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心理护理 ,百大论文,专业代写论文,职称论文,毕业论文

时间 : 2009-12-04 08:31:07 来源:www.penwo.com

[摘要]

毕业论文,发表论文,职称论文下载,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心理特点,寻找适当而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疗法及放松训练,帮助患者调整不良情

   摘要:目的: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心理特点,寻找适当而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疗法及放松训练,帮助患者调整不良情绪反应。结果:48例伴有焦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情绪障碍得到及时的护理干预,焦虑水平下降。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疾病预后,促进康复。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焦虑情绪;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5―0916―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常伴有复杂的负性情绪体验,而焦虑是出现最早而且最严重的心理反应之一。大量研究证实,心肌梗死后焦虑情绪可使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还可使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这些表现都可使梗死面积扩大,并发症增多,造成预后差。因此,对AMI患者开展心理干预有着重要意义。现将笔者对48例患者的焦虑情绪产生因素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1~6月在我院心内科首次住院的AMI患者48例,男性36例,女性12例,年龄38~71岁。以上病例采用国际认证的Zung焦虑量表(SAS)测评,SAS总分(标准分)均达50分以上,并且无智力障碍,有认知能力,能进行语言沟通。    2 情绪焦虑产生因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初期,患者因为经历压榨样的心前区疼痛、气促、出汗乃至强烈的濒死感,产生生死未卜的紧张恐惧;紧急住院后又因为环境的改变、CCU的监护与治疗以及对经济问题、自我概念改变而焦虑不安,这一切可成为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的诱因,而对疾病知识的缺乏、疾病愈后的不确定感,更加重了焦虑的程度。    3 具体的心理护理措施    3.1 首先,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护士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取得患者的信任。    3.2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主要包括AMI基础知识宣教和相关知识宣教,如疾病预防、饮食控制、血脂控制、康复与运动、起居与养生等。视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及疾病状况,阶梯式进行,并向家属交代病情,争取得到充分理解与合作。    3.3 每日询问患者的饮食、休息、胸痛及胸闷情况,评估心理状况,耐心倾听患者主诉,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给患者以安慰、鼓励及疏导,随时发现患者焦虑、紧张等心理危机征象及时干预,在患者面前应表现镇静、自然和有信心,以消除患者的心理危机。    3.4 每日参加医疗查房,协调医患关系,讲解医疗措施的目的及意义、药物治疗的原理及作用,并鼓励患者参与决策。    3.5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恰当运用同情、积极的心理暗示疗法。    3.6 身心放松治疗:指导患者用语言及视觉想象诱导心理放松,或用深呼吸配合全身整体放松训练,2次/d,15~20min/次。向患者讲解平静的心境、乐观自信应对方式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积极应对能力。    3.7 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指导患者收听广播,听轻音乐,阅读报纸杂志,以减少孤独感。并避免过于严格的探视制度的限制,以求社会支持。    3.8 经过2周的心理护理指导出院前再次协助患者完成SAS的测评,观察护理前后两者的差异。  经给予上述具体的心理护理措施干预,AMI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降低,患者的不适感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达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护士开展心理护理工作,克服了以往关于AMI护理中只重视躯体疾病而忽略患者心理状况的缺点,促进护士学习心理学知识,并增加了护患、医患沟通,医患、护患关系得到明显改善,患者、陪人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摘要:目的: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心理特点,寻找适当而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疗法及放松训练,帮助患者调整不良情绪反应。结果:48例伴有焦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情绪障碍得到及时的护理干预,焦虑水平下降。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疾病预后,促进康复。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焦虑情绪;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5―0916―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常伴有复杂的负性情绪体验,而焦虑是出现最早而且最严重的心理反应之一。大量研究证实,心肌梗死后焦虑情绪可使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还可使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这些表现都可使梗死面积扩大,并发症增多,造成预后差。因此,对AMI患者开展心理干预有着重要意义。现将笔者对48例患者的焦虑情绪产生因素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1~6月在我院心内科首次住院的AMI患者48例,男性36例,女性12例,年龄38~71岁。以上病例采用国际认证的Zung焦虑量表(SAS)测评,SAS总分(标准分)均达50分以上,并且无智力障碍,有认知能力,能进行语言沟通。    2 情绪焦虑产生因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初期,患者因为经历压榨样的心前区疼痛、气促、出汗乃至强烈的濒死感,产生生死未卜的紧张和恐惧;紧急住院后又因为环境的改变、CCU的监护与治疗以及对经济问题、自我概念改变而焦虑不安,这一切可成为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的诱因,而对疾病知识的缺乏、疾病愈后的不确定感,更加重了焦虑的程度。    3 具体的心理护理措施    3.1 首先,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护士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取得患者的信任。    3.2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主要包括AMI基础知识宣教和相关知识宣教,如疾病预防、饮食控制、血脂控制、康复与运动、起居与养生等。视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及疾病状况,阶梯式进行,并向家属交代病情,争取得到充分理解与合作。    3.3 每日询问患者的饮食、休息、胸痛及胸闷情况,评估心理状况,耐心倾听患者主诉,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给患者以安慰、鼓励及疏导,随时发现患者焦虑、紧张等心理危机征象及时干预,在患者面前应表现镇静、自然和有信心,以消除患者的心理危机。    3.4 每日参加医疗查房,协调医患关系,讲解医疗措施的目的及意义、药物治疗的原理及作用,并鼓励患者参与决策。    3.5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恰当运用同情、积极的心理暗示疗法。    3.6 身心放松治疗:指导患者用语言及视觉想象诱导心理放松,或用深呼吸配合全身整体放松训练,2次/d,15~20min/次。向患者讲解平静的心境、乐观自信应对方式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积极应对能力。    3.7 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指导患者收听广播,听轻音乐,阅读报纸杂志,以减少孤独感。并避免过于严格的探视制度的限制,以求社会支持。    3.8 经过2周的心理护理指导出院前再次协助患者完成SAS的测评,观察护理前后两者的差异。  经给予上述具体的心理护理措施干预,AMI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降低,患者的不适感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达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护士开展心理护理工作,克服了以往关于AMI护理中只重视躯体疾病而忽略患者心理状况的缺点,促进护士学习心理学知识,并增加了护患、医患沟通,医患、护患关系得到明显改善,患者、陪人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心理护理黄 睿
分享到: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