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厌食

宝宝得了厌食症怎么办?

时间 : 2015-11-12 15:19:52 来源:放心医苑网

[摘要]

孩子长期厌食会造成营养不良。营养为后天之本,营养摄入不足的孩子体质虚弱,平时多病;而多病的孩子胃口更差,两者形成恶性循环。   先来看看宝宝厌食的原因:  1.饮食不节制,现在独生子女父母溺爱,宝宝只要“要”就必“给”,甚至没“要”也“给”

孩子长期厌食会造成营养不良。营养为后天之本,营养摄入不足的孩子体质虚弱,平时多病;而多病的孩子胃口更差,两者形成恶性循环。

先来看看宝宝厌食的原因:

1.饮食不节制,现在独生子女父母溺爱,宝宝只要“要”就必“给”,甚至没“要”也“给”,一味吃大鱼、大肉、油炸制品。

从小喂养不当:填鸭式喂奶,或添加辅食如蛋黄、面条等操之过急,要么加得太早,要么加量太大,宝宝发育不完善,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功能较差。对于过多的食物及不宜消化的食物运化不动、消化不了。宝宝自然没有食欲,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厌食。维生素b、微量元素锌缺乏: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锌的缺乏可引起宝宝味觉功能和胃粘膜消化功能的降低,使宝宝没有食欲和消化能力减弱。

2.冷饮无度,进食大量冰激凌冰凉饮料。寒凉之品可以影响胃肠道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刺激消化功能发生紊乱。这种吃法的后果,恰恰伤害了宝宝的脾胃,引起消化不良。

3.不良习惯,经常零食不断,或饭前吃零食、喝饮料,或吃饭不定时。人的胃肠就像机器一样需要保养、休息,这些不良习惯总是不定点的,随时刺激着人的肠胃功能,造成胃肠功能紊乱。

巧对厌食美味粥:

大枣小米粥

材料:无核红枣1/2杯、小米1杯

做法:

1.红枣加水先煮20分钟。

2.然后将小米洗净后放入锅中,再煮10分钟。

养胃小秘密:大枣性味甘、平,有补益脾胃,养血安神的作用;小米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的含量比大米高,有和中健睥的作用,此粥最适合贫血伴有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宝宝。

白萝卜粥

材料:白萝卜1个、大米1杯、糖适量

做法:

1.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

2.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

3.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养胃小秘密:开胸顺气、健胃,经常食用有利于调节宝宝胃肠功能。

鸭肫山药粥

材料:鸭肫1个、山药1段、薏米、粳米各1/2杯、生姜、红枣各适量

做法:

1.将鸭肫洗净切碎,山药、薏米、生姜、红枣、粳米洗净入锅加清水,大火煮开,文火慢熬。

2.粥成加盐或糖调味即成。

养胃小秘密:鸭肫健胃消滞,与山药、薏米、粳米共熬粥,适用于由脾胃气虚中气不足引起的宝宝厌食。

专家提示:一般明确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后,预后多良好。对伴有明显营养不良患儿或顽固性精神厌食症患儿,应采用中西结合、综合治疗方法。首要的是合理喂养和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见前述。其次积极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避免滥用药物,增强体质,适当室外活动,保障小儿身心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宝宝得了厌食症怎...”相似的文章

更多>>

厌食症状

厌食的检查诊断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发现贫血,血生化检查血浆蛋白下降,顽固性神经性厌食症患儿有17-羟类固醇下降,血浆皮质醇 含量正常或偏高等。 其他辅助检查:应常规拍胸片,做B 超、心电图等检查,以寻...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