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苯中毒

中华高气压医学资讯网

时间 : 2009-12-08 05:16:19 来源:www.chinahbo.org.cn

[摘要]

【高压氧治疗】

  1.治疗机理可以迅速纠正机体缺氧状态,控制脑水肿、肺水肿,改善脏器功能,加强毒物解毒和排泄。

  2.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严重缺氧、肺水肿、脑水肿、休克、缺氧性脑病的病人均应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过程中不应停止内科治疗。重症病人应有医护人员陪舱监护。治疗压力0.2~0.25MPa,时间与二氧化碳中毒治疗相同。

  3.治疗效果动物实验证明(敌百虫中毒动物),进行高压氧治疗配合阿托品注射,可提高动物的存活率,血液胆碱脂酶活力恢复比对照组快,代谢性酸中毒轻。

  苯是一种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属于亲神经类毒物。未作为有机溶剂(油、脂、橡胶、树脂、油漆、喷漆的溶剂)和化工原料(用于制药、染料、化肥、炸药、农药、橡胶、洗涤剂等制造业中)。苯在常压下的挥发性很强,为乙醚的1/3。

  苯是一种有机溶剂,对脂肪的亲和力很强,可吸附在神经细胞的表面,阻碍细胞的生物氧化过程,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的损害和功能障碍。慢性中毒原也用脂溶性强来解释苯对造血器官损害较重。近来发现造成骨髓损害的基苯的代谢产物一一类物质。酚类物质可以抑制骨髓细胞的分裂。一般吸入本的蒸气(4~5g/m3)可发生严重中毒。口服2ml即可迅速昏迷,10~15ml可致死。

【吸收、排泄】

  未经呼吸道吸收很快,最初5分钟可吸收总量之70%~80%,以后吸收减慢,2小时后下降为20%~40%。苯在体内分布在含类脂多的组织内,骨髓最多,其次为腹部脂肪、心脏、脑组织、血液。骨髓内苯为血液的18倍。体内的未约40%~60%从肺呼出,30%~40%被肝脏氧化成酚、苯二酚、醌醇等再与硫酸、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无毒物质从肾排泄。苯直接从肾排泄极少,仅为0.1%~0.2%。

【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1)轻度中毒:病人感头痛、头晕、晕眩、耳鸣、乏力、似醉酒、步态不稳、手足麻木、视力模糊。有幻觉或精神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苯对局部刺激较强,侵入眼睛可表现流泪、段光、结核膜充血。咽、喉、气管受刺激可引起呛咳、咽痛。轻症病人脱离现场,对症处理,症状会很快消失,不留后遗症。

  (2)重度中毒:除上述头痛、视力模糊外,还会出现复视、震颤、瞻妄、昏迷、抽搐等,极严重者可因呼吸中枢麻痹死亡。

  2.慢性中毒 长期接触少量苯(车间含气中苯会;量50~100mg/m3)可引起慢性中毒。

  (1)神经系统: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头晕、失眠、多汗、记忆力减退等。

  (2)造血系统:白细胞持续性降低,粒细胞内有毒性颗粒,有的病例伴血小板、红细胞减少。严重者可表现全血减少。

  (3)出血倾向:牙龈出血、鼻衄等。




关于我们|网站导航|搜索
中华高气压医学资讯网。©2000
北京市高压氧医学治疗研究中心
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载人压力容器分技术委员会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中华高气压医学资...”相似的文章

更多>>

苯中毒疾病

血常规检验:不要根据一次结果或简单复查结果就下结论,要根据多次复查结果,充分考虑误差因素后取稳定值并结合整体资料综合分析,再下结论,必要时应作一个时期密切观察后再作诊断。 骨髓象检查:有利于了解造血损...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