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慢性胃炎

无标题文档

时间 : 2009-12-01 16:49:49 来源:tech.163.com

[摘要]

如何,如何治疗慢性胃炎

主持人:我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很担心治疗不当会发展成胃癌。能在慢性胃炎的治疗方面给予一些具体指导吗?

江西魏刚慢性胃炎的诊断主要靠胃镜检查,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两种。浅表性胃炎多发生于青壮年,胃镜下显示胃黏膜充血、水肿或浅表性糜烂。主要症状为食欲减退、上腹部胀满不适伴疼痛等,严重的可引起胃出血。也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胃酸可高、可低,也可正常。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发生于中年以后,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隐痛、嗳气、恶心呕吐、乏力、营养不良和贫血,胃酸大多减少或缺乏。在慢性胃炎中萎缩性胃炎约占10%~20%。对于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用X线拍片是很难发现的,必须在胃镜下取活组织检查,在显微镜下观察活检材料,有腺体萎缩时才能确诊。一般认为,重度慢性胃炎的癌变发生率约为3%~5%。

慢性胃炎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但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不当如进食过急、咀嚼不充分,食物过于粗糙、生冷、坚硬、辛辣、浓烈,长期饮用高浓度酒,吸烟过多以及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等有关。另外,急性胃炎治疗不彻底,慢性疾病如口腔、鼻、咽的慢性感染性病灶等,由于毒素的刺激而损伤胃黏膜,引起慢性胃炎。那么,应当怎样防治慢性胃炎呢?

1.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定时进食,切忌暴饮暴食。避免吃生冷、坚硬、粗糙、烟熏、油炸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尽量减轻胃的负担,保护胃黏膜。严禁烟酒,烟酒是损伤胃黏膜的大敌。有人统计,每天吸烟10支左右,20%~30%的人会得胃炎;每天吸烟20支以上,40%的人会得胃炎。酒对胃黏膜的刺激甚于烟。

每天饮白酒2至3两,胃炎发病率可达60%,饮酒成瘾者约有80%的人患有胃炎。

2.尽可能避免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去痛片、安乃近、保太松、激素等。

3.积极治疗口腔、鼻、咽的脓毒病灶。

4.若症状明显可用药物治疗。如镜下检出幽门螺杆菌,可在医生指导下用抗菌药物治疗。上腹部疼痛,可选用硫酸阿托品0.3毫克或普鲁苯辛15毫克,一日服3次。如上腹部饱胀、嗳气、常吐酸水或上腹部有烧灼感,这是胃酸增高的表现,可选用1至2种制酸药物,如胃舒平、碳酸钙、氧化镁、生胃酮、谷丙胺、甲氰咪胍等。如胃酸过低、食欲不振,可口服稀盐酸合剂,以增加胃酸分泌,促进消化。伴有贫血的患者,应加强营养,吃含蛋白质与铁质丰富的食物,如瘦肉、动物内脏、鱼虾、奶蛋、豆制品、绿叶蔬菜及黑木耳、芝麻酱等。

5.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改善胃肠功能。此外,从防癌角度,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人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最好每年作一次检查。

6.心情舒畅。精神因素对消化系统功能影响很大,忧郁沉闷,悲观失望,终日不乐,则饮食不思、茶饭不想;情绪稳定,豁达开朗,心理健康,心情愉快则胃口大开。因此,保持乐观情绪对健康十分重要。(兰景轩)

关键词: 如何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无标题文档”相似的文章

更多>>

慢性胃炎疾病

实验室检查 1.胃酸 浅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略低,而萎缩性胃炎则明显降低,空腹常无酸,Burhol用加大组胺法观察47例浅表性胃炎的最大胃分泌量平均为17.4mmol,46例萎缩性胃炎平均为5.6mmol,正常对照44人平均为19.8...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