的部位:上、下肢、臀部。
运动时:
血循环快的部位:上、下肢,臀部;
血循环慢的部位:腹部(脐周直径10cm内禁止注射)。
(5)饭熟后方可注射胰岛素,到规定时间后再吃饭,如果饭没熟注射了胰岛素不能按时进餐会发生低血糖。
(6)出门、上班要随身携带:胰岛素及注射器、监测记录本、血糖仪、血糖试纸、加餐食品、低血糖自救食品、求助卡。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