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耳鸣

中药治疗耳鸣的方法有哪些呢

时间 : 2015-11-26 14:23:37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耳鸣大多数出现在老年人的身上,有些人年纪大了,所以在治疗上有所困难,因此很多人会采用中药治疗。老年耳鸣患者之所以都比较喜欢用中医的方法治疗耳鸣,就是因为中医对耳鸣的分类非常详细,而且用药也是根据不同的分类来的,更能对症治疗,治疗效果更好。今

耳鸣大多数出现在老年人的身上,有些人年纪大了,所以在治疗上有所困难,因此很多人会采用中药治疗。老年耳鸣患者之所以都比较喜欢用中医的方法治疗耳鸣,就是因为中医对耳鸣的分类非常详细,而且用药也是根据不同的分类来的,更能对症治疗,治疗效果更好。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医对耳鸣的分类到底有哪几种,这每一种又该使用什么中药来治疗。

中药治疗耳鸣的方法有哪些呢?

一、风热上扰型的耳鸣

临床特点是:在外感发热后出现耳鸣或耳聋,同时伴有头痛、眩晕、心中烦闷,耳内作痒,或有肌肉酸痛等症状。治疗此症应以疏风清热为主。方药可选用银翘散加减:取荆芥、淡豆豉、芦苇茎、防风各12克,银花、连翘、菊花各10克,薄荷、桔梗、蝉衣各5克。每日一剂,水煎后,早晚饭后温服。

二、肝火炽盛型的耳鸣

临床特点是:耳鸣或耳聋常常是突然发病,并有头痛面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怒则更甚,或夜寐不安,胸胁胀满,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状。治疗此症应以清肝泄火为主。方药应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取车前子(包)、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山栀(音枝)、柴胡、黄芩、泽泻各10克,龙胆草、木通各5克,生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后早晚饭后温服。

三、痰浊上蒙型的耳鸣

临床特点是:耳鸣或耳聋时轻时重,并有胸中烦闷、痰多,口苦恶心,面红耳赤,急躁易怒等症状。治疗此症应以清热化痰为主。方药可选用清气化痰丸加减:取茯苓、瓜蒌皮各15克,杏仁、法半夏、制南星各12克,黄芩、陈皮、枳实各6克。每日一剂。水煎后早晚饭后温服。

四、瘀阻清窍型的耳鸣

临床特点是:耳鸣或耳聋日久不愈。这样的患者多有头部外伤史,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治疗此症应以化瘀通窍为主。方药应选用通窍活血汤加减:取赤芍、丹参、地鳖虫各15克,桃仁、红花、川芎(音兄)各12克,红枣5枚,生姜3片,蝉衣、生甘草各5克。每日一剂,水煎后早晚饭后温服。

五、肾精亏虚型的耳鸣

临床特点是:耳鸣或耳聋常常同时伴有眩晕,腰膝酸软,颧红口干,手足心热,遗精或阴冷(性冷淡)等症状。治疗此症应以摄精滋肾为主。方药应选用左慈丸加减:取磁石30克,熟地、萸肉、山药各15克,茯苓、泽泻、丹皮、五味子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后早晚饭后温服。

什么类型的耳鸣应该采用什么样的中药进行治疗,文章看到这里已经是非常的显而易见了。每个耳鸣患者都仔细观察一下自己身体的病变症状,看看是哪一种,然后直接使用对应的中药进行治疗就好了。用这些中药治好了耳鸣,只要以后注意保护耳朵,它基本上就不会再次复发了。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耳鸣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中药治疗耳鸣的方...”相似的文章

更多>>

耳鸣疾病

一般检查 (1)全身检查。应包括眼底、颞颌关节;颈部及耳周有无异常的血管搏动、血管杂音;颈部转动及压迫颈动、静脉后对耳鸣的影响等。 (2)耳鼻咽喉科检查。 辅助检查 (1)耳镜检查:观察外耳道有无红肿、狭窄、耵聍...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