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正文

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性疗法

时间 : 2015-12-09 16:27:13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bsp; 1966年porstman成功地利用心导管经动脉将聚乙烯海绵塞子填塞未闭的动脉导管,开创了介入性疗法。1979年rashkind提倡用右心导管推送两侧伞形塞子填塞导管。近年来此法的器材不断改进,并获得推广。1

1966年porstman成功地利用心导管经动脉将聚乙烯海绵塞子填塞未闭的动脉导管,开创了介入性疗法。1979年rashkind提倡用右心导管推送两侧伞形塞子填塞导管。近年来此法的器材不断改进,并获得推广。1983年钱晋卿引进经动脉途径填塞法,并制造了各种器材。填塞法不需开胸,简便安全,且无开胸手术所具有的风险和所引起的并发症,患者恢复迅速,住院2—3天即可出院,正逐渐取代手术疗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按现有的设备条件和塞子采用经股动脉进入途径填塞,对患者的选择仅限于:①6岁以上儿童(体重20kg,股动脉内径大于0.45cm)和成人,动脉导管直径在0.3~0.~8cm而不大于lcm;②动脉导管结扎术后再通患者,导管内径在0.8cm以下。如股动脉细小,或动脉导管粗大呈窗状,则不宜采用此法。填塞未闭动脉导管的具体操作法:先经皮穿刺股动脉,插人心导管至主动脉弓部作主动脉造影,以明确动脉导管的形态和直径。更换含导引钢芯的丁型导管,在透视下从主动脉峡部插入未闭动脉导管至肺动脉总干。注入肝素lmg/kg。再经皮穿刺股静脉,推送带网套的心导管至肺动脉,张开其网套,将丁型导管钢芯顶端套牢。然后拔出右心导管,并牵拉钢芯,经右心、下腔、股静脉撤出,同时在股动脉穿刺处将导引钢芯末端的小圆圈钩上连接一细长钢丝(直径lmm,长度300cm),牵拉钢芯从股静脉撤出,即可将细钢丝拉入降主动脉,通过动脉导管进入肺动脉,经右心引出股静脉。作为塞子进入动脉导管的引导丝;选甩制泡沫塑料(ivalon)塞子(内含金属支架,中央插有一小套管),按动脉导管造影形态大小放大80%~100%剪修成葫芦形或铃形。然后用8f~12f扩张器扩大股动脉穿刺口,插入外套管,将塞子穿入细钢丝,用一顶棒将塞子从外套管沿细钢丝顶人降主动脉,再插入导管,继续将塞子沿细钢丝推送人并填塞未闭动脉导管。塞子一旦嵌入,心杂音即消失。最后拔出细钢丝,在股动、静脉穿刺处加压止血。添塞法的并发症有栓子脱落进入肺循环、股动脉出血血栓形成等。脱落塞子需用右心导管抓取,或行手术摘出,血栓则行溶栓疗法或切开血管摘除。1986年porstman报告长期随诊208例,填塞成功率为94%,无死亡,无一例需行手术摘除脱落栓子。1989年rashkind报告146例,术后发生塞子脱落19例,其中1例需行急症手术。欧洲16个中心的统计,在686例中,642例第一次填塞成功,44例再次填塞,9例成功,总数为651例,达94.8%。4l例有残余分流,其中31例再次填塞成功。死亡2例(合并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栓塞18例,溶血4例。1985~1992年仁济医院共施行填塞术100例.塞子脱落3例,随诊1~68个月无一例再通。近年来已有了记忆合金塞子,并多采用较方便的右心导管置入法。婴幼儿也适用,取得很满意效果,有代替手术疗法的趋势。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动脉导管未闭的介...”相似的文章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