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糖尿病

注意血糖检测是糖尿病治疗重要一环

时间 : 2016-01-22 18:15:54 来源:

[摘要]

很多糖友并没有给监测血糖足够的重视,几个月,甚至一年才查一次。不定期监测血糖,就相当于在与病魔的斗争中一直蒙在鼓里。

得了病,最忌一种心态――怕麻烦,糖尿病患者更是如此。因为你不仅要“精打细算”地控制饮食、合理运动、按时服药打针,还必须经常自我监测血糖。然而,很多糖友并没有给监测血糖足够的重视,几个月,甚至一年才查一次。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光伟教授指出,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低,不定期监测血糖就是主要原因之一。而不定期监测血糖,就相当于在与病魔的斗争中一直蒙在鼓里。

病情稳定,也要每周测一次

在医院时,由于都是病情较重或新诊断的患者,医生为全面掌握病情,往往一天查5―6次血糖,分别选择空腹时、三餐后、睡觉前,有时还需要查凌晨1点的血糖。但回家就没必要这么勤了。若病情不稳定,一周要选两天测全套血糖,即测空腹、三餐后及睡前血糖,其中空腹、早餐后2小时、睡前三个点的血糖必须测。如果病情稳定一周测一天就可以了。

必须指出的是,刚用上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的患者,血糖一定要勤测,否则容易在用药后发生严重低血糖,甚至昏迷。如生活习惯发生变化,如出差、参加宴会等,测血糖的次数也要增加;身体出现状况时,如失眠、感冒、心绞痛、怀孕等,也要增加自测频率。

使用血糖仪,细节决定成败

自测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生活中的大事,血糖测得准不准,可能性命攸关。因此正确使用血糖仪非常重要。

第一,血糖仪必须配合同一品牌的试纸,不能混用。因为不同批次的试纸可能有区别,换用前要把新试纸的条形码数字输入仪器,否则影响测试结果。

第二,检测前用酒精消毒,待酒精干透以后再取血,以免酒精混入血液。

第三,采血量必须足以完全覆盖试纸测试区。取血时发现血液量少不能挤手指,否则会混入组织液,干扰血糖浓度。取血前将手在温水里泡一下,再下垂30秒。扎的时候把针按一下再弹出,以免扎得太浅。

第四,试纸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保存,且最好选用单独包装的试纸。

第五,使用采血针保证一次性。

血糖达标,吃对药、按时吃最重要

说到底,测血糖只是检验治疗效果的手段,而为了治疗达标,最基本的还是药物治疗。

对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强化治疗是关键。而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90%在病程中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降糖关键在于减轻胰岛素抵抗,从“源头”使血糖得到长期持续稳定的控制,以太罗为代表的胰岛素增敏剂解决的正是这一问题。

很多糖友可能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开始服用磺脲类、双胍类等降糖药时,降糖效果很好,但随着病史延长,药物剂量加大降糖效果却越来越差,这在医学上称为药物继发性失效。原因是传统糖尿病用药都以刺激体内胰岛素过度分泌,时间久了,胰岛β细胞受损严重,控糖效果自然会变差。而胰岛素增敏剂太罗是专门对付胰岛素抵抗,它能通过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保护胰岛β细胞,增强胰岛素的降糖活性来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持久稳定地控制血糖,同时延缓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当然,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使用胰岛素增敏剂时还要合理配合其他糖尿病药物。如餐后血糖高的应配合使用阿卡波糖类药物;需要迅速控制过高血糖的,要配合使用胰岛素等。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注意血糖检测是糖...”相似的文章

更多>>

糖尿病疾病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