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鼻咽癌

鼻炎和鼻咽癌的区别是什么

时间 : 2016-01-15 17:17:04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由于鼻咽癌发生了以后也会有着一定的鼻塞感所以很多人都会把鼻咽癌当成鼻炎来治疗,但是时间长了以后会发现病情不但没有康复还会有家族的现象,所以如果出现了长时间的鼻塞的症状的话就要及早做诊断了,生活中患有鼻炎和鼻咽癌的人很多,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很

由于鼻咽癌发生了以后也会有着一定的鼻塞感所以很多人都会把鼻咽癌当成鼻炎来治疗,但是时间长了以后会发现病情不但没有康复还会有家族的现象,所以如果出现了长时间的鼻塞的症状的话就要及早做诊断了,生活中患有鼻炎和鼻咽癌的人很多,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和困扰,患者心里面很恐慌,不知道鼻炎是否会发展成鼻咽癌,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为了了解鼻炎和鼻咽癌的区别和联系,我们请专家在下面的文章中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那么鼻炎和鼻咽癌的区别是什么呢?下面大家针对这个话题来了解一下吧!

鼻炎和鼻咽癌的区别

1、鼻炎和鼻咽癌有区别为什么这么说呢?肿瘤科医院专家说“由于鼻腔与鼻窦、咽部、眼睛、硬腭、牙齿为邻,以上疾病常常相互影响。鼻腔癌变可侵入筛窦与眼眶,引起眼球移位,视力减退等等;眼睛、咽部等口腔疾病的某些症状可能是鼻腔及鼻窦癌变的一部分;而某些原发于鼻窦、眼部的癌变也可以长入鼻腔。

2、鼻炎和鼻咽癌的区别在于鼻癌虽然也会出现鼻塞症状,但其轻重程度与癌变部位有关,鼻癌一般开始为一边鼻塞,随着癌变部位的不断增大,鼻中隔被挤向对侧而出现双侧鼻塞。鼻癌的鼻塞呈进行性、持续性。而慢性鼻炎的人有经常感冒的病史,鼻塞呈交替性、间歇性,并与体位有关系,侧卧时下侧鼻塞加重,另一侧通气较好。

3、鼻癌有鼻出血,早期表现为鼻涕中带血丝或有少量的血液从鼻孔中滴出,随着病情的发展,出血量渐增,同时,鼻腔中带有一种特殊的臭味。因此,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出现鼻出血拌有单侧鼻塞、鼻涕恶臭时,应考虑到鼻癌的可能。

鼻咽癌鼻炎患者饮食

(1)蜂蜜润肺止咳丸:露蜂房、僵蚕各等份,蜂蜜适量。将3味药研末,炼蜜为丸。每日2次,每次6克。功效润肺化痰、散结消肿。适用于鼻咽癌咳嗽明显者。

(2)甘草雪梨煲猪肺:甘草10克、雪梨2个、猪肺约250克。梨削皮切成块,猪肺洗净切成片,挤去泡沫,与甘草同放砂锅内。加冰糖少许,清水适量小火熬者3小时后服用。每日1次,具有润肺除痰作用,适用于咳嗽不止者。

(3)冰糖杏仁糊:甜杏仁15克,苦杏仁3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甜杏仁和苦杏仁用清水泡软去皮,捣烂加粳米、清水及冰糖煮成稠粥,隔日一次。具有润肺祛痰、止咳平喘、润肠等功效。

(4)白果枣粥:白果25克、红枣20枚、糯米50克。将白果、红枣、糯米共同煮粥即成。早、晚空腹温服,有解毒消肿等作用。

在上面的文章中讲解了鼻咽癌和鼻炎的区别,对于鼻炎和鼻咽癌这两种疾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患者在患病期间一定积极的接受治疗,不要延误病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另外患者要戒烟戒酒,在饮食上尽量清淡些,最后祝患者能早日恢复健康远离疾病.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鼻炎和鼻咽癌的区...”相似的文章

更多>>

鼻咽癌疾病

(一)前鼻孔镜检查 鼻粘膜收敛后,经前鼻孔镜可窥到后鼻孔和鼻咽部,能发现侵入或邻近鼻孔的癌肿。 (二)间接鼻咽镜 检查 方法简便,实用,应依次检查鼻咽的各壁,注意鼻咽顶后壁及两侧咽隐窝,要两侧相应部位对照观察...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