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鼻咽癌

如何才能避免鼻咽癌高发

时间 : 2016-01-15 15:45:35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其实只要我们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对于鼻咽癌有一定的了解的话就能够在鼻炎发病的时候及时的发现病情了,这就需要我们做好一些基础的知识了解了,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鼻咽癌的发生,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极为不利,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所以大

其实只要我们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对于鼻咽癌有一定的了解的话就能够在鼻炎发病的时候及时的发现病情了,这就需要我们做好一些基础的知识了解了,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鼻咽癌的发生,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极为不利,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所以大家应该关注这种常见疾病的出现,养成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如何才能避免鼻咽癌高发?

如何才能避免鼻咽癌高发

1、尽量避免长期暴露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据数据调查显示生活中易接触甲醛的人群也容易患鼻咽癌。也有报道说,食用咸鱼及腌制食物是中国南方鼻咽癌高危因素,且与食咸鱼的年龄、食用的期限额度及烹调方法也有关。

2、少吃咸鱼、腌肉等食品,这也是预防鼻咽癌的方法,因为其中含有致癌物质亚硝胺。亚硝胺已被证明是严重的致癌物,烂咸鱼中的致癌物亚硝胺是在用盐腌制晒干的过程以前或这一过程中产生的。

3、对于反复出现治疗效果不佳的鼻堵、鼻衄、流涕等症状不要轻视,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这也是常见的预防鼻咽癌的方法。

4、鼻咽癌高发地区和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应进行鼻咽癌普查,EB病毒检测可以作为普查的一项指标,约80%的鼻咽癌患者EB病毒检测阳性。

鼻咽癌的早期症状大家应该提高警惕

一、涕血和鼻出血:涕血是鼻咽癌的早期症状,表现为鼻涕中带血,或表现为从口中回吸出带血的鼻涕。涕血常发生在早晨起床后。涕血量不多时,经常被患者疏忽,误认为是鼻炎或鼻窦炎,或被当作咯血到内科就诊。

二、鼻塞:鼻塞是另一个鼻咽癌的早期症状。大多表现为单侧鼻塞。当鼻咽肿瘤增大时,可能出现双侧鼻塞。

三、耳鸣、听力下降:耳鸣、耳闷塞感及听力下降也是鼻咽癌的早期信号。该症状是由于鼻咽部新生物堵塞患侧咽鼓管咽口所致。耳鸣和听力下降常被误诊为中耳炎或是其他疾病,以致耽误治疗。这是鼻咽癌的早期症状中比较明显的。

四、头痛:初诊鼻咽癌时,大约70%的患者有头痛症状。鼻咽癌的头痛症状常表现为单侧持续性疼痛,部位多在颞、顶部。鼻咽癌头痛大多与癌组织侵犯颅底骨质、神经和血管有关,这也是鼻咽癌的早期症状。

五、颈部淋巴结肿大:不少鼻咽癌患者往往是自己无意中发现脖子上的“包块”而就医。这种“包块”其实是肿大的淋巴结。鼻咽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常被误诊为炎症。对于经消炎治疗无缩小,甚至持续迅速增大的颈部肿块,尤其是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多个互相融合成团的无痛性颈部肿块,需要及时就诊。

希望大家尽早认识这种疾病的出现,一定要注意避免耳鸣,鼻塞,听力下降,希望大家注意这种疾病的调理事项,有效的进行治疗,以免造成更多痛苦,而且要注意一些护理方法,平时生活中要注意身体的调理,尽早的恢复病情。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如何才能避免鼻咽...”相似的文章

更多>>

鼻咽癌疾病

(一)前鼻孔镜检查 鼻粘膜收敛后,经前鼻孔镜可窥到后鼻孔和鼻咽部,能发现侵入或邻近鼻孔的癌肿。 (二)间接鼻咽镜 检查 方法简便,实用,应依次检查鼻咽的各壁,注意鼻咽顶后壁及两侧咽隐窝,要两侧相应部位对照观察...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