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接触性皮炎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理

时间 : 2009-12-04 02:06:26 来源:tech.cosmeticn.com

[摘要]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理,分别讨论了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和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CD)的发病机理。ACD是由T细胞介导的抗原特异性皮肤过敏反应,以抗原刺激后局部皮肤出现一系列的皮肤炎症细胞浸润、炎症介质释放为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理2008-06-0416:53:25 来源:北京工商大学 显示次数: 编辑:王海涛,何聪芬 进入化妆品技术交流论坛华夏化妆品技术网www.cosmeticn.com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理

摘要:分别讨论了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和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CD)的发病机理。ACD是由T细胞介导的抗原特异性皮肤过敏反应,以抗原刺激后局部皮肤出现一系列的皮肤炎症细胞浸润、炎症介质释放为特征,属于迟发IV型变态反应,而ICD是不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皮肤炎症;防腐剂、香料香精、乳化剂是引起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致敏物的三类主要致敏源,本文还讨论了对于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认识的几个误区。关键词: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发病机理;致敏物

PathogenesisofcontactdermatitisinducedbycosmeticsHaitaoWang,CongfenHe(BeijingKeyLaboratoryofPlantResourcesResearchandDevelopment,Beij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Beijing100037,China)

Abstract:Inthisstudy,pathogenesisisdiscussedaboutallergiccontactdermatitis(ACD)andirritantcontactdermatitis(ICD).ACDisanantigen-specificskinallergiesmediatedbyTcellswiththecharacteristicsofdelayedallergictypeIV.Afterantigenstimulationtoskin,aseriesofinfiltrationofinflammatorycellsandthereleaseofinflammatorymediatorsappear.ICDistheskininflammationwithoutspecificantibody;Preservatives,spicesfragranceandcosmeticsemulsifierarethethreemainsourcesofallergenscausingcontactdermatitis.Inthisstudy,wealsohaveadiscussionaboutseveralerrorsunderstandingofthecosmeticcontactdermatitis.Keywords:ContactDermatitis;Allergiccontactdermatitis;Irritantcontactdermatitis;Pathogenesis;Allergen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ContactDermatitis,CD)是皮肤与化妆品接触后诱发的急慢性皮肤炎症反应。我国卫生部确定的五家皮肤病诊断机构2003和2004年统计数据显示,接触性皮炎在六大类化妆品皮肤病中最为常见,两年的发病率分别为82.6%和93.3%[1]。尽管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发病率日益增高,但其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探讨这一疾病的发病机制可有效改善其诊断、治疗和预防。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免疫模式的深入研究也有助于为化妆品新型抗敏添加剂的开发提供可能和理论依据。本文就1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分类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通常将其分为通过免疫反应(Ⅳ型变态反应)引起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contactdermatitis,ACD)和因化学性刺激引起的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rritantcontactdermatitis,ICD)两大类。2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contactdermatitis,ACD)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也称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是由T细胞介导的抗原特异性皮肤过敏反应,以抗原刺激后局部皮肤出现一系列的皮肤炎症细胞浸润、炎症介质释放为特征,属于迟发IV型变态反应。2.1发病机理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其本质是抗原在已致敏个体身上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作为ACD的抗原大多数是简单的化学物质,属于半抗原,当它与表皮细胞中载体膜蛋白以及表皮内抗原递呈细胞即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LC)表面的免疫反应性HLA-DR抗原结合后,形成完全的抗原复合物后才能使机体致敏。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可分为致敏(诱导)期和激发期两期。一、致敏(诱导)期:皮肤首次接触半抗原,淋巴结内产生对半抗原特异性的T淋巴细胞,表皮细胞膜的载体蛋白携带完全抗原向表皮真皮交界处(基地膜)移动,并使T淋巴细胞致敏,后者移向局部淋巴结副皮质区转化为淋巴母细胞,进一步增殖和分化为记忆T淋巴细胞,再经血流播及全身。从抗原形成并由朗格汉斯细胞递呈给T淋巴细胞,到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向全身播散的整个过程,称为致敏(诱导)期,大约需10天左右时间。二、激发期当皮肤再次接触同一半抗原时,抗原致敏的T细胞或抗原特异记忆的T细胞迅速分化成效应T细胞,一般在1到2天内产生明显的炎症反应,此阶段为激发期。在激发期存在CD4+Th1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和CD8+CTL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1)CD4+Th1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2,3]:CD4+Th1细胞再次与相应抗原作用后,可释放IFN-γ、TNF-β、IL-2等细胞因子,引起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免疫损伤,其机制是:细胞因子可招募单核/巨噬细胞聚集在抗原存在部位,在IFN-γ参与下单核/巨噬细胞被活化,通过释放溶酶体酶等炎性介质引起组织损伤;TNF-β对靶细胞及其周围组织细胞具有直接细胞毒作用并引起组织损伤,同时可促进皮肤局部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有利于血流单核细胞和白细胞进入抗原存在部位,从而扩大炎症反应。2)CD8+CTL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CD8+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等介质。穿孔素插入靶细胞膜内,经多聚化作用形成与补体攻膜复合物构型类似的多聚穿孔素“孔道”,导致靶细胞溶解破坏[2]。颗粒酶可从上述“孔道”进入胞内,使靶细胞DNA断裂,发生凋亡。同时,活化的CD8+效应T细胞高表达“死亡因子”FasL,可与靶细胞表面的“死亡受体”Fas分子结合,导致靶细胞凋亡,引起组织损伤。

图1.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发生机制示意图2.2ACD以及致敏原的特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共同特点是:①有一定潜伏期,首次接触后不发生反应,经过1-2周后如再次接触同样致敏物才发病;②皮损往往广泛性、对称性分布;③易反复发作;④皮肤斑贴试验阳性。引起ACD的致敏原多是相对分子质量低的物质,通常为半抗原。目前已发现多达3,000种以上的化学致敏原,如镍、二硝基氯苯(DNCB),二硝基氟苯(DNFB);还有芳香料如丁子香酚、肉桂醛(CIN)、肉桂醇和羟基香茅醛等[2]。该类抗原其分子量一般小于1kD,能够穿透表皮与体内蛋白结合而形成完全抗原。半抗原可通过几种途径到达皮肤:直接涂抹,偶尔接触含有抗原的物质表面,空气接触,手接触敏感部位等,此外接触光敏物质后暴露于阳光,尤其是紫外线可致光敏性皮炎[1]。在使用同一种化妆品的人群中,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人数相比较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而言较少。原发部位局限于接触部位,但也可以向周围或远隔部位扩散。

华夏化妆品技术网www.cosmeticn.com12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华夏化妆品技术网首页】【评论】【加入收藏夹】【打印】【关闭】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相似的文章

更多>>

接触性皮炎疾病

皮肤试验是最常用的特异性检查,包括斑贴、划痕、挑刺和皮内注射等。临床上以挑刺和皮内试验最为常用,如挑刺试验阴性;可作皮内试验复查。 方法与原理:特异性患者接触过敏原后,可诱导产生特异性IgE,此种抗体粘附...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