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急性及亚急性脑内血肿

脊髓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微创闭式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及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

时间 : 2009-12-04 07:35:59 来源:jsymwjymxxz.54md.com

[摘要]

治疗脊髓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微创闭式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及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方法:手术方法:采用YL-1型20mm型号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简称微创针),依CT片选择血肿最厚层的中心点为穿刺

疗法提供:北京市平谷区医院神经外科王长成

手术方法:采用YL-1型20mm型号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简称微创针),依CT片选择血肿最厚层的中心点为穿刺点,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局麻浸润麻醉,电手钻驱动微创针直接穿刺到血肿腔,引流端接20ml注射器缓慢抽吸,冲洗端接20ml注射器生理盐水缓慢冲洗,均匀置换,直至引流液基本澄清,冲洗端接500ml生理盐水,引流端接引流袋,间断冲洗引流。

术后24~48小时复查头颅CT,若血肿引流满意,中线结构复位,脑部受压缓解,即可拔针,缝合针孔。

慢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机制复杂,既有解剖因素,又有外伤、年龄因素,两者仅是时间上的区别。多数学者认为引起出血的常见原因可能是受外力作用而前后或后前方向运动时,因脑及颅骨之间速度不相同的相对运动,使进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撕裂,特别是老年人常有脑萎缩,皮层塌陷,桥静脉相对受拉延长,张力增高,易损伤出血。

大脑上静脉汇入矢状窦的方向,在额区呈直角,而后角度逐渐变小,在顶部几乎与上矢状窦平行,这种排列方式在前额或顶枕区减速性损伤时,易导致桥静脉或静脉窦破裂出血,而血肿常位于硬膜下和蛛网膜外的潜在间隙内,因出血缓慢,血肿形成时间较长;

一般5~7天血肿周围开始出现包膜,2~3周包膜形成,而包膜的毛细血管壁发育不完善,血管的内皮细胞间有裂隙,基膜结构不清,具有异常的通透性,血肿液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升高,提示局部纤溶亢进,引起血肿包膜毛细血管和小静脉血管缓慢持续出血。

因而慢性及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扩大是血浆渗出和新生包膜出血的速度超过了血肿液化、再吸收的速度而引起。治疗上除将血肿腔中液体排出外,还应将局部的FDP尽可能洗净,从而阻断纤溶引起的再出血发生。目前普遍认为钻颅冲洗引流及微创穿刺引流是两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相对而言,微创术穿透快,其自锁技术使针尖固定不摆动,避免了硬脑膜剥离及硬膜外血肿形成,冲洗及引流操作中处于平衡状态,避免了大量气体进入而致张力性气颅及急性脑膨胀的发生。

选针长度的合适而不易造成脑组织损伤及癫痫的发生。针眼小而修复快,密闭引流操作下且一次性穿刺针使用,减少了感染机会。锥颅钻孔引流易形成硬膜外血肿及急性脑膨胀等并发症。微创闭式引流术的应用,使神经外科医师在床边技能操作,避免了其他手术的较大创伤。同时在治疗血肿时,兼顾治疗其他疾病,如脑梗死等,是一种简便可行,完全有效,而且经济、并发症少的很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免费下载Word版: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脊髓硬膜外及硬膜...”相似的文章

更多>>

急性及亚急性脑内血肿疾病

CT扫描或脑血管造影 ,紧急情况下亦可根据致伤机理的分析或采用脑超声波定侧,尽早在颞部或可疑的部位钻孔探查,并行额叶及颞叶穿刺,以免遗漏脑内血肿,由于这类血肿多属复合性血肿,且常为多发性,故而根据受伤机...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