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正文

糖友教你五招识破非法降糖药

时间 : 2015-11-17 16:14:13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8月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知,查处北京嘉华裕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瓜瓜胶植物复合胶囊”(三消稳糖)。该产品既不是药品,也不是保健食品,却大肆宣传具有降低血糖的治疗作用。早在2005年,中央电视台就曾曝光过一种非法降糖药———

8月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知,查处北京嘉华裕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瓜瓜胶植物复合胶囊”(三消稳糖)。该产品既不是药品,也不是保健食品,却大肆宣传具有降低血糖的治疗作用。早在2005年,中央电视台就曾曝光过一种非法降糖药———“唐乐舒”胶囊。

今年年初吃死人的糖脂宁胶囊也引起了轩然大波。7月16日,药监局曾发布关于查处假冒“格列吡嗪片(美吡达)”的通知。那么,为何违法的降糖药总是屡禁不止呢?

三个原因助长非法降糖药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向红丁教授认为,降糖药之所以频频出事,原因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最主要的是随着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很多病急乱投医的人,一些厂家正是利用了他们想根治疾病的心理。其次,虽然中国的糖尿病教育做得越来越好,但依然有很多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缺乏了解,容易被误导。最后,虽然政府已经做出很大努力,但还存在着一些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这使得不法商家有机可乘。

非法降糖药有两个形式

“非法降糖药出现一般有两种形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陈璐璐教授指出,“其一,是在中药里添加西药成分,如优降糖、降糖灵等价格较为便宜的西药,但在说明上却避而不谈。”“其二,有些中药虽然具备降糖的效果,但其有效剂量到底应该是多少,其安全性是否有保证,这些都没有经过严格临床验证,最终让患者服用后易引起低血糖。”陈璐璐说。

远离假药认准“药”字号

虽然假药总是披着各种各样的外衣,让糖尿病患者防不胜防,不过,两位专家给糖友提出了五点建议,以远离非法降糖药:

第一、认准“药”字号。“药”字号是药品批准文号,是药品生产合法性的标志。日常生活中,最容易与药字号混淆的便是“食”字号,这也是许多不法厂家赖以欺骗的常用手段。“食”字号又分为“食”字号和“食健”字号两种,“食”字号用于不以治疗为目的的食品,通常标示为“卫食准字[年号]第×号”。“食健”字号用于保健食品。“食”字号和“食健”字号的产品都不能宣传有治疗功效。

第二,宣称根治糖尿病的药是假药。目前在全世界,还没有任何一种药能根治糖尿病。治疗糖尿病讲究个体化治疗,因此,声称“一药通吃”的产品也有欺骗之嫌。

第三,遇到需要邮寄的药需谨慎。一些产品需要患者将钱邮寄过去,然后将药给寄过来。事实证明,很多邮寄广告上的地址根本就不存在,更不会有安全有效的降糖药了。

第四,价格高得离谱需小心。一般骗子所宣称特效的药价格都很高,以便在短期内骗取暴利。事实上,只要选择合理,许多价格便宜的药在控制血糖方面效果一样很好。

第五,到正规医疗机构和药店买药。这是避免非法降糖药危害的最有效的方法。本次被查处的三消稳糖就是在网上叫卖的,对此专家指出,在网上买降糖药很不安全,这是因为糖尿病治疗个体性差异很大,从没见过对每人都合适的药物。另外,网络的虚幻性也容易掩护巫医假药。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糖友教你五招识破...”相似的文章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