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鼻咽癌

鼻咽癌的中医治疗

时间 : 2016-01-15 16:53:53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鼻咽癌(carcinomaofnasopharynx)是指发生于鼻咽部的癌肿。临床上以鼻塞、鼻衄、耳鸣、头痛、颈部恶核和颅神经损害为主要症状。鼻咽癌是我国高发肿瘤之一,尤以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省(自治区)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

鼻咽癌(carcinomaofnasopharynx)是指发生于鼻咽部的癌肿。临床上以鼻塞、鼻衄、耳鸣、头痛、颈部恶核和颅神经损害为主要症状。鼻咽癌是我国高发肿瘤之一,尤以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省(自治区)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3倍,40~60岁为高发年龄组。

由于鼻咽癌病变部位较隐蔽,古代缺乏必要的器械进行检查,因此没有专门的病名及记述。但对鼻咽癌的常见症状,古医着中有所记载,如在“失荣”、“上石疽”、“瘰疠”、“真头痛”等病证中就有类似鼻咽癌常见症状的描述。

【病因病机】

鼻咽癌的发生,与体内外各种致病因素有关。每因正气虚弱脏腑功能失调,邪毒乘虚而入逐渐结聚成癌肿。脏腑功能失调,以肺、脾、肝、肾为主,体外致病因素与气候、环境、不良嗜好、精神因素有关。由于各种不良刺激,使体内脏腑发生了病理变化,出现了气血凝滞、痰浊结聚、火毒困结,以致经络壅阻,结聚而成肿块。其病因病理归纳如下:

1.气血凝结

情志不遂,悲、怒、忧、思等七情的伤,以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机不宣。肝郁气逆,则气血滞留,瘀阻脉络,日久形成肿块。

2.痰浊结聚

患者素有痰热,又长期受不洁空气、粉尘、化学气体的刺激,热毒蕴肺,肺热煎炼津液而为痰,痰浊困结,阻塞经络而为癌肿;或因七情所伤,肝郁气滞,肝气横逆伤脾,肝脾不和,脾胃升降失常,痰浊内生,痰气互结而为癌肿。

3.火毒困结

长期饮食不节,或常食发霉腐败有毒食物,以致脾胃受伤,热毒蕴积体内,结聚而为癌肿;或因肝郁化火,郁火相凝,痰火互结;或肝胆火旺,火毒循经上逆颃颡,火毒困结而致癌肿。

4.正虚毒滞

禀赋不足,或因年老体弱,导致体内阴阳失调,机体不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刺激,不能防御六淫邪毒的侵袭,邪毒乘虚而入,客踞不去,滞留而为癌肿。

【诊断】

1.诊断要点

(1)病史:详细询问病史,注意患者有无出现不明原因的耳、鼻及眼部症状。

(2)临床症状:早期常无症状或不典型,出现症状很多属中晚期。常见症状可有:回缩涕中带血或擤出涕中带血,逐渐出现单侧或双侧鼻塞;单侧耳鸣,耳内堵塞感,听力下降;一侧持续性、部位固定头痛,晚期可有剧烈头痛;可出现面部麻木,视蒙,甚至失明,复视,眼睑下垂,食入反呛,声嘶,伸舌偏斜等症状;颈部可有恶核。

(3)检查:

①鼻咽检查,可发现肿块。癌肿好发于鼻咽顶前壁及咽我窝。可见结节状或菜花状隆起新生物。或局部粘膜充血、血管怒张,或一侧咽隐窝饱满。

②ct扫描或mri可显示肿块大小及发展方向。

③鼻咽部或颈淋巴结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必要时反复多次活检。

④eb病毒血清学检查可以作为鼻咽癌诊断的辅助指标。

2.鉴别诊断

应与鼻咽部病变(鼻咽增生性疾病、腺样体萎缩性鼻咽炎、重度炎症、鼻咽结核)及颈部肿块(颈淋巴结炎、颈淋巴结结核、颈部良性肿瘤)相鉴别。

【辨证及治疗】

1.分型论治

(1)气血凝结

主证:头痛较甚,跳痛或刺痛,耳内胀闷或耳鸣耳聋,鼻涕带血,全身或可出现胸胁胀痛,口苦口干,舌质红或暗红,或瘀暗紫斑,舌苔白或黄,脉弦细或涩缓。鼻咽肿块暗红,或有血脉缠绕,触之易出血,颈部或有硬实肿块。

证候分析:由于七情所伤,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肝郁血逆,而致气血凝滞,瘀阻脉络,日久结聚而为癌肿。因气血瘀阻,脉络不通,或癌肿上犯颅脑,故头痛较甚,跳痛或刺痛。邪毒引动肝胆之火上结耳窍,或因肿块阻塞,气机不利,而致耳内胀闷或耳鸣耳聋。气滞血瘀,血不循经,溢于脉外,故鼻涕带血。因气血瘀滞脉络,脉络外露,故肿块色暗红,血脉缠绕。肝郁化火,火热搏结于脉络,故鼻咽肿块易出血。肝郁火盛,气机不利,故胸胁胀痛,口苦口干。邪毒循经结聚于颈部,故颈部有硬实肿块。舌质红或暗红,或瘀暗紫斑,脉弦细或涩缓均为气滞血瘀之象。

治法:行气活血,软坚散结,和肝养阴。

方药:丹栀逍遥散选加三棱、莪术、穿山甲、昆布、牡蛎等。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补血养肝;茯苓、白术健脾祛湿;薄荷、生姜疏散调达;炙甘草调中和药;丹皮、栀子清热凉血,祛瘀消肿。本方为疏肝解郁,养阴清热之剂,配以三棱、莪术、穿山甲攻坚散结,昆布、牡蛎软坚散结。诸药合用,有行气活血,消坚散结的作用。

(2)痰浊结聚

主证:头痛头重,鼻塞涕血,全身或耳内胀闷。或痰多胸闷,体倦嗜睡,或见心悸,恶心,胃纳差,大便溏,舌质淡暗或淡红,舌体胖或有齿印,舌苔白或厚腻,脉弦滑或细滑。鼻咽肿块色淡红或有分泌物附着,一般颈部多有肿块,肿块较大。

证候分析: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肝脾不和,脾失健运,以致水湿内停,痰浊结聚,阻滞脉络,日久形成肿块。或由于热毒蕴肺,煎熬津液而为痰,痰火互结,阻塞经脉而为癌肿。头为诸阳之会,痰浊蒙敝清窍,清阳之气不升,故头痛头重,鼻塞不通,耳窍堵塞。脾虚不统血,故涕中带血。因脾虚湿盛,肺不布津,痰湿阻遏阳气,气机不利,故痰多胸闷不舒,或见心悸,恶心。脾虚湿困,运化失常,水谷精微无以输布,故体倦嗜睡,胃纳差,大便溏。舌质淡胖或有齿印,苔白或黄腻,脉弦滑或细滑均为痰浊内困之象。

治法:祛痰浊、散结聚、和脾胃。

方药:清气化痰丸加鸡内金、党参、山慈菇等。方中半夏、胆南星、瓜蒌、蒌仁、杏仁、陈皮行气化痰,祛浊散结;枳实、山慈菇行气消积散结聚;黄芩清肺除热;鸡内金、党参、茯苓健脾和胃。全方有涤痰散结,消散肿块,健脾和胃的作用。

(3)火毒困结

主证:头痛剧烈,痰涕带血较多,污秽腥臭,耳鸣耳聋,或视蒙复视。全身可出现咳嗽痰稠,心烦失眠,口干口苦,小便短赤,大便结,舌质红,脉弦滑或弦数。鼻咽癌肿溃烂,或呈菜花状,或有颈部肿块硬实。

证候分析:肝郁日久,化热化火,或热毒蕴结脾胃,火毒亢盛,痰火气血互结,循经上逆颃颡而发为癌肿。火毒上扰清窍,癌肿上犯于头颅故头痛剧烈,耳鸣耳聋。火毒与气血搏结,灼腐癌肿而致溃破腐烂。火毒灼伤脉络,故痰涕带血较多,污秽腥臭,癌肿痹阻眼部脉络故视蒙不清、复视。癌肿循经转移于颈部,故颈部可见恶核。火毒亢盛,干扰神明故心烦失眠。火毒困结,煎熬津液,炼津为痰,肺气不宣,故咳嗽痰稠。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滑数等均为火毒壅盛之象。

治法:泻火解毒,疏肝健脾

方药:柴胡清肝汤加白术、沙参、白茅根、鸡内金等。柴胡清肝汤中柴胡、当归、川芎、白芍、生地疏肝养血;黄芩、栀子、连翘清热泻火;防风、牛蒡子清散邪热;花粉、甘草清热养阴生津;加白术、鸡内金健脾消积散结;沙参、白茅根养阴凉血。全方合用有清热泻火,疏肝健脾,养阴散结的作用。如火毒盛极,宜配用山豆根、青黛、苦地胆等以苦寒泄热毒。

(4)正虚毒滞

主证:鼻塞涕血、耳鸣耳聋、头痛眩晕。形体瘦弱,全身或可出现盗汗,五心烦热,腰酸膝软等症状。舌红少苔,脉细。鼻咽部肿块隆起,色红或淡红,或血丝缠饶,或污脓附着。颈部或可扪及恶核。

证候分析:素体虚弱或老年体弱,邪毒乘虚而入,久积而为肿块。癌肿侵犯体内,伤阴耗气,气血渐衰,故形体瘦弱;邪毒上壅清窍,又因气血不足不能上荣,故耳鸣耳聋,头痛眩晕。盗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均为肝肾阴虚之征。

治法:调和营血,扶正祛邪

方药:和荣散坚丸。方中八珍汤调补气血,陈皮、香附行气散结,花粉、昆布、贝母、夏枯草清热祛痰,软坚散结,红花活血散瘀,升麻、桔梗载诸药上行。全方共有调和营血,祛邪散结聚之功。

鼻咽癌各型临床表现均为邪实正虚,但早期往往以邪实为主,晚期则以正虚为主,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或攻补兼施,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应根据病情灵活施治。

除上述辨证分型治疗外,还应根据临床出现的不同症状,加减用药。如颈部肿块巨大、痰多者,可选加生南星、生半夏等以攻坚逐痰散结。肿块大而硬实者,可选加虻虫、土鳖、红花、桃仁、泽兰以破血逐瘀散结。如头痛剧烈者,可选加露蜂房、五灵脂、沉香、木香、蔓荆子、藁本等,亦可配服云南白药,以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如出现鼻衄或痰血等,可选加旱莲草、白茅根、仙鹤草、紫珠草、藕节、白及、马勃、阿胶等止血药。如肿物溃烂,腐败污脓多,可加鱼腥草、马勃、穿山甲、皂角刺等清热利湿排脓之药。若脉络痹阻,出现口眼歪斜,视一为二,伸舌不正,言语不清,面麻瘫痪等症,可配合牵正散以祛痰止痉,或选加地龙干、蝉衣、蜈蚣、白芍、钩藤等,以通络止痉。年老体弱的鼻咽癌患者,或鼻咽癌后期,伤阴耗气,气血衰败,此时应根据病情变化,配合补虚扶正,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2.鼻咽癌放疗、化疗配合中医辨证治疗

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鼻咽癌,虽然可以大量地杀灭癌细胞,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削伐了机体的气血津液,影响脏腑的功能,使全身和局部抵御外邪之能力下降而出现不良反应。因此,配合中医辨证治疗,可以调整机体的阴阳气血、经络和脏腑的生理功能,增强体质,减轻各种不良反应,巩固疗效,更好地预防鼻咽癌的复发和转移。临床上根据放、化疗后患者所再现的不同症状,分肺胃阴虚、阴血亏损、脾胃失调、肾精亏损四型。

(1)肺胃阴虚

主证:口干咽燥,口渴喜饮,或口唇燥裂,鼻干少津,或口烂疼痛,干呕或呃逆,干咳少痰,胃纳欠佳,大便秘结,小便短少,舌红而干,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咽部粘膜充血干燥少津,咽后壁粘膜干亮,或有脓痰粘附。鼻腔粘膜红干,时有血痂脓痂。鼻咽粘膜充血,干燥,或有干瘀痂块附着。

证候分析:由于放射治疗,直接灼伤唾液腺,津液枯涸不能濡润口腔粘膜。又由于热盛耗伤肺胃阴液,体内津液耗伤,不能内溉脏腑,外濡腠理孔窍,故出现口干咽燥,口渴喜饮,口唇燥裂,口烂疼痛等症状。热邪灼伤津液,则时有血丝血痂。

治法:清肺养胃,润燥生津。

方药:泻白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泻白散清泻肺热,沙参麦冬汤则甘寒生津,临床亦常用太子参、石斛、葛根、芦根、干地黄、玄参、谷芽、麦冬、山楂肉、神曲、竹茹等药。

若口烂疼痛较甚者,为体内津液耗伤,心脾二经火炽,可配合导赤散,以清热利湿。

(2)阴血亏损

主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咽干、鼻干少津,或涕中带血丝,气短乏力,四肢麻木,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甚则头发脱落,爪甲无华,口气微腥臭,舌质淡或淡暗,少津,脉细无力。咽部及鼻咽粘膜淡红而干,咽后壁粘膜淡红干亮,或有少许痂块附着。鼻咽部或有少许黄绿色痂块附着。

证候分析:阴血亏损,主要是心脾两虚,由于放、化疗后,心阴受损,阴血暗耗,则血液循环不周,不能上荣头面,故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脾伤则无以生化精微,生化之源不足,不能上濡五官,则咽干,鼻干少涕,或血丝涕。导致心脾两虚而出现气短乏力,四肢麻木,心悸证忡,失眠多梦,发脱爪枯等一系列症状。

治法: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临床亦常选用鸡血藤、岗稔根、首乌、黄精、桑椹子、大枣、阿胶等补血药。若头发脱落,爪甲无华,为气血亏虚,精气不足的表现,可用大补元煎加首乌、菟丝子、补骨脂、黑芝麻等。也可选用十全大补汤。

(3)脾胃失调

主证:形体消瘦,胃纳欠佳,厌食,恶心呕吐,或呕吐酸水,呃逆心烦,腹胀腹痛,胸脘痞满,大便溏,舌质淡,苔白厚,脉细弱。咽部或鼻咽粘膜淡红、微干,鼻咽部或见脓涕痂块附着。

证候分析:由于放、化疗后,脾胃受伤,健运失职,水谷不归正化而出现胃纳欠佳、厌食、恶心呕吐、呃逆等一系列症状。脾虚湿困,湿浊停聚鼻窍,则鼻咽部分泌物较多,有脓涕痂块附着。

治法:健脾益气,和胃止呕。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可选加藿香、布渣叶、神曲、麦芽、山楂、鸡内金、竹茹等消食醒胃的药物,若脾虚较甚者,亦可选配北芪、吉林参等。

(4)肾精亏损

主证:形体消瘦,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精神萎靡、口舌干燥,咽干欲饮,腰酸膝软,遗精滑泄,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弱或细数。

检查:咽粘膜潮红干燥,咽后壁粘膜潮红干亮,鼻咽粘膜潮红,或有血痂或脓痂附着。

证候分析:由于放、化疗,肝肾阴液受伤过甚,阴精亏损,阴虚内热而致口干津少,咽干欲饮,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舌红少苔等一系列症状。肝肾阴虚,则髓海不足,故眩晕耳鸣,听力下降。

治法:补肾固本,滋阴降火。

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减。常用的药物还有女贞子、菟丝子、覆盆子、益智仁、胡桃仁、桑寄生、杜仲等药。若阴损及阳,出现形寒肢冷等肾阳虚或阴阳俱虚的表现者,可选加补骨脂、熟附子、肉桂、骨碎补、淫羊藿等温补肾阳药。若阳虚水泛,头面浮肿者,可用真武汤。

3.外治法

主要根据鼻咽癌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症状,而采用不同的外治法。

(1)涕多腥臭污秽者,用滴鱼腥草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滴鼻以解毒排脓;涕血或衄者,可滴1%麻黄素滴鼻液等,以止血。鼻咽癌放疗后,鼻咽粘膜萎缩,干燥痂多者,可用复方薄荷油、鱼腥草液、或鱼肝油滴鼻。

(2)放射性皮炎,轻者皮肤粗糙、瘙痒,重者起颗粒,皮肤增厚水肿、发红、丘疹,甚则皮损难愈。外敷三黄软膏。皮损渗液者,可掺珍珠层粉以收敛生肌。

(3)鼻衄者,应按“鼻衄”外治处理。

4.饮食疗法

(1)土茯苓煲龟:每次可用土茯苓200~250克,乌龟1~2只,乌龟宰杀后去内脏、头和爪,然后连龟甲同用,土茯苓先煮熬一小时,然后放入龟再煎3小时以上,吃龟肉,饮汤。有清热解毒利湿,养阴生津的作用。

(2)雪耳炖冰糖:每次用雪耳10~20克,洗净后放碗内加冷开水泡浸一小时左右,待雪耳发胀后再加冷水及冰糖适量,与雪耳一起隔水炖2~3小时,食雪耳饮汁,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作用。适用于火毒炽盛之鼻咽癌患者,或放、化疗后津液耗伤者。

(3)葛根煲瘦肉:每次用葛根60~120克,猪瘦肉60克,加水久煎,吃肉饮汤,有清热生津,解毒除烦的作用,适用于鼻咽癌患者,火热炽盛,口干口臭,烦躁不适者。

(4)田七末藕汁炖鸡蛋:每次用鸡蛋一只,去壳,放入碗中搅拌,加入藕汁30毫升及田七末3克,拌匀,可加适量冰糖或白砂糖调味,隔水炖熟服食。有散瘀止痛和营止血的作用,适用于鼻咽癌者局部疼痛,鼻衄涕血者。

5.其它疗法:

鼻咽癌一经确诊,应尽早采用放射治疗。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鼻咽癌的中医治疗”相似的文章

更多>>

鼻咽癌疾病

(一)前鼻孔镜检查 鼻粘膜收敛后,经前鼻孔镜可窥到后鼻孔和鼻咽部,能发现侵入或邻近鼻孔的癌肿。 (二)间接鼻咽镜 检查 方法简便,实用,应依次检查鼻咽的各壁,注意鼻咽顶后壁及两侧咽隐窝,要两侧相应部位对照观察...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