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正文

预防甲型流感的方法

时间 : 2015-11-17 15:53:19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预防甲型流感的方法:一些常识是我们在生活不能缺少的,有了这些常识就有可能在生活中帮助到我们,甲型流感对我们的身体危害也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要学一些关于预防甲型流感的常识,这样我们就不必害怕甲型流感的入侵了。  1、无需对甲型h1n1流感感到恐

预防甲型流感的方法:一些常识是我们在生活不能缺少的,有了这些常识就有可能在生活中帮助到我们,甲型流感对我们的身体危害也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要学一些关于预防甲型流感的常识,这样我们就不必害怕甲型流感的入侵了。

1、无需对甲型h1n1流感感到恐慌截至目前,甲型h1n1流感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并没有超过普通的季节性感冒。在爆发甲型流感的最初几个月,入院治疗和死亡的人数甚至低于普通的季节性感冒,而且病毒也没有发生急剧的变异。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的症状与感冒类似,主要表现为:体温升至38摄氏度以上,伴有咳嗽、头疼、流鼻涕、关节和骨头酸疼、食物难以下咽、胸腹部有疼痛感等症状。应对甲型h1n1流感需要保持正确的认识和健康的心态,密切关注有关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世卫组织的警戒级别升至最高,只是意味着传播范围的广泛化,以及传播方式趋向本土化和社区化,并不能解读为流感的病情变得严重了,更不是病死率增高了。

2、对特定人群威胁更大甲型流感对某些特定的人群威胁相对更大,比如2岁以下的儿童、孕妇以及患有哮喘或者糖尿病、心脏病的人。十来岁的青少年以及年纪较小的成年人也相对容易感染甲型h1n1流感。正常情况下,季节性流感比甲型h1n1流感对老年人带来的伤害更大。科学家们分析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老年人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某种免疫力。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世界卫生组织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重新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

3、频繁且长时间地洗手和普通季节性流感一样,甲型流感病毒也是通过病人的咳嗽以及喷嚏来进行传播。特别是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应该用香皂长时间的洗手,而且频率也要相应地增加。同时,人们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减少传染病的发生。打喷嚏、咳嗽时应使用纸巾、手帕并掩着口鼻,不要直接面对他人打喷嚏、咳嗽,用过的纸巾、手帕勿乱扔;打喷嚏、咳嗽和擦鼻子后要洗手;接触病人及呼吸道分泌物后要立即洗手,看护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要戴口罩。

4、给儿童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首先应该给儿童们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特别是当疫苗短缺时更应优先给他们注射。其次是6个月至24岁的人、孕妇以及医疗工作者。对于那些照顾婴儿的父母,以及在高危医疗环境工作的医务工作者,也应优先注射流感疫苗。疫苗的生产从病毒培养到灭活、纯化、配比,至少需要3个月时。即便生产出来,仍需长期的临床试验。尽管疫苗对防控流感大流行非常关键,但不能期望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生产,能在短时间内对控制疫情产生根本影响。

预防甲型流感的方法:上述的内容希望对流感的预防和治疗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了解了甲型流感的常识之后,我们就能更好的做好预防甲型流感的入侵了,对我们的身体也是有好处的。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预防甲型流感的方...”相似的文章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