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糖尿病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如何治疗

时间 : 2015-12-22 11:39:12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骨骼好似生命这棵大树的树干,它默默地支撑着人体。有了骨骼,人体才能有一定的外形,维持一定的姿势;不仅如此,骨骼还具有保护作用,比如,头骨可以保护脑,胸骨、肋骨、脊柱等可以保护心脏、肺等内部器官;骨骼还是运动器官,它在肌肉牵动下运动,人体就能

骨骼好似生命这棵大树的树干,它默默地支撑着人体。有了骨骼,人体才能有一定的外形,维持一定的姿势;不仅如此,骨骼还具有保护作用,比如,头骨可以保护脑,胸骨、肋骨、脊柱等可以保护心脏、肺等内部器官;骨骼还是运动器官,它在肌肉牵动下运动,人体就能做出各种动作。

我国骨质疏松症流行趋势严峻根据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估计,我国约有8826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每年医疗费用估计需要150亿元人民币。50岁以上的女性每3人中就有一人遭受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痛苦。由于骨质疏松症在医界与病患间被普遍误认为是老化现象,因此,多数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自今年10月20日的“世界骨质疏松日”起,在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骨质疏松症自我测试活动。为此,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特别编制了40万份“一分钟自我测试表”,在北京、上海两地共37家医院对高危人群进行测试,期望能呼吁医学界及大众对骨质疏松症的重视并及早治疗。

专家指出,骨质疏松症不是自然的生理老化现象,而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致残。据统计,髋骨骨折的患者20%会在一年内因为各种并发症致死,50%在随后的日子里致残。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骨质疏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健康问题。

您有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吗?

骨质疏松的危险——一分钟自我测试表

1、您的父母双亲中有无轻微碰撞或者跌倒就会发生髋骨骨折?

2、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头?

3、您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品吗?

4、您的身高是否降低了3厘米?

5、您经常过度饮酒吗?

6、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7、您经常因痢疾或肠炎引起腹泻吗?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9、女士回答:您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吗?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勃起功能障碍或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如果您的答案有部分或者全部是“是”,说明您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的危险。但这并不证明您就患了骨质疏松症,是否患有这种病症需要专业医师进行骨密度测试等检查得出结论。

您可以把您的这个测试结果交给内分泌科医生来寻求专业人员指导意见。但您不要紧张,这种病是容易诊断和治疗的,请您选择正规的医院进行就诊。

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有时要超过糖尿病本身骨质疏松症被医学界称为“无声杀手”,这是因为人们无法感觉到骨质的慢慢流失,早期常无症状,等感到腰酸背痛、腰弯驼背、身高变矮时,往往认为人老骨脆是自然规律。因此不像那些立即危害生命的疾病那样受到应有的重视。

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骨折。发生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老年人约有15%~20%在一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存活者中仍有50%以上留有残疾,生活不能自理。骨折不仅使国家和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大大增加,而且会导致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常见的髋部骨折、腕部骨折及无明显症状的脊椎骨折,绝大多数是由于骨质疏松所致,身高缩短、o型或x型腿、驼背也较常见。糖尿病患者往往只重视糖尿病本身的治疗,忽视了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而由骨折带来的严重后果甚至要超过糖尿病本身。

糖尿病由于胰岛素不足可从多方面引起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目前,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糖尿病继发骨质疏松症用药指导钙剂:糖尿病患者如不能从食物中获得身体需要的钙量时(成人每日需钙量800毫克,老年人每日需钙量1000~1200毫克),则每日应补充钙剂。药用钙剂有碳酸钙、氯化钙、柠檬酸钙、乳酸钙和葡萄糖酸钙等,其中元素钙含量分别为40%、27%、21%、13%、和9%。目前常用的口服钙剂有碳酸钙和柠檬酸钙,如钙尔奇d(碳酸钙制剂)和美信钙(含柠檬酸钙)等。

维生素d:维生素d来源于人体皮肤上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维生素d3,另外还来源于食物中的维生素d2,维生素d3与d2均无生物活性,需经过肝脏与肾脏羟化酶作用后才具有生物活性。作为活性维生素d有两种:1、骨化三醇(罗盖全)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能促进肠钙吸收,提高血钙浓度,使钙在骨中沉积,为骨矿化提供原料,进一步促进骨形成。罗盖全剂量:0.25~0.5微克/日,通常采用0.25微克/日。

2、阿法骨化醇(阿法迪三、法能)它们需经过肝脏再羟化为骨化三醇后才能发挥作用。阿法骨化醇剂量为0.5~1微克/日,分次口服,通常采用0.25微克,每日2次。

服用上述药物时,均应定期检测血钙,防止发生高血钙症,并应根据血钙水平,调整活性维生素d3剂量。

降钙素(ct):降钙素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还能增加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形成。此外,降钙素还能通过增加肌体内啡肽或抑制神经多肽的释放而达到直接镇痛效果。临床上应用的降钙素主要有鳗鱼降钙素(ect)如:益盖宁,鲑鱼降钙素(sct)如:密盖息。上述两药短疗程可以缓解骨痛,长疗程可以防治骨量丢失。注射降钙素同时,服用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3有助于骨量增加。本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脸及耳部潮红、心悸、食欲减退和恶心等,多数在用药1~2周内自行消失,没有全身毒性作用的病例报告。

二膦酸盐:二膦酸盐具有强力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和降低骨转换的作用。近年来研究二膦酸盐不仅可防止骨丢失,而且还可以使骨量增加,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发生率。但高剂量应用会抑制骨矿化,产生骨软化症,特别是第一代二膦酸盐更易发生此不良反应,因此,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目前,国内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二膦酸盐制剂有:

1、羟乙膦酸钠(依膦)为第一代二膦酸盐,剂量为400毫克/天(每次200毫克,一日二次,两餐间服用),服药2周后需停药11周为一周期,主张周期性、间歇性服用,在间歇期间服用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3。如过量或连续服用羟乙膦酸钠会抑制骨矿化。

2、阿伦膦酸钠(福善美)为第三代二膦酸盐,优于第一代二膦酸盐,它抑制骨吸收的作用明显优于羟乙膦酸钠。阿伦膦酸钠抑制骨吸收的所需剂量比抑制骨矿化剂量低,因而可以长期用药。阿伦膦酸钠剂量:每天1次,1次1片10毫克;或每周1次,1次1片70毫克;晨起空腹以300毫升清水(忌用牛奶、咖啡、矿泉水和橙汁)送服,至少半小时不能进食和喝饮料,服药后30分钟内不能平卧,须采取立位或坐位,以减少药物与上消化道接触的时间,以避免药物对食道粘膜的刺激。

糖尿病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药物治疗,应以钙剂与活性维生素d为基础,然后可联合应用降钙素或二膦酸盐,会取得较好的疗效。此外患者应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增加骨量,增强肌力,防止跌倒。

由于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以“腰膝酸痛”为主要表现,故多按中医的“肾虚腰痛”辨证施治。

1、四肢困乏、麻木、疼痛,肢冷或浮肿,舌淡苔白或白腻。

药方:附子6克,山萸肉、菟丝子、鹿角胶、熟地、枸杞、当归、茯苓、狗脊各10克,牛膝15克,鸡血藤30克,久煎,日一剂。

中成药:右归丸、济生肾气丸、壮腰健肾丸。

2、伴五心烦热,眩晕耳鸣,舌红少苔。

药方:熟地、山药、山萸肉、菟丝子、枸杞、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赤芍、丹参各10克,水煎服,日一剂。

中成药: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

3、伴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苍白。

药方:党参、熟地、白芍、茯苓各12克,当归、白术、陈皮、黄芪各10克,牛膝15克,川芎6克,水煎服,日一剂。

中成药:归脾丸、人参养荣丸。

提示:以上处方仅供参考,若要服用,最好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相似的文章

更多>>

糖尿病疾病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