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急性胆囊炎

急症针灸|急性胆囊炎

时间 : 2009-12-04 18:55:20 来源:www.pharmnet.com.cn

[摘要]

针灸大全是中医药的一个介绍针灸治疗的栏目,具体从针灸入门,针灸治疗,针灸技术,急症针灸,针灸保健等方面。

 针灸大全急症针灸-急性胆囊炎-【概述】急性胆囊炎系细菌感染、高度浓缩的胆汁或反流入胆囊的胰液的化学刺激所致的急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右上腹痛并有胆囊区压病,发热,呕吐,腹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部份病人可有黄疸。急性胆囊炎的针灸治疗,始见于50年代末[1,2]。60年代初,已有人就针刺治疗胆囊炎的机制作了初步探讨[3]。但有关资料还不太多。近三十年来,在方法上有较大发展,电针、穴位注射、耳针、光针、腕踝针等法竞相应用,使治疗效果有所提高。从目前情况看,针灸及其各种变革之法对急性单纯性胆囊炎疗效确切,如属急性化脓型、急性坏疽型胆囊炎或伴中毒性休克的胆囊感染则宜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甚或手术处理。关于针灸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机理,不少实验已证明,针灸不仅能增加机体的防御能力和代谢功能,同时对胆囊本身的功能活动也有明显调节作用。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产生抗炎、镇痛的效果,使胆囊从病理状态得以恢复。
【病因病机】 
【辩证分型】
【治疗】 (一)体针1.取穴主穴:胆俞、阳陵泉、中脘、足三里。配穴:绞痛加郄门、期门,黄疸加至阳,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2.治法每次从主穴中选取2~3穴,据症状加配穴。除期门不宜深刺,胆俞穴斜刺向脊柱外,余穴均宜直刺、深刺。在引发出强烈得气感应的基础上,施以泻法,持续运针3分钟~5分钟,留针30分钟~45分钟,每隔5分钟运针l分钟~2分钟。每日可针刺2次。3.疗效体针治疗急性单纯性胆囊炎的效果,有效率在80%~90%左右。(二)电针1.取穴主穴:胆俞(右)、胆囊穴、中脘。配穴:日月、期门、梁门、太冲。胆囊穴位置:阳陵泉下1寸~2寸,压痛明显处。2.治法以主穴为主。效不佳时,酌加配穴。寻准穴位后。进针深刺,出现强烈针感后即接通电针仪,胆俞、中脘接阴极,胆囊穴接阳极。采用可调波,强度由弱渐强,以能耐受为度。每次30分钟,每日1~3次。3.疗效据观察,电针后数天内症状可明显改善,体温恢复正常,腹部压病逐步消失,有效率在90%左右[4]。(三)耳针1.取穴主穴:分两组。(1)肝、胰胆、腹、耳迷根;(2)肩、神门、交感。配穴:三焦、十二指肠。2.治法急性发作时取主穴第一组针刺,如效不明显,加配穴。采取病人能忍受的强刺激,持续捻转,或用电针。留针30分钟~60分钟,直至症状有所缓解。取针后,再选第二组穴行压丸法。压丸法治法将直径约1mm~1.5mm成熟之王不留行种子粘附在0.7cm见方的小块胶布上。在所选耳穴穴区探得敏感点后,用镊子夹取这种胶布一块,对准敏感点贴敷好。各穴贴好后,按压数分钟,并嘱病人每日自行按压3~4次,每次持续5分钟~10分钟。急性发作时,可增加按压次数,延长按压时间。3.疗效通过114例观察,用耳穴压丸法对减轻疼痛和减轻发作有明显效果[5]。(四)穴位注射1.取穴主穴:胆俞、足三里、胆囊穴、中脘。2.治法药液:当归液、红花液、10%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B1,任取一种。主穴每次选二穴,以五号齿科注射针头深刺(胆俞穴须斜向脊柱深刺),得气后,略作提插使针感明显,推入药液。如用当归液或红花液,每穴注入5ml;如用10%葡萄糖液,每穴注入10ml。日穴注1~2次。3.疗效经临床应用,本法治疗急性胆道感染有一定效果[6,7]。(五)穴位激光照射1.取穴主穴:日月、期门。2.治法氦氖激光器,功率7mW,波长632.8nm,光斑直径3mm。用导光纤维直接照射上述二穴,每穴照射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一疗程。3.疗效疗效评定标准:(l)痊愈:经治疗后,疼病消失,超声波复查3次,提示阴性,随访未发;(2)有效;上腹部疼痛消失,唯放射痛尚存,超声波检查(规定在食后2小时)胆囊进出波间液平缩小在2.5cm之内,白细胞在8000/mm3以内;(3)无效:治疗后无改善。完成全部治疗的胆囊炎病人76例,按上述标准,痊愈35例(46.1%),有效28例(36.8%),总有效率82.9%[8]。(六)穴位电刺激1.取穴主穴:阿是穴、日月、期门、肝俞、胆俞(均为体穴)。配穴:交感、胰胆、内分泌、神门(均为耳穴)。阿是穴位置:胆囊区。2.治法主穴为主,效不显时改取配穴。主穴采用音频电治疗机治疗。铝板电极60mm×90mm,胆囊区即阿是穴对置,腹侧置日月与期门,背部置肝俞与胆俞,电流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宜,通电20分钟~30分钟。配穴用经络诊疗仪探头,行电冲击治疗,波型以疏密波为主,每次取4~5穴,每穴10分钟。上法均每日1次。10~20次为一疗程。3.疗效以上法共治160例,其中单用体穴治疗110例,痊愈87例,显效20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单用耳穴治疗50例,痊愈4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9,10]。(七)体针(之二)1.取穴主穴:阿是穴、膝四、胆囊穴。配穴:期门、阳陵泉、关元、太冲。阿是穴位置:其取穴法有二:一为以季肋部相当于胆囊解剖部位为中心点,呈扇形向上,找到压痛点。如有多个压痛点,则取中心点最近、疼痛最明显处;如疼痛放射至右肩背者,可以疼痛的中心点呈圆型渐次向外寻找压痛点。二为于章门、期门之间,相当于腋前线第十一十二肋间隙,寻找压痛点。上述压痛点即为阿是穴。膝四穴位置:右髌骨外缘上4寸。2.治法主穴为主,酌加1~2个配穴。阿是穴进针0.3寸~0.5寸,膝四穴直刺至得气,余穴常规针法。主穴施疾捻针,紧按慢提的泻法3分钟,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10~20次为一疗程。3.疗效以上法共治318例,痊愈304例,好转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7.5%[11-13]。(八)其他措施1.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禁食。静脉输液以纠正脱水和酸中毒。在右上腹热敷等。待急性发作缓解后,酌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2.严重病例,应配合中西药物抗感染治疗。3.针灸效果不显时,须即改用其他有效疗法(包括手术疗法)。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医案一××,女,主诉:脘腹阵痛5天。病史:原有胆囊炎病史。5天前,饮食不慎,突然脘腹阵痛,上午呕吐胃内容物3次,泄稀便2次。自服氟哌酸2次,每次2片。下午渐止。次晨脘腹隐痛,某医诊为“胆囊炎复发”。给予消炎利胆片及大剂清热解毒利胆药3帖。患者仅服2帖,更增乏力纳呆等症。故前来求治。检查:患者神疲乏力,语言低怯,纳呆口渴,脘腹不适。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患者素体虚弱,复因饮食不慎,胃肠受伐。刻见神疲乏力,纳呆等症,乃吐泻失津伤气。本当益气养阴,扶正健胃,正复则病愈。今医用大剂苦寒药,气阴更伤,犯虚虚之弊也。治则:益气养阴,扶正健胃。取穴:足三里、神阙、太溪。治法:于辰时针补足三里,再以大艾炷灸神阙,待灸至面色转红,鼻尖出汗,腹响为度。再针补太溪收功。次日即愈。(薛自强医案)医案二孙XX,女,17岁,学生。1972年6月17日初诊。主诉:(代诉)右上腹部剧烈疼痛二天。病史:1972年6月17日晚,右上腹突然发生剧烈疼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头出冷汗,四肢厥冷,即到医院诊治。经注射镇静药物,病情好转,但仍有阵发性剧烈疼痛。次日上午,患者病情加重,急赴某医院就诊。经血常规和腹部超声检查,确诊为急性胆囊炎。经用中西医药物治疗,病睛稍有减轻,但仍感上腹部阵发性剧痛,恶心呕吐,出冷汗,遂来要求针灸治疗。检查:面色萎黄,精神萎靡,急性病容,呻吟不止。全身皮肤巩膜黄染,色黄而明亮。大便5日未解,小便黄赤频数。腹部胀满坚硬,疼痛拒按。舌苔黄厚腻、尖红、质暗,脉弦数有力。体温39.6。C,血压130/70mmHg,右上腹肌紧张,有明显的触痛和反跳痛,肠鸣音亢进。治则:疏肝利胆,清热利湿。取穴:肝俞、胆俞、阴陵泉、阳陵泉、太冲、内关、内庭、天枢。治法:先针肝俞、胆俞,以2寸毫针,快速进针后,朝脊柱方向剌入1.5寸深圳特区,提插捻转,针感沉胀酸麻由背部逐渐传至上腹部而疼痛立止,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3次,痛不再作,即起针。再针余穴,施平补平泻手法,针后腹中肠鸣,解大便1次,带燥粪。便后患者顿觉舒畅,腹痛消并有饥饿感。后再针2次,一切恢复正常。(毕福高医案)【主要参考文献】[1]张子文.针刺治疗胆石症胆囊炎初步经验介绍.中医,杂志,1959;(7):27[2]王佐良等.针刺治愈胆囊炎介绍.上海中医药杂志,1959;(5):37[3]上海市虹口区中心医院外科.针刺治疗胆囊炎极其机制的初步探讨.全国外科学术会议资料选编,1961[4]上海中山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道感染.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经验交流会资料,1975[5]陈巩荪等.《耳针研究》.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268~269[6]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硫酸镁、针刺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体会.全国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胆道疾病会议资料,1977[7]单予新等.穴位注射治疗胆囊炎42例疗效观察.陕西中医函授,1990;(1):16[8]朱新太等.氦氖激光照射穴位治疗胆道疾病83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1):7[9]阮夏君等.音频电穴位治疗胆囊炎110例.中华理疗杂志,1990;13(3):143[10]王晓英等.电冲击耳穴变阻点和中药对照治疗胆囊炎100例.辽宁中医杂志,1988;12(4):26[11]程指明.针刺宁胆穴治疗胆囊炎88例.浙江中医杂志,1990;25(7):324[12]张玉璞.针刺治疗急性愈胆囊炎.浙江中医杂志,1987;22(3):115[13]龚传美等.体针耳针并用对胆囊运动功能调整的临床研究.中国针灸1996;16(1):1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分享到: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