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口底多间隙感染

口腔颌面部恶性淋巴瘤37例临床误诊分析

时间 : 2009-12-02 14:41:46 来源:www.studa.net

[摘要]

口腔颌面部恶性淋巴瘤37例临床误诊分析,临床医学论文,医药学论文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恶性淋巴瘤误诊分析

  恶性淋巴瘤(MalignantLymphoma,ML)在口腔颌面部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早期易误、漏诊。作者回顾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2年2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37例口腔颌面部ML病历资料,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37例患者中男21例,女16例;男女之比1.31:1,年龄8~82岁,中位55岁,<40岁5例,>40岁32例,其中高发年龄50~60岁和60~70岁各9例。本组病例城市和农村无显著差异(19/18)。从发病至就诊时间间隔10d~48个月,中位2个月,其中<6个月就诊33例。本组患者均为初诊,病理检查证实。

  1.2首发症状和部位

  以迅速增大的肿块,伴或不伴有疼痛居多,26例、弥漫性肿胀8例、腭部肿块,溃疡、穿孔伴发热就诊者3例。首发部位颌下、颏下及上颌部各7例、腭部6例、腮腺及舌根部各5例、颈上部4例、颊部2例、牙龈1例。

  1.3实验室检查

  缺乏特异性。本组病例16例乳酸脱氢酶(LDH)升高,其中T/NK细胞淋巴瘤7例(7/9),B细胞淋巴瘤9例(9/27),临床Ⅰ期+Ⅱ期8例(8/23),Ⅲ期+Ⅳ期8例(8/14)。部分患者有进行性贫血、血浆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血沉增快、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CA125、碱性磷酸酶增高等实验室指标异常。

  2.1首诊误诊情况

  首诊均不能明确诊断,而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发生在上颌部7例,被误诊为上颌骨恶性肿瘤;发生在颌下、颏下区的被误诊为颌下腺炎或肿瘤、淋巴结炎、口底多间隙感染等;腮腺区的被误诊为腮腺肿瘤;腭部肿块,溃烂、穿孔伴发热诊断为腭部恶性肿瘤或恶性肉芽肿;颈上部被误诊为转移性癌或颈上部良性肿瘤;舌根、颊部、牙龈的均被误诊为相应部位的良、恶性肿瘤。

  2.2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

  本组37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依据2000年WHONHL分类标准进行分类,B细胞淋巴瘤27例,T/NK细胞淋巴瘤9例,1例未确定细胞来源。采用1971年AnnArbor分期系统进行判断:临床Ⅰ期11例、Ⅱ期12例、Ⅲ期、Ⅳ期各7例。

口腔颌面部恶性淋巴瘤(ML)的流行病学我国ML的发病率较高,男1.39/10万,女0.84/10万。ML以男性发病居多,在我国ML发病率男女之比1.65:1,本组男女之比1.313:1。ML发生在颌面部相对较少。顾晓明等报道颌面部ML占全身发病的10.7%~23.6%,颌面部NHL:HL之比为11.5:1[1]。本组颌面部ML患者均为NHL,可能由于本组病例样本量小的缘故,但提示颌面部ML以NHL为主,NHL中B细胞型多见,本组B细胞型27例。NHL有2个发病年龄高峰,分别在10岁和>40岁,本组<40岁5例,>40岁32例,其中高发年龄50~60岁和60~70岁各9例。2005年、2006年共24例,2004年前12例,提示ML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首诊误诊情况分析ML可发生于淋巴结内,称为结内型,发生于淋巴结以外的软组织或骨组织,则称为结外型。口腔颌面部ML绝大多数为结外型,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有炎症、坏死、弥漫性肿胀、肿块等。本组发生在上颌部者7例,临床表现为眶下区弥漫性肿胀或肿块,CT检查均有上颌骨溶骨性破坏,被误诊为上颌骨恶性肿瘤。颌下、颏下区ML临床表现为弥漫性肿胀或肿痛,起病急,被误诊为口底多间隙感染。口腔颌面部(上颌部、口底等)原因不明的弥漫性肿胀或肿痛,无牙源性感染,抗炎治疗在初期有一定的效果,后随着肿瘤的再生则抗炎治疗无效,病情进展迅速易致呼吸困难,穿刺或切排无脓液,应考虑ML可能,应及时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病检应切取深部的组织块,本组1例舌根、口底弥漫性肿胀,经2次多处活检并结合免疫组化后确诊。腭部肿块,溃烂、穿孔伴发热诊断为腭部恶性肿瘤或恶性肉芽肿,腭部肿块,增大迅速,表面溃烂,坏死,并伴有持续发热,经抗炎治疗无效,应考虑ML可能,及时病理检查,活检时如采取组织过浅,病理报告则多为慢性炎症,坏死,应再次取检。本组6例腭部ML2例是>2次活检才确诊,有1例是3次活检才确诊。腮腺ML多表现为迅速增大肿块,伴或不伴疼痛,被误诊为腮腺良、恶性肿瘤。腮腺ML临床表现多为无痛性肿块,增长速度较快,病程较短,大多<6个月,肿块可单个或多个,质地中等,不易与涎腺其它更常见的上皮性肿瘤鉴别,常不能在手术前明确诊断。腮腺多发性肿块,腮腺肿块伴多发的单侧或双侧颈淋巴结肿大,应考虑ML可能。颈上部ML被误诊为转移性癌或颈上部良性肿瘤。头颈部不明原因的浅表淋巴结肿大、且迅速增大,肿大的淋巴结可活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质地坚实有弹性,较饱满,无压痛,无急性炎症和结核表现、经抗炎治疗无效时,应被高度怀疑为本病。  口腔颌面部ML的诊断由于口腔颌面部ML临床症状的多样化和不典型性,体征、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较困难,易误诊和漏诊。对临床可疑者医生需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全面体检,尤其注意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可检查血沉、生化常规、β2-MG、血清肿瘤标志物、骨髓穿刺、B超,甚至胸腹部CT检查以观察纵隔和腹膜后淋巴结是否肿大。口腔颌面部MLCT和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本组上颌部7例CT检查均有上颌骨溶骨性破坏,眶下区外浸的软组织肿块影密度均匀,边缘不规则但清晰。口咽部MLCT和MRI均表现为类圆形等密度(等信号),密度均匀,肿块轮廓规整,多数可发现同侧颈深部淋巴结肿大[2]。ML的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部分患者LDH升高,本组病例16例LDH升高,临床Ⅲ期+Ⅳ期患者血清LDH增高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Ⅰ期+Ⅱ期患者,显示LDH与淋巴瘤分期密切相关,分期越晚,LDH增高的阳性率越高,与文献报道[3]LDH水平增高提示ML患者肿瘤负荷增大,增高的水平与ML的分期、恶性程度、病情进展相关相符。有些患者有进行性贫血、血浆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血沉增快、β2-MG、CA125、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等实验室指标异常。疑为ML及时病检非常重要。ML的诊断,最基本的是确切、充分的组织学依据。临床医生活体组织切取质量的准确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病理学诊断。淋巴结活检应选择病程长、丰满、质韧的淋巴结作活检,其组织学改变更典型,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者,首选腋下淋巴结,其次是颈部的颏下淋巴结,最好完整切除,如果肿块很大,不能完整摘除,可作部分切除活检。呈弥漫性增生的结外型ML,应切取深部组织活检,切勿挤压夹持组织块,一次活检未能明确诊断,不可轻易排除淋巴瘤,必要时进行多次多部位活检并结合免疫组化、基因重排检查。原发腮腺肿块甚至已怀疑淋巴瘤的处理原则一般是手术切除,而不作仅切取活组织检查。术式常为腺叶+肿瘤切除。这样处理是:(1)有些涎腺肿瘤常含丰富的淋巴样成分,如沃辛瘤、淋巴上皮病变等,如因怀疑是淋巴瘤而仅行切取活组织检查,可能因病检组织块小而将这些肿瘤与ML混淆,无法作出肯定诊断,甚至误诊为ML;(2)源自良性淋巴上皮病的淋巴瘤早期可是潜在和局灶性的,小的活检标本不能包括已发生淋巴瘤的实质性病变;(3)整个切除的标本能进行全面的常规病理检查并可作其它特殊检查,如T和B细胞标记、流式细胞学检查、基因检查等[4]。免疫组化及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及T细胞受体(TCR)基因单克隆性重排技术已成为ML诊断、分型和鉴别诊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测手段。

  口腔颌面部ML易早期发现,临床医生若能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活检,早期明确病理诊断,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口腔颌面部恶性淋...”相似的文章

更多>>

口底多间隙感染疾病

常规口腔检查,视,触诊,结合病史查体温,血象等,必要时行穿刺术抽脓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