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盆腔炎

盆腔炎综合治疗才有效

时间 : 2016-01-20 16:43:31 来源:39健康网

[摘要]

盆腔炎是女性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临床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或输卵管卵巢炎(又称附件炎),多发生于育龄期已婚女性。发生慢性盆腔炎的女性,常反复出现下腹部疼痛、坠

盆腔炎是女性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临床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或输卵管卵巢炎(又称附件炎),多发生于育龄期已婚女性。

发生慢性盆腔炎的女性,常反复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腰骶部酸痛、白带增多、全身疲乏、低热绵绵,症状在劳累、性交后或月经前后加重。妇科检查可见子宫一侧或两侧增厚,或可扪及增粗的输卵管,有压痛。当炎症影响到输卵管,输卵管发生粘连而阻塞时,可造成不孕。

引起盆腔炎的主要病原体为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厌氧菌等。慢性盆腔炎的发生缘于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愈,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也可发病时直接为慢性盆腔炎。本病病情缠绵,反复发作,当机体抵抗力差时,可有急性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外治法

1中药保留灌肠

方剂蒲公英15克,红藤15克,败酱草15克,紫花地丁15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皂角刺15克,马鞭草15克。

用法:上药煎两次,共500毫升,分两次灌肠。每日1次,每次250毫升,14次为1疗程。备肛管1根,灌肠器或50毫升针筒1副。将肛管插入肛门10~14厘米处,把中药经由灌肠器或针筒注入,在床上侧卧20分钟。

注意:药液温度适中。经期停止灌肠。

2中药热敷方

方剂苏木10克,羌活10克,花椒10克,独活10克,千年健15克,钻地风15克,白芷10克,艾叶6克,透骨草15克,防风10克,当归12克,五加皮15克,乌头12克。

用法:上药装于布袋中,隔水蒸热,敷于下腹部。每日2次,每包用5~7天(蒸至无药味为止)。

注意:布袋温度适中,防止烫伤。

内服法

妇科千金片,每次服4片日3次。

玉清抗宫炎片,每次服4片,每日3次。

抗妇炎胶囊,每次服3粒,每天3次。

金刚藤糖浆,每次服20毫升,每日3次。

妇乐冲剂,每次服1包,每日3次。

食疗法

土茯苓50克,芡实30克,金樱子15克,石菖蒲12克,猪瘦肉100克。清水适量,慢火煲汤,加食盐调味,饮汤食肉。适合腰酸腹痛,赤白带下者。

生地30克,粳米30-60克。将生地洗净切片,用清水煎煮2次,共取汁100毫升。把粳米煮粥,待八成熟时入药汁,共煮至熟。食粥,可连服数日。适合小腹隐痛、带下量多、色黄黏稠腥臭,伴腰膝酸软、头晕,或月经提前、色淡红者。

特别提醒

慢性盆腔炎单一疗法效果较差,宜采用综合治疗。如同时服用多种治疗药物,应有医生的指导。

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治疗信心。加强营养,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可预防盆腔炎反复发作。

平素注意休息,禁止经期房事,保持阴部卫生。

积极治疗阴道炎、宫颈炎。可预防盆腔炎发生。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盆腔炎综合治疗才...”相似的文章

更多>>

盆腔炎疾病

(1)分泌物直接涂片 。 (2)病原体培养。 (3)后穹窿穿刺 。 (4)超声波检查: 主要是B型或灰阶超声扫描,摄片。 (5)腹腔镜检:腹腔镜检不但可以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还可以对盆腔炎的病变程度进行初步判定。 (6)男...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