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肝病

熬夜伤肝大补救 3大原则熬夜保肝两不误

时间 : 2016-01-20 16:58:08 来源:

[摘要]

熬夜是肝脏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容易伤肝,长期熬夜最易导致肝病发生。然而如今由于工作压力增大,熬夜工作也实属无奈,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熬夜保肝两不误呢?

熬夜是肝脏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容易伤肝,长期熬夜最易导致肝病发生。然而如今由于工作压力增大,熬夜工作也实属无奈,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熬夜保肝两不误呢?

熬夜易损伤肝脏

据养生专家介绍,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正常的睡眠时间应该为8小时,从23点左右开始就上床睡觉。因为肝脏通常在夜间开始排毒,夜里11点至凌晨3点乃胆经和肝经的流注时间,此时肝胆经气血最旺,是养肝血的最佳时间,也是肝脏开始排毒的时间。熬夜让肝脏不能进行排毒作用,导致新鲜气血无法生成,肝脏养不足血,对身体就会造成很大伤害。

专家建议,熬夜族会造成视力与免疫力的下降,所以熬夜族的营养摄取应该注意两方面,及时补充维生素A原(VA)和维生素B群(VB)。要想将熬夜对肝脏损伤降到最低,应当遵循3大原则。

熬夜保肝两不误需遵循3大原则:

1、增强免疫力吃VB

熬夜前应多吃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例如黄豆、大米、猪肉中富含B族维生素,或者植物油、坚果、新鲜蔬菜等富含E族维生素的食物,他们可加强肝脏功能,降低肝脏负担。同时,也应多吃胶原蛋白含量高的食物,例如猪蹄、猪皮、排骨等,有利于皮肤的弹性和光泽。

维持免疫能力、保护肝脏机能是熬夜族应注意的问题。养生专家建议熬夜族应及时补充维生素A、B、C、E群。如果缺乏这些元素,会增加疲劳的感觉,并增加健康的磨损

熬夜一族晚餐或夜宵时可多吃富含维生素B群的食物,如全谷类、肝脏、瘦肉、豆类及新鲜蔬果。必要时,可以摄取营养补充剂或嚼食耳熟能详的台糖健素糖(含维生素B)。对于市面上销售的提神口服液,其主要成份是维生素B、C、咖啡因、中药成份等,尽管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建议每天喝,以免产生依赖性。

另外,含咖啡因的饮料是熬夜族的最爱,甜食、饼干、西式快餐等高热量食品也是熬夜族常见的“营养补充品”,但它们只能暂时的提神或增加血糖的浓度。而这些食物会加速消耗体内的维生素B群。过量的咖啡因会刺激神经及肾上腺素分泌,因而消耗体内的维生素B群。

2、熬夜期间保护视力食VA多护眼

俗话说“肝眼同源,同补同损”,因此熬夜族也应重视眼睛的保护。夜间工作,时隔1小时便应起身向远处张望,缓解视疲劳。同时,夜间工作切忌戴隐形眼镜。隐形眼镜使眼睛无法“呼吸”,从而滋生大量细菌,危害视力。建议熬夜时多做眼保健操,缓解眼周围肌肉的紧张状态,有助于视疲劳恢复。

熬夜的人多半是做文字工作或经常操作电脑的人,在昏黄灯光下苦战一夜容易使眼肌疲劳、视力下降。而维生素A及维生素B对预防视力减弱有一定效果,维生素A可调节视网膜感光物质――视紫的合成,能提高熬夜工作者对昏暗光线的适应力,防止视觉疲劳。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两类。一是维生素A原,即各种胡萝卜素,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如绿叶菜类、黄色菜类以及水果类,含量较丰富的有菠菜、苜蓿、豌豆苗、红心甜薯、胡萝卜、青椒、南瓜等;另一类是来自于动物性食物的维生素A,这一类是能够直接被人体利用的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奶及奶制品(未脱脂奶)及禽蛋中。

3、适时按摩肝脏

肝脏按摩运动:两手搓热。以双手三指向内,正对乳中肋骨下方缓缓插入约2~3公分。这个点为肝经,多做按摩可以帮助养护肝脏。这时候一般力道即可,不需要特别的用力。

怀抱式肝脏运动:两手交叉抱住前胸,左手在外。身体慢慢往左扭转上升,深吸气直到不能吸为止;然后缓缓吐气。身体往右扭转再重做一遍。

因此,为了肝脏健康,熬夜族一定要谨遵以上3大原则,如此才能做到熬夜保肝两不误。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伤肝 保肝 肝病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熬夜伤肝大补救 3...”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肝病疾病

1.肝功能检查: (GOT、GPT):当肝细胞坏死时,肝细胞膜破坏后,GOT、GPT才释放至血液中(正常情况下GOT、GPT不仅存在于肝细胞内,也存在于机体其它部位细胞,比如:肌肉细胞、脑细胞、心肌细胞等,...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