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禽流感

2类药物可防治人禽流感

时间 : 2015-11-24 16:13:57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专家建议高危人群注射人流感疫苗,避免发生人流感和禽流感双重感染  出席2月12日首届全省人禽流感防治师资培训班开幕式的专家上午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有两类药物可以治疗、预防人禽流感,但其中一种已经出现耐药性。  专家建议对扑杀禽类

专家建议高危人群注射人流感疫苗,避免发生人流感和禽流感双重感染

出席2月12日首届全省人禽流感防治师资培训班开幕式的专家上午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有两类药物可以治疗、预防人禽流感,但其中一种已经出现耐药性。

专家建议对扑杀禽类的高危人群注射人流感疫苗,避免他们发生人流感和禽流感双重感染。

禽流感就是“鸡瘟”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研究所所长罗会明指出,禽流感最早在1878年发生于意大利,历史上称为“鸡瘟”。1955年,科研人员证实“鸡瘟”的病原是甲型流感病毒,1981年的第一届国际禽流感学术研讨会上废除“鸡瘟”这一病名,正式称为“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是指甲型流感病毒中感染禽类的多种亚型的总称,包括了所有的ha(h1~h15)和na(n1~n9)亚型。不同亚型的致病力大不相同,有的感染禽类后仅表现带毒状态,不发病,有的一旦感染就会100%病死,故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已知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都是由h5和h7亚型引起的,但并不是所有的h5和h7亚型均为高致病性。

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至今,人类至少出现6次人感染禽流感事件,造成30多人死亡。

高危人群防双重感染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许锐恒认为,目前疫情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主要原因是疫情由高致病性的h5n1引起,能跨越种属屏障,在人类能引起高病死率的重症疾病,有可能会引发人类又一轮流感世界大流行。

虽然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禽流感可以人传人,但许锐恒提醒,人一旦同时感染人与禽两种流感病毒,病毒就有机会发生基因互换重配,从而产生出一种全新的流感病毒亚型,既具有禽流感的高致病性,又具有人传人的特征,从而出现全球性的大流行。

人禽流感有药防治

虽然目前还没有疫苗能有效预防人类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但药物预防能起到一定作用。药物预防主要是用于在没有合适疫苗前的高暴露人群,以及有疫苗后那些不适宜接种疫苗者、免疫缺陷者,与爆发中的病人密切接触且接种疫苗不满两周者。

许锐恒、罗会明等专家推荐,目前可预防和治疗人禽流感的药物有两类,第一类是离子通道m2抑制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另一类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和扎那米尔)。上述四种已经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化学药物均是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5天。在生病的头2天内开始服用,方可减少流感症状并缩短病程1~2天。这些药物也能减弱流感的传染性。

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997年香港h5n1禽流感病毒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有较强的耐药性。初步研究则显示,最近从越南死亡病例分离到的病毒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具有抗性,确证试验正在进行中。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2类药物可防治人禽...”相似的文章

更多>>

禽流感疾病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下降。 2、病毒抗原及基因检测取患者呼吸道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或酶联免疫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NP)及禽流感病毒H亚型抗原,还...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