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肾衰竭

人参对慢性肾衰患者有何好处

时间 : 2016-01-20 16:58:42 来源:99健康网

[摘要]

慢性肾衰患者服用人参好吗?人参自古以来拥有百草之王的美誉,更被东方医学界誉为滋阴补生,扶正固本之极品。由于近年来野生人参濒于绝迹,高丽参亦药源缺乏,故目前入药以人工栽培加工品为多。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入脾、肺经,主要功效为大补元气,益气生津,宁神益智。人参在慢性肾衰中应用较广,也可称之为一味专

慢性肾衰患者服用人参好吗?人参自古以来拥有“百草之王”的美誉,更被东方医学界誉为“滋阴补生,扶正固本”之极品。由于近年来野生人参濒于绝迹,高丽参亦药源缺乏,故目前入药以人工栽培加工品为多。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入脾、肺经,主要功效为大补元气,益气生津,宁神益智。人参在慢性肾衰中应用较广,也可称之为一味专药,它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益气生血

肾衰患者每现血虚之症,如面色萎黄无华,眼睑及唇甲苍白,心悸气短,头目眩晕,舌淡脉细等。因而在补血剂中常伍人参以益气生血,且宜常服。我们曾治一慢性肾衰女性患者,入院时血红蛋白49克/升,其继发性贫血较为严重。经予红参每日10克水煎服,并配服麦味地黄汤日1剂,治疗41天复查血红蛋白升至87克/升。出院时嘱其续服红参,目前病情尚属稳定。

(2)益气补虚

用于关格虚损期,对临床表现为神疲嗜睡、乏力身倦、少气懒言、舌淡胖、边有齿痕、脉虚弱等气虚之症者,可首选人参作为益气补虚之用。若证属气阴两虚,可用参茂地黄汤(《沈氏尊生书》)益气养阴以图缓冲,每收良效。其中偏于气虚或气阴两虚并重者可用人参10~12克另煎选入药液中服用;若偏于阳虚者,人参垦宜小,一般3~6克,或选西洋参养阴益气,无温燥之弊更为适宜,方法亦是另煎兑入药液中。慢性肾衰患者后期波及于心而出现心悸、征件、气短、脉虚数或结代诸心气虚症,可用人参配麦冬、五味子,即生脉散。

(3)益气解表

“卫气出于下焦”,慢性肾衰患者肾气衰惫必致卫虚不固,易罹外邪侵袭而现表证。若一味发汗,不但气虚鼓动无力,无以作汗达邪,且强发其汗必更伤阳气。所以凡遇气虚感受风寒之证,当益气以资汗源,以利鼓邪外出,且邪祛正安,益气不为补虚,实为祛邪之用。如人参败毒散、参苏饮,均以人参配人疏散风寒之剂中用之,以此益气达邪。正如《本草经流》所云:“邪气之所以久留而不去者,无。真气虚则不能敌,故留连而不解也,兹得补而真无充实,则邪自不能容。”

(4)固脱救急

人参大补元气,可挽救气脱危证。当尿毒症终末期患者卒然出现虚脱,汗出,脉微欲绝证之时,可以大剂人参15~30克煎场顿服或配以制附片6~12克煎汤送服。

近代研究证实人参的有效成分主要是人参式,它具有刺激造血器官,升高周围血液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促使血清抗体产生,提高免疫功能;提高尿肌研的排泄量;可以抗休克,对血压有双相调节作用;能提高血清钙,显示其在药理上与抗惊厥药有协同作用。

但是,人参在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另外,一定要注意季节变化,一般来说:秋冬季节天气凉爽,进食比较好;而夏季天气炎热,则不宜食用。总之,只要我们掌握了上述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小小的人参就可以使我们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人参对慢性肾衰患...”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肾衰竭症状

1.血常规检查 明显贫血,为正常细胞性贫血,白细胞数正常或增高。血小板降低,细胞沉降率加快。 2.尿常规检查 随原发病不同而有所差异。其共同点是: ①尿渗透压降低 多在每公斤450mosm以下,经重低,多在1.018...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