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会恶变 及时切除莫姑息

时间 : 2009-12-07 07:30:40 来源:wck.shtl120.com

[摘要]

杨老伯因大便次数常增多,便中有时见血性黏液,去医院就诊时因拒做结肠镜检查而做了X线钡剂灌肠检查,发现乙状结肠有一似小指头大的息肉。医生仍坚持要做肠镜检查,引起杨老伯的不解。

  杨老伯认为既然已找到了病根,为何还要做肠镜?是否又在滥用高新仪器?其实杨老伯的想法显然是认识偏差,经耐心解释终于接受了肠镜检查,并在镜下切除了息肉。

  肠道息肉约80%发生于大肠,其中大多数(50%―75%)位于乙状结肠或直肠,单发多见,多发者占15%―42%,男性多于女性。按息肉的病变性质,主要有腺瘤性、炎症性、增生性和血吸虫性四种。

  1)国内以腺瘤性息肉最常见,大小一般为0.5―2.0厘米,外观略呈红色,大多为有蒂型(占85%)。

  2)炎症性息肉继发于大肠慢性炎症,也称假息肉,形态不一,大部分为多发性。

  3)增生性息肉较少(仅占大肠息肉的10%―20%),可见于任何肠段,单发多见,呈半球形,无蒂,体积小(少有大于0.5厘米直径),表面光滑,系由腺管细胞分裂增生所致,又称化生性息肉,一些患者同时有腺瘤性息肉存在。

  4)血吸虫性息肉系血吸虫卵沉积于肠壁,刺激肠黏膜细胞增生而形成息肉,主要分布于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常多发而呈顶尖、底阔的棒柱状突起,表面光滑、无蒂。

  大肠息肉约半数可无临床症状,如出现症状可有腹部不适、便次增多、带黏液或黏液血便。也可便血、出血量不一,偶有腹痛。大肠息肉之所以引起关注在于其是否会发生癌变。

  国外学者Morson将大肠息肉分为肿瘤型与非肿瘤型两大类。腺瘤性息肉为肿瘤型,属大肠癌的癌前病变,癌变率与息肉大小、基底和形态密切相关。腺瘤越大,其癌变率越高(其直径大于2厘米者约半数癌变)。

  腺瘤数目也与癌变率密切相关,有一组统计数字:单个腺瘤癌变率为10%,2-5个癌变率为20%-30%,6个以上癌变率达40%左右。有遗传特点的家族性大肠腺瘤性息肉病,腺瘤数至少在100个以上(大多在300个以上,可多至5000个,平均约1000个),其癌变率几乎是100%。炎症性与增生性息肉属非肿瘤型,一般说不会癌变,至于血吸虫性息肉是否会癌变,则尚无定论。

  X线钡剂灌肠虽可发现大肠息肉,但对直径小于0.5厘米的息肉难以发现。故必须进行结肠镜检查,在镜下对息肉形态及其他特征作仔细观察,并必须对息肉做活组织检查,以便了解息肉的类型、性质及有无癌变等。对多发性息肉、复合性息肉还应作多个息肉活组织检查。

  大肠息肉的治疗原则是,发现息肉即时切除,视具体情况可选择在肠镜下切除(以高频电切为主),或行外科手术治疗。对腺瘤性息肉行切除后须作全腺瘤活检,因对息肉部分活检有其局限性。对极少见的家族性大肠息肉病则原则上行全结肠、直肠切除术。由于该病患者的子代患同病的可能性为50%左右,故也应定期作肠镜检查随访。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大肠息肉会恶变 及...”相似的文章

更多>>

大肠息肉疾病

1.X线钡餐灌肠虽能通过钡剂的充盈缺损敏感地发现大肠息肉,但对病变常常不能正确分类和定性。 2.内镜检查发现的息肉均须作活组织检查,以了解息肉的性质、类型以及有无癌变等。小的或有蒂息肉可用活检钳或圈套器电...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