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囊肿

卵巢囊肿不及时治疗后果严重

时间 : 2016-01-20 16:43:34 来源:人民网

[摘要]

卵巢囊肿作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对于女性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但是由于卵巢囊肿早期症状不是非常明显,很难及时发现,而造成贻误治疗也是常有的事情。这种情况下,对于患者的折磨可想而知。

卵巢囊肿作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对于女性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但是由于卵巢囊肿早期症状不是非常明显,很难及时发现,而造成贻误治疗也是常有的事情。这种情况下,对于患者的折磨可想而知。 金贝娜今年42岁,是一位文艺工作者,最近刚做了卵巢巧克力囊肿切除手术,躺在病床上的她除了俏丽的脸略显苍白外,其他一切都恢复得很快。面对前来探视的姐妹们,贝娜很激动,同时也有深深的懊悔和善意的提醒。 原来,贝娜早在5年前一次例行体检做B超时,就发现右侧卵巢有一囊肿,由于当时囊肿不大,亦无自觉症状,医生建议贝娜日后定期复查,如果囊肿继续增长,直径超过5cm,或囊肿发展快、增大明显时,就立即手术治疗。5年来,贝娜也断断续续做过几次B超检查,发现囊肿一直在慢慢长大,前年年底已经有6cm大小,并且有经前腹痛等症状,当时贝娜想自己已经是四十岁的人了,卵巢会逐渐萎缩,囊肿亦会自然而然消退吧,手术太可怕了,还是忍忍吧。 就这样,贝娜一拖再拖,直到前不久,她在肿瘤医院工作的好友陪同下再做B超检查,发现右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已长到8cm大小,且左侧卵巢还有一个小囊肿,B超大夫经验丰富,随即建议:抓紧手术摘掉吧,这种囊肿即使不发生恶变,一旦在经期或经后发生破裂,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贝娜这才痛下决心,和家人商议后,立即住院行手术治疗。 术中但见右侧巧克力囊肿已陈旧性破裂过,与周围组织粘连得一塌糊涂,与卵巢更是无法分离,只好连同右侧卵巢一起切除,左侧囊肿及大部分卵巢也一并切除,只留下左边一小部分卵巢组织以维持女性的基本特征。术后主刀大夫告诉贝娜,若再犹豫不做手术,本来是良性病变,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其实,所谓卵巢巧克力囊肿,又叫卵巢内膜异位囊肿,是因子宫内膜“漂洋过海”,“移民”到卵巢内引发的一种疾病,它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最常见的一类,与肿瘤性质的卵巢囊肿有本质的区别。子宫内膜“移民”到卵巢内后,仍受卵巢性激素的周期性影响。当月经来潮时,“侨居”卵巢内的异位内膜也会发生“月经”样出血,“经血”无法排出体外,只得潴留在卵巢内。 脱落于“经血”中的异位内膜像种子一样,继续种植于卵巢内,就是如此周而复始的循环,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潴留于卵巢内的“经血”越积越多,就形成了由小到大的囊包,医学上称为“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由于囊肿内的血是长期潴留的陈旧血,外观呈巧克力糊状,故又称为“卵巢巧克力囊肿”。随着病程的延长,囊肿内的积血不断增加,囊肿体积也随之增大,当囊腔内积血过多、压力过高时,可撑破囊壁薄弱部分,发生囊肿自发性破裂,囊内流出部分积血,压力降低后,囊壁破口常可自行愈合。经过若干时间后,囊内积血再次增多、压力再次增大时,又可发生自发性破裂。 囊肿破裂后流至盆腔内的积血,刺激腹膜,引起剧烈腹痛,并可造成盆腔器官的粘连。卵巢巧克力囊肿可以在没有诱因情况下自发破裂,粗暴或剧烈的性生活,尤其是经前期性生活,是常见的导致囊肿破裂的重要诱因。由于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流至盆腔内的是陈旧积血而非大量新鲜出血,除腹痛外,通常不会出现休克。 这就又使人心存侥幸:既然不会危及生命,就不要手术而一次又一次行保守治疗,囊壁破口愈合了,症状消失了,但不久又发生自发破裂。如此反复发作,次数越多,盆腔粘连越重,而粘连引起的腹痛等症状,更会使她“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健康提示:以上是关于卵巢囊肿贻误治疗危害大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因此,35岁以上的女性朋友,一年至少应行一次妇科检查,发现卵巢巧克力囊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卵巢囊肿不及时治...”相似的文章

更多>>

囊肿症状

囊肿形态大多为圆形,突出皮肤表面为半圆形。一般多位于真皮及皮下组织。因有囊壁包裹,故边缘光滑整齐,与周围组织粘连少,故触之光滑有弹性及囊性感。其表面皮肤多无炎症,而呈正常皮色。一般发展有限局性,不会无...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