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酒渣鼻

红红的酒渣鼻,“与生俱来”的祸害?

时间 : 2009-12-03 05:18:43 来源:www.yyjjb.com.cn

[摘要]

红红的酒渣鼻,“与生俱来”的祸害?■董欢霁  酒渣鼻又称“玫瑰痤疮”,是一种令人尴尬的疾病。时至今日,由于该病的治疗效果不佳,皮肤病学专家们一直都在致力于病因和机制的探索。最近一期的《自然医学》杂志在线报道了美国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大学皮肤医学科RichardL.Gallo博士的研究结论,他们的专项课题组最新发现酒渣鼻的发病机制实际是一种机体的先天变态免疫反应的表现,而并非如过去猜测的是由细菌感染所致。

  Gallo博士在文章中详细描述了他们的研究过程,论证了酒渣鼻的发病与患者皮肤中一种被称为Cathelicidin的抗微生物肽含量过多有关,而且是因该蛋白在患者体内未得到正确的处理而引起了相关的炎症反应。由此,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酒渣鼻在本质上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普通痤疮完全不同。

  发现Cathelicidin的高水平表达

  美国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大学皮肤医学科的研究者,比较了11例酒渣鼻患者鼻颊处的皮肤活检和10例健康对照组的正常皮肤组织的标本。免疫染色显示,所有11例酒渣鼻患者的鼻颊皮肤活检标本中都发现了Cathelicidin的高水平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5)。实验室内的观察结果表明,这类称为Cathelicidin的抗微生物肽在酒渣鼻患者的皮肤组织中起到了促炎症作用。

  与健康对照组人群的表皮相比,酒渣鼻患者皮肤活检标本中的Cathelicidin信使RNA表达在原位杂交中非常显著,而在正常表皮中几乎检测不出来。研究者表示,酒渣鼻这一疾患类似于其他炎症疾病,即Cathelicidin的含量较正常皮肤高。

  研究者还探讨了Cathelicidin前体蛋白是如何经过蛋白水解而转化为活性抗微生物肽的,发现在此过程中,酒渣鼻患者组皮肤活检标本中的Cathelicidin前体蛋白和蛋白肽水解过程均与健康对照组有所不同。

  研究者又比较了两组表皮角质层中的胰蛋白酶水平,发现该物质在酒渣鼻患者组皮肤活检标本中的浓度很高,但他们并未在健康对照组的皮肤组织中有此发现。

  小鼠身上的机制探索

  为检测Cathelicidin在酒渣鼻患者皮肤上的活性,研究者在实验小鼠身上做了相关的研究。他们给酒渣鼻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注射Cathelicidin蛋白,发现酒渣鼻组小鼠的皮肤受到Cathelicidin存在的影响,被刺激而诱发炎症反应,但相同炎症的表达并未在对照组小鼠中出现。

  关于炎症机制的解释,研究者在文中论述说,Cathelicidin水平的上升再联合丝氨酸蛋白酶的升高,最终可导致皮肤炎症反应的发生。研究者认为这是炎症疾病研究的一条新途径。

  在实验小鼠身上,研究者同样发现了表皮角质层中胰蛋白酶有升高的趋势,促进炎症反应,而被敲除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基因的小鼠也出现了高胰蛋白酶表达,并同时发生了促炎症反应。Gallo博士指出,该实验证据提示了角质层过多的胰蛋白酶和皮肤的Cathelicidin高水平表达均会导致异常炎症的发生,从而引发了酒渣鼻的临床症状。

  就治疗的机制而言,研究者认为,考虑到体内抗微生物肽的平衡及其后分泌流程的影响,这方面的机制研究为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了潜在的信息,因为涉及到炎症释放中的蛋白水解作用和Cathelicidin的过度表达。

  调整“抗菌”治疗方向

  十多年前,Gallo博士及其同事就已经发现了能协助防止皮肤发炎的Cathelicidin蛋白质。现在,该研究组又指出了“Cathelicidin能导致酒渣鼻患者的鼻颊皮肤通红”的论点。

  过去,酒渣鼻的治疗以抗感染为主要目标,研究者认为“表面看来似乎是抗生素起了作用,但实际上其作用机理是抑制了那些引发炎症的酶”。因此,既然酒渣鼻的病因并不是细菌感染,那么将来就应调整原先所谓的“抗菌”的治疗方向。Gallo博士针对现有治疗方案中常用的四环素指出,四环素实际上起了抑制机体对Cathelicidin处理的作用,而同时又并未影响其杀菌的特质。谈到未来的治疗方法,Gallo博士希望学者们从帮助机体处理过度生成的Cathelicidin物质这一原则出发,不断接近治愈的目标。

  Cathelicidin是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的一类结构多变的抗微生物肽,是宿主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研究认为,除了主要的抗菌活性以外,Cathelicidin还具有抑制组织损伤,促进创伤修复,结合内毒素,诱导血管生成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酒渣鼻是常见的皮肤病,以鼻部发红,上起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形似酒渣为特征。皮损常呈玫瑰红色,且形态类似于痤疮,故又名“玫瑰痤疮”。患者多发病于30~50岁,女性多于男性。患者的面部多油脂分泌,已知的诱因如内分泌功能失调、精神因素、嗜酒、嗜食辛辣食物等,春季及情绪紧张和疲劳时症状加重。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红红的酒渣鼻,“...”相似的文章

更多>>

酒渣鼻疾病

组织病理:毛细血管扩张,皮脂腺增生,肥大期真皮结缔组织增生与皮脂腺增大,肉芽肿损害中可见非干酪样上皮细胞样肉芽肿,与结节病,狼疮样酒渣鼻,颜面播散粟粒性狼疮等相似。 1、毛囊蠕形螨检查 。 2、组织病理学...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