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骨髓炎

骨髓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时间 : 2009-12-06 02:00:04 来源:www.bylw8.com

[摘要]

【摘要】 骨髓炎是一种常见病,是化脓性细菌感染涉及骨膜、骨质及骨髓的疾

  

【摘要】  骨髓炎是一种常见病,是化脓性细菌感染涉及骨膜、骨质及骨髓的疾病。中医对该病病名、特点及病因病机早有论述,现代医学对其病因病理亦有详细阐述,分析探讨中西医对骨髓炎的诊疗特点,以便更好地全面认识该病。

【关键词】骨髓炎骨疽化脓性细菌感染中西医结合

  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骨髓腔、骨和骨膜及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炎症。主要以感染、骨膜下脓肿、骨质破坏、死骨形成、反复的炎症刺激骨膜增殖、局部增大为特点。

  1.1病名古代文献把此病称为“疽”或“骨疽”,有时疽并提。《内经》指出其特点是“骨腐肉枯”“内伤骨,为骨浊”,明代陈实功又称为多骨疽,以其疮内有死骨,死骨多是其特点,故“人以为多骨痈也”。由于患病的部位不同,有较多的名称,如生于大腿外侧者,称附骨疽;生于大腿内侧者,称咬骨疽;只生在股胫部者,称股胫疽;只生在手足腿膊等处,溃破后出腐骨的多叫多骨疽。本病特点为多发于四肢长骨,局部胖肿,附筋着骨,推之不移,疼痛彻骨,溃后脓水淋漓,不易收口,可成窦道,损伤筋骨[1]。

  1.2病因病机《医宗金鉴》云:“痈疽原是火毒生。”人体受到阳邪侵犯或脏腑结热,五志化火等,使人体循环不息的气血功能破坏,经络阻塞,而形成局部的气血凝滞,或蕴结于肌肉,或停留于筋骨,气血蕴结,不通则痛。不能疏通,郁久化热愈盛,遂使血肉腐败,“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凡疮疡皆由五脏不和,六腑壅滞,则令经脉不通而生焉。”《疮疡经验全书・腐骨痈疽论》云:“夫贴骨痈者,即附骨痈也,皆附骨贴肉而生,字虽殊而病则一。此病之发,盛暑身热,贼风入于骨节,与热相搏,复遇冷湿,或居劳太过,两足下水,或久卧湿地,身体虚弱而受寒邪,然风热伏结,壅遏附骨而成。”其致病因素,概括起来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具体有:余毒流注,筋骨损伤,外感六淫,七情内伤,房室过度。《外科正宗・腐骨疽论》曰:“夫附骨疽者,乃阴寒入骨之病也。人之气血壮实,虽遇寒冷而邪不入骨。凡入者,皆由体虚之人,……,寒气乘虚入里,遂有斯疾。”总之,热毒是骨髓炎的致病因素,正虚是骨髓炎的发病基础,损伤是骨髓炎的常见诱因[2]。

  1.3病情发展与转归骨痈疽的发生及其病程变化与机体的气血、脏腑经络等功能强弱有密切关系,气血充足,脏腑壮实,经络通畅,则抗病力强,即使发病,其病程损害也较轻浅,反之则损害严重,变化迅速,致气血雍滞,经络阻塞。在病程中,存在着“正邪相搏”的抗争。机体正气对细菌的抑制和病理损害的修复,促进愈合;反之,久病不愈,正气渐虚,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病情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病情缠绵反复,难以根除[3]。

  2.1感染途径(1)血源性感染,身体的其他部位化脓性病灶经血液循环播散至骨骼。(2)创伤性感染,由外伤带入细菌,如开放性骨折时化脓菌直接进入骨骼,多见于交通事故和工业性创伤所致。(3)外来性感染,临近软组织感染直接蔓延至骨骼,如脓性指头炎引起指骨骨髓炎,慢性小腿溃疡引起胫骨骨髓炎。(4)手术后感染,即在施行各种骨、关节手术时由于消毒不严格等原因导致的细菌直接污染。

  2.2现代研究骨内仅有细菌的存在并不足以造成感染[4]。在实验动物骨髓内直接接种致病菌也不易造成与人体所同样的骨髓炎。将硬化剂与细菌同时注入兔的骨髓内,可以产生与人体相似的骨髓炎。硬化剂能引起血液瘀滞及血浆渗出,给细菌聚集繁殖提供了培养基的有利条件。由此可见,在发生骨髓炎时,除致病菌要进入骨组织外,还必须使细菌在骨内停留,并且有维持其生存及繁殖的条件。人体对化脓性感染的早期反应,首先是炎性和免疫反应。骨组织早期急性炎性反应与其他组织也相似,出现局部血管扩张充血,血液瘀滞,体液渗出,与白细胞浸润,堵塞了小血管,导致组织缺血坏死。白细胞释放的蛋白溶解酶破坏了细菌,坏死的骨组织与临近的骨髓组织,渗出物和破坏的碎屑成为小型脓肿并逐渐增大,使容量不能扩张的坚硬骨腔内的压力更高,其他的血管亦受到压迫而形成更多的坏死骨组织。脓腔内高压的脓液可以沿着哈佛管蔓延至骨膜下间隙,将骨膜掀起成为骨膜下脓肿;可穿破骨膜成为深部脓肿,穿破皮肤,成为窦道;也可经过骨小梁进入骨髓腔,剥夺骨组织的血供后,使部分骨组织因缺血而坏死,在周围形成炎性肉芽组织,死骨的边缘逐渐被吸收,使死骨与主骨完全脱离。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毕业论文网

共2页:上一页12顶一下(0)0%踩一下(0)0%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骨髓炎的中西医研...”相似的文章

更多>>

骨髓炎疾病

1、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可以正常,但ESR和C-反应蛋白几乎总是增高。 2、X线检查 X线变化在感染后3~4周出现,表现为骨质不规则增厚和硬化,有残留的骨吸收区或空洞,其中可有大小不等的死骨,有时看不到...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