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1 17:26:23 来源:www.fx120.net
龙胆泻肝汤治疗泡性眼炎的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0年第2期第10卷 临床经验 作者:庞雅菊 贾桂芹 单位:天津眼科医院 天津 300020 泡性眼炎是一种刺激症状明显,可反复发
龙胆泻肝汤治疗泡性眼炎的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0年第2期第10卷临床经验
作者:庞雅菊 贾桂芹
单位:天津眼科医院 天津 300020
泡性眼炎是一种刺激症状明显,可反复发作的变态反应性角膜结膜病变。对本病我们辅以中药治疗,收效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998年9月至1999年6月门诊泡性眼炎患者35例,双眼发病8例,单眼发病27例,共43只眼。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26.02岁。发病时间1~14d,平均3.6d。初次发病11例,复发24例。其中泡性角膜结膜炎10例,14只眼;泡性角膜炎22例,26只眼。将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年龄及发病时间见表1。
表1 两组年龄及发病时间分布
组 别例 数眼 数年龄(岁)发病时间(d)4~2021~5051~761~34~78~14观察组192411621063对照组1619961952两组患者年龄及发病时间经统计学检验:t1=0.632,t2=0.125,均P>0.05,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疱疹发生部位情况见表2。表2 两组患者疱疹发生部位分布组 别例
数眼 数泡性角膜结膜炎泡性角膜炎束状角膜炎例数眼数例数眼数例数眼数观察组192469111322对照组161945111311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局部用药。予2%链霉素滴眼液,0.025%地塞米松滴眼液,两种滴眼液每日4次,每次1滴,不同滴眼液点眼间隔5~10min。
观察组同时还辅以中药治疗,以龙胆泻肝汤为基础方加减内服。中药组成;龙胆草12g 柴胡9g 生地12g 栀子9g 黄芩9g 当归20g 牡丹皮9g 川芎9g 蔓荆子9g 生石膏20g 薄荷6g 大黄6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7d为1个疗程。儿童用量酌减。两组均治疗7d比较疗效。
1.3 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全部病例疱疹均发生在角膜缘或角膜,疱疹可单个或多个出现,角膜可见浅层泡性点状浸润或浅层溃疡,或可伴见束状血管由角膜缘向中央浸入。两组患者均有明显刺激症状,羞明流泪,球结膜混合充血。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疗效评定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刺激症状消失,球结膜无充血,角膜缘或角膜上泡性浸润或溃疡消退,或留云翳。好转:刺激症状减轻,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浸润或溃疡渐消退。未愈:刺激症状及角膜浸润或溃疡不减或加剧。
2.2 疗效分析
两组患者的疗效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组 别治愈好转无效有效率 %眼数%眼数%眼数%观察组1250937.5312.587.5对照组526.3947.4526.373.7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χ2=4.97,P<0.05,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泡性角膜炎是泡性眼炎的一种表现类型,束状角膜炎为该病一种特殊表现类型。本病刺激症状明显,虽然疱疹所在部位不同,但病因、病理和治疗基本相同〔2〕。本病具有免疫介导发病的特征,是一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型抗原的超敏反应〔3〕。疱疹偶可自行消退,但通常坏死,形成浅溃疡,愈后角膜留有瘢痕。疱疹发作一般10~12d左右消退,多数有反复发作,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之久。
中医称本病“白膜侵睛”、“风轮赤豆”。系肝肺实火上蒸,络脉瘀滞而成〔4〕。急当平肝泻火逐瘀,用龙胆泻肝汤为基础方加减,观察组治疗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因此对于刺激症状较重的泡性角膜炎,配合中药治疗,确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关于龙胆泻肝汤治疗泡性眼炎对其复发的影响,因本组病例服用中药时间短,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5
2,张新媛(综述).角膜缘疾患及其手术治疗.眼科,1997,6(4):245
3,李凤鸣,主编.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55~1356
4,廖品正,主编.中医眼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82
收稿:1999-07-01
修回:2000-02-03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