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骨巨细胞瘤

脊柱骨巨细胞瘤的综合治疗

时间 : 2009-12-06 03:19:37 来源:www.xinyao.com.cn

[摘要]

脊柱骨巨细胞瘤的综合治疗,【摘要】脊柱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原发于脊柱的良性肿瘤,血运丰富,侵袭性生长,易复发,并可发生肺转移,因此治疗难度大。文中综述了各种治疗方法及其效果,包括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动脉栓

【摘要】脊柱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原发于脊柱的良性肿瘤,血运丰富,侵袭性生长,易复发,并可发生肺转移,因此治疗难度大。文中综述了各种治疗方法及其效果,包括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动脉栓塞治疗及其发生肺转移时的治疗方法。结果显示:目前,对于脊柱骨巨细胞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广泛或边界的整块切除,如果不能达到边界切除,则应辅助放射治疗,消灭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巨大的骶骨骨巨细胞瘤可采用连续动脉内栓塞治疗。对于发生肺转移的脊柱骨巨细胞瘤,可以通过肺叶切除和(或)采用化疗来控制。

  骨巨细胞瘤(giantcelltumorsofbone,GCTB)是一种原发的良性肿瘤,具有侵袭性生长及容易局部复发的特性,可发生肺转移及恶变,主要在膝关节周围及长管状骨的干骺端发病,脊柱发病率较低。黄承达等于1990年对38955例骨肿瘤统计,GCTB占原发性骨肿瘤的第2位(18.4%),其中脊柱GCTB占全部GCTB的6.2%。与四肢GCTB相比,脊柱GCTB因有局部解剖复杂,不易彻底切除。化学或物理(氯化锌、无水酒精、冰冻等)的辅助治疗方法具有无法实施的特点,因此脊柱GCTB的治疗比较困难,主要有手术、放疗及连续动脉内栓塞治疗等方法。近年来不断更新的手术方法及固定器械对大多数胸、腰椎GCBT可以做到广泛或边界切除,使其局部复发率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如:TomitaK的全椎体整块切除术(totalenblocspondylectomy,TES)及BorianiS在1997年提出的楔形椎体切除术,之后又有许多学者又对上述方法进行了补充、改进,但仍有某些特殊部位(颈椎横突、骶骨等)的GCTB广泛或边界切除存在难度。放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做为那些无法切除或不能完全切除病例的辅助治疗,但目前放疗的应用仍存在很多争议,因为放疗可以诱发GCTB的肉瘤变。本文就近几年关于脊柱GCTB的治疗方法综述。  1手术治疗  目前,脊柱肿瘤的手术方法主要有:①瘤体内刮除;②整块切除(囊内、边界、广泛);③彻底切除;④椎管减压或病理骨折重建稳定:实施这种手术时,肿瘤控制并非主要目的,旨在改善神经功能及减轻患者症状。郭卫对17例脊柱GCTB进行分块切除(囊内),经随访,8例(47%)复发。TalacR对脊柱恶性肿瘤手术边缘与复发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经整块切除12例患者中,病理确实只有3例边缘有污染(25%),而经过病灶内切除的18例患者中,有15例边缘污染(83%),经整块切除且边缘无污染的9例中只有1例复发,而内部刮除边缘无污染的3例中就有1例复发,边缘无污染的12例患者中只有2例(16.7%)复发,而边缘污染的18例患者中有10例(55.6%)复发。因此,广泛或边界的整块切除肿瘤是最有效的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的方法。  1.1近年来随着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对大多数胸、腰椎GCBT可以做到广泛或边界的整块切除。  1.1.1HartRA,BorianiS等于1997年提出了WBB分期及手术方法:按照X线片、CT、MRI影像,把椎体水平断面分为12个放射状的区域,依椎管中心为圆点,由左后侧起始,依次分为1~12区;同时在水平断面上由外层向内层分为A,B,C,D,E5层,A层为骨外软组织,B层为骨浅层,C层为骨深层,D层为硬膜外层,E层为硬膜内层;另外,在脊柱纵轴上计数被累及椎体的数目。据此,确定肿瘤的空间位置和范围,以及受累节段的毗邻关系,根据肿瘤的空间位置和范围,制定手术方案。①当肿瘤位于椎体的4~8区或5~9区,至少1侧椎弓根无肿瘤侵犯时,做整块椎体切除术;②当肿瘤位于3~5区或8~10区(以椎弓根为中心)时,行矢状扇形切除术;③肿瘤位于10~3区时,采用后弓切除。上述操作均在距离肿瘤至少一区的健康位置做楔形截骨。阮狄克采用上述方法对7例脊柱GCTB进行手术治疗,2例术后复发。  1.1.2TomitaK设计了另一种手术方法,即全椎体整块切除术(totalenblocspondylectomy,TES),为此将脊柱肿瘤分为七型:1~3型属间室内,4~6型属间室外,7型为多发或跳跃性病灶。TES适应于脊柱原发恶性或良性侵袭性肿瘤3~5型的切除,1、2、6型为相对适应证。手术步骤大致为:后路充分显露受累阶段及其上、下3个阶段,用特制的不锈钢线锯先将双侧椎弓根截断,整块去除椎板,然后前方结扎节段动脉,游离硬脊膜,整块去除椎体,后方固定加前方融合。根据病变节段及类型可采用不同手术方法:①L4以上椎体可行单纯后路切口,适用于大部分1~4型肿瘤及部分5、6型肿瘤;②当5、6型肿瘤侵犯到较大血管及节段性动脉时,先通过一个传统的前方入路进行椎体前分离,然后再由后路行TES手术;③当肿瘤位于L4、L5时,因为髂骨翼及腰骶丛神经的影响,致手术难度加大,固应先行后路椎板切除,并重建后,再由前路行椎体切除,植骨融合或椎体置换固定。  为降低手术风险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前对包括病椎在内的以及上、下各一个椎体的滋养动脉进行栓塞,术中证实出血量明显减少,且没有出现脊髓功能的改变;用蒸馏水浸泡伤口2.5min,之后用高浓度的顺铂(0.5mg/m1)冲洗伤口2.5min,可杀死残留的肿瘤细胞;采用后路椎弓根钉(8枚)固定+前柱钛网内植骨融合,压缩脊柱1/3椎体厚度,可提高钛网的稳定性,并增加脊髓局部血流量,改善脊髓功能。作者于1989~2003对4例脊柱GCTB行TES后,无1例复发。  1.1.3肿瘤侵犯椎弓根时,通过上述Tomita的TES方法不可能做到广泛或边界的整块切除肿瘤。KreplerP报道,对于那些侵犯了一侧椎弓根,但至少有一半的椎板(刚好容纳脊髓通过)未受累时,则可以通过后方入路,用T-saw先将健康椎板切除,充分剥离病椎,包括椎管内脊髓的剥离,将其旋转,让脊髓从空缺处脱出,将病椎整块切除,之后常规后路重建及前方置钛网植骨。该方法相对于那些侵犯了一侧椎弓根,但仍有一半的椎板未受累的肿瘤时,可行广泛的整块切除。术者对7例符合上述情况的患者进行了该手术,术后病检5例达到广泛切除,2例边界切除。如果肿瘤侵犯到椎管内时,术者建议将相应硬膜一并切除,并用人工硬膜修复缺损处,但手术难度加大,患者术后易出现脑脊液漏及伤口感染等开发症。HasegawaK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积极的方法,当肿瘤侵犯椎管时,可用精细的器械将硬膜浅层做为屏障连同肿瘤组织从脊髓剥离,将病变整块切除,如果操作中不慎硬膜全层破裂,可局部用人工生物纤维膜修补。术者对3例脊柱GCTB(2例Tomita-6型,1例Tomita-4型)进行手术,均无局部复发,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2例边缘无污染。  1.2颈椎GCTB因局部存在的椎动脉、脊髓、支配上肢的神经根不易整块切除,多数都是通过病灶内刮除的方法。JunmingM报道了21例行手术并得到随访的颈椎GCTB患者,除1例单纯椎板肿瘤行整块切除外,其余均通过瘤体内行全椎或半椎体切除,18例联合术后放疗,结果6例(28.5%)局部复发。HunterCL报道了2例颈椎GCTB,同样使用病灶内切除方法,1例局部复发。  如果椎动脉可以结扎,则有可能对颈椎GCTB行整块切除术。HoshinoY于1996年对15例侵犯椎动脉的颈椎肿瘤患者进行单侧椎动脉结扎后,分析其脑干、小脑及脊髓的信号认为:颈椎肿瘤中,如果受累的椎动脉直径小于健侧,结扎该血管是安全的。GilleO术前通过试验确定可以对患者椎动脉结扎,成功地为1例C6的复发GCTB(该患者复发前已经结扎了1侧的椎动脉)做了C5~7全椎体整块切除术,经过2年随访,局部未发现复发迹象,患者健康状况良好。  1.3骶骨GCTB一般瘤体较大,手术治疗时术中出血多,广泛或边界整块切除肿瘤需牺牲单侧或双侧骶神经,出现大小便、性功能障碍及丧失行走能力,且术后易出现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因此,目前在治疗骶骨GCTB的方法选择上仍存在很多争论。LeggonRE对近50年来有关骶骨GCTB的文献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以往治疗骶骨GCTB主要以病灶内刮除、联合放疗或单独使用放疗的方法为主,局部复发率高达48%(80/167),各治疗方法之间无明显差异,只有8例行骶骨广泛切除的病例无1例复发,总体疾病相关死亡39例(23%)。OzakiT认为骶骨GCTB应采用局部刮除联合骨水泥填充、液氮冰冻及无水酒精等辅助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HosalkarHS认为连续动脉栓塞是治疗骶骨GCTB非常有效的方法。LeggonRE认为低位以及局部复发的骶骨GCTB须行广泛切除治疗,而对于高位骶骨GCTB的治疗,必须权衡两个因素,即:相对保守的单纯肿瘤刮除,或联合其它辅助治疗的方法,有很高的局部复发率,患者往往需再次手术,而直接行广泛切除肿瘤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对于医生及患者来说都很难抉择。  2放射治疗  GCTB是一种对放射治疗敏感的肿瘤,主要用于不能完全切除或复发的GCTB,尤其应用在脊柱GCTB,因有可能诱发GCTB肉瘤变,恶变率达11%,所以对于放疗的应用一直存在争议。FeigenbergSJ对以前文献进行回顾分析,之所以导致如此高的恶变率,主要是因为以前陈旧的技术、设备(正电压照射),且用了很高的放射剂量,大量正常组织被同时照射,应用现代巨电压照射技术后,恶变率只有0.6%(1/175),所以放射治疗GCTB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当放射总量超过45Gy时,GCTB局部控制率可达86%,主要并发症为放射性肺炎、局部疼痛(一般持续1~2个月后自行消退)。建议放疗总量45Gy,每天1.8Gy,在CT辅助下应用巨电压照射可明显减少正常组织的吸收量。近年来三维适形放疗及调强放疗的出现,使放射线可以更精确的到达肿瘤组织,减小正常组织对射线的吸取量,从而更加有效的治疗脊柱GCTB,但这些技术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医学影像设备尚不能显示病变的确切范围、治疗时患者及内脏器官的运动、个体间剂量效应的差异、肿瘤内不同克隆对剂量反应的异质性、剂量计算的不确定性及剂量分割方案的生物不确定性等,这些因素限制了这一新技术的应用。相信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放疗可成为有效控制GCTB的手段之一。  3动脉栓塞治疗  动脉栓塞可以应用于脊柱GCTB术前,以减少术中出血、缩小肿瘤体积,也可以单独应用于骶骨GCTB。HosalkarHS对9例骶骨GCTB应用连续动脉内栓塞治疗,7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分析发现,大多数GCTB对栓塞表现出积极的反应,主要表现为疼痛明显减轻,影像学表现为肿瘤血管数量减少,骨化壳增厚,但体积减小不明显,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对于那些巨大的骶骨GCTB,如果不能进行广泛切除时,连续动脉内栓塞治疗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4远处转移的脊柱GCTB的治疗  脊柱GCTB似乎比肢体GCTB更容易发生转移,发生率约为13.5%(7/51),全部转移到肺,其生物学行为有不可预测性,其中有些病灶可自行消退。对于发生肺转移的GCTB,RakeshD对7例患者进行治疗,其中行肺叶切除2例,采用骨肉瘤化疗方案为6例(其中1例已行肺叶切除),经随访(18~126个月),2例无瘤生存,3例携瘤生存,1例死亡。  目前,对于脊柱GCTB,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广泛或边界的整块切除,大多数的胸、腰椎GCTB可以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广泛或边界整块切除。如果不能达到边界切除,则应辅助放射治疗,消灭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一旦肿瘤复发,再治疗更加困难。如果肿瘤发生于颈椎,则应根据肿瘤范围决定治疗方案,经椎动脉结扎实验证实可以结扎的病例,可以行广泛或边界整块切除肿瘤。骶骨GCTB的治疗方法很难选择,如果行病灶内刮除手术,局部复发率较高,行广泛骶骨切除,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对于低位以及局部复发的骶骨GCTB必须行广泛切除。巨大的骶骨GCTB采用连续动脉内栓塞治疗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肺转移的脊柱GCTB,可以通过肺叶切除和(或)采用化疗来控制。

TAG: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脊柱骨巨细胞瘤的...”相似的文章

更多>>

骨巨细胞瘤疾病

病理学表现如下: 1.肉眼所见:术中可见病变掩盖于外观正常的皮质骨或反应骨之下,软组织很容易被剥离,开窗之后可见病变组织血供丰富,易碎,几乎呈海绵样。用手术刀或刮匙很容易将病变组织去一刮除物为柔软的红褐...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