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正文

急性支气管炎的饮食调治

时间 : 2015-11-19 16:14:53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⑴生活调理  ①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宜过酸过咸,有过敏史者,忌食海腥发物及致敏性食物。  ②保持居室空气清新,忌烟戒酒,避免烟尘、异味及油烟等理化因素刺激。预防感冒,加强耐寒锻炼,缓解期要注意劳逸适度,适当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③若

⑴生活调理

①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宜过酸过咸,有过敏史者,忌食海腥发物及致敏性食物。

②保持居室空气清新,忌烟戒酒,避免烟尘、异味及油烟等理化因素刺激。预防感冒,加强耐寒锻炼,缓解期要注意劳逸适度,适当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③若常自汗出者,必要时可予玉屏风散服用。

⑵饮食调理

食宜清淡,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进食要规律,有节制,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忌食生冷、寒冷,肥腻及辛辣燥热的食物。

急性支气管炎,可分为风寒、风热、燥热三种类型。在饮食上依据分型选用药膳,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甜杏仁粥糊

本方来自古方《食医心镜》。其组方为杏仁15g,去皮尖,水研滤汁,加入白米50g,煮粥食用。或将杏仁与米共用石磨研成粉状,在研碎的过程中,不断加入小量水,在煮沸时加人白糖,即成为杏仁糊,功能与上相同。

按:甜杏仁味甘性平,功能润肺平喘、补脾益胃、润肠通便。还能发散风寒、杏仁含脂肪、蛋白质、氨基酸和微量苦杏仁甙,其润肺平喘作用,与苦杏仁甙有关。大米味甘性平,能益脾和胃,亦能治热伤胃阴,烦渴口干。综观本方,颇适用于风寒型支气管炎,特别是有胸闷、气喘或便秘者。阴虚咳嗽、大便溏稀者忌服。

风寒型支气管炎,是由于风寒犯肺引起,常继发于感冒之后,此时仍可有轻度发热怕冷,头痛鼻塞,咳嗽新起,痰液稀薄,舌苔薄白,脉浮紧。药膳应以疏散风寒、宣肺止咳为主,除可用本方外,还可用葱豉汤、姜糖饮、葱白粥等。

蜜糖银花露

银花30g,加水500ml,煎汁去渣,冷却后加蜜糖30g,调匀,分3次服用。

按:银花,味甘性寒,气味芳香,可清风温之热,及解血中之毒。据现代药理研究,金银花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蜂蜜性平味甘,功能补中润燥,解毒止痛,在本方中起润肺止咳作用。据近代研究,蜂蜜除含多种糖类外,还含有无机盐、酶类,有一定的杀菌作用。综观本方,对风热型急性支气管炎颇适用,对预防流感,治疗咳嗽,亦应有一定疗效。

风热型急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是:咳嗽痰稠、咽部疼痛,发热较高,舌苔薄黄,脉浮数。本病为风热犯肺,故药膳宜用疏风清热、辛凉解表、清肺止咳之品。

杏梨糖水

苦杏仁10g,除去皮尖,打碎;另取大鸭梨1个,除去核,切成薄片,两者混合,加水碗半同煮,待鸭梨熟后,加冰糖至可口,饮用。

按:鸭梨味甘,微酸,性凉。能清热生津,润燥化痰。本方所采用的是北京鸭梨或白梨,而非沙梨。杏仁分甜苦两种,此处用的是苦杏仁,亦叫北杏,味苦辛,性温,有小毒,功能宣肺润肠,上咳平喘,在本方中配合梨子,起润肺化痰的效用。故本方颇适用于燥热型急性支气管炎。风寒咳嗽者,不宜用本方。

燥热型急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是: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稠,不易咳出,口干舌燥,苔黄薄而干,大便干燥,小便黄。此乃肺燥热而伤津,故治宜清热生津,润肺止咳。

值得一提的是,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在饮食上以清淡为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饮淡茶。切忌油腻、煎炒炸等食物。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急性支气管炎的饮...”相似的文章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