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伤寒

夹气伤寒是什么病 爱问知识人

时间 : 2009-12-01 02:45:57 来源:iask.sina.com.cn

[摘要]


安全第一
[大师]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持续性高热、全身中毒症状、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相对缓脉(脉搏与体温不成比例)、皮肤玫瑰疹。可有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小儿伤寒一般较成人轻,病死率不高,但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容易误诊。

流行病学:传染源是伤寒患者和带菌者,病菌由粪便向外排出,通过污染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传染,苍蝇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全年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夏、秋季节,每年的7~10月,是伤寒的高发季节,与夏秋节人们喜食生冷食物和苍蝇活动频繁有关。发病以学龄儿童多见。

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多数起病缓慢,体温逐渐上升,至5~7上升至39~40℃,且持续不退,除发热外,病儿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表情淡漠、头痛、全身不适、腹胀、便秘或腹泻、肝脾肿大,相对缓脉,即脉搏跳动与体温上升不相称。在腹部和胸部可见淡红色皮疹,称为玫瑰疹,但少见。约半数患儿有咳嗽,咽部充血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在病程的第一周末,特异的化验“肥达氏反应”开始转为阳性,有利于诊断的确立。

小儿伤寒的特点是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表现起病急,热型不规则,胃肠道症状明显,无相对缓脉,肝脾肿大明显,容易并发支气管炎,病情也相对较轻。合并肠出血和肠穿孔也较少。

并发症:在发病的2~3周,可合并肠出血和肠穿孔,所以饮食不宜过多,应吃无渣食物。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作用,此类并发症已少见。

治疗与护理:抗生素治疗,现在多使用第三代头孢霉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护理方面:患儿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病儿的消耗,热退以后适当逐渐增加活动量。饮食以营养丰富、少渣易消化的低脂肪食物为宜,如豆浆、牛奶、肉汤、蛋汤、米粥、软面条、豆制品,忌食生硬食物,以预防并发肠穿孔或肠出血。高热时用物理降温,头部冷敷、枕冰袋,不宜大量使用退热剂,以免大量出汗引起患儿虚脱。注意口腔及皮肤的清洁,可用温水擦洗皮肤,用淡盐水漱口。

预防:一、控制传染源,病人应早期诊断,及时隔离治疗以减少传播。二、切断传染途径,是降低发病率的关键性措施。应切实抓好粪便管理、水源管理、饮食卫生管理及消灭苍蝇、蟑螂等工作,广泛开展卫生宣教,养成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的良好习惯。三、保护易感人群,在流行地区应进行预防接种。

伤寒症状和诊断
通常症状在受染后8~14天逐渐开始,包括发热、头痛、关节痛、喉痛、便秘、没有食欲以及腹痛和触痛。少见的症状有尿痛、咳嗽和流鼻血。  如果不开始治疗,体温在2~3天内缓慢上升,持续在39~40℃10~14天,在第3周末开始逐渐下降,于第4周达到正常。此种持续发热常常伴有一种缓慢的心跳和极端的衰弱。严重病例可发生谵妄、神志错乱或昏迷。约10%的病例在病程第2周胸部和腹部出现成簇的小的粉红色疹子,持续2~5天。有时,伤寒可引起类似肺炎的症状或仅有发热或类似于尿路感染的症状。  虽然病人的症状和病史可提示伤寒,诊断必须由血、大便、尿或其他身体组织的培养分离鉴定出细菌来确定。

伤寒书统治六气论
以治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邪,非仅为寒邪而设,然则其书名伤寒何也,盖缘十二经脉,惟足太阳在表,为寒水之经,凡六淫之邪为病者,皆必先伤於寒水之经,故日伤寒,今人都以寒水之寒字,误为寒热之寒,若此则伤寒之书,专治寒邪,而风暑燥湿火,了不干涉矣,殊不思长沙首列桂枝汤以治风,明明指人统治六气,而非仅治一寒邪之意,於此已露一斑,若果专治寒邪,理当列麻黄汤,附子汤,四逆理中等汤为先,而不列桂枝汤为首也,况又有白虎汤以治暑,五苓散以治湿,炙甘草汤以治燥,大小承气以治火,此显明六气统治之书,而今以为专治寒邪,则误甚矣,时贤又谓伤寒论六经,温热论三焦,此两句书,更为印定眼目,不知邪气袭人,皆由表而入於,惟瘟疫之气,秽浊之气,乃论三焦可也,以其气从口鼻而入,先扰於上,次传中下,除此而外,则风寒暑湿燥火,无不尽从表入,况李?蚺圻迨妒A外邪皆得伤之,其伤寒之书,能统治六气者,可无疑矣,凡学治时病者,必须读仲景伤寒论,恭读时贤之书,考古酌今,则胸中自有风寒暑湿燥火之界限,若不读仲景之本,而专读时贤之书,真所谓舍本求末矣。

人被寒所伤者,谓之伤寒,夫寒居六气之一,岂可混称乎,尝考寒水之令,在乎小雪大雪冬至小寒之节,共主六十日有奇,盖小雪居於十月,乃六阴尽出之际,而寒气方盛之时,大雪冬至居十一月,小寒居十二月,正发粟烈之候,斯时之气,人感触者,尽属伤寒之病勿可以,大寒至惊蛰之风木,春分至立夏之君火,小满至小暑之相火,大暑至白露之湿土,秋分至立冬之燥金,等等之时所患者,混同一称伤寒,然而亦有可称者,不可不知,丰於前论中,有谓伤寒之寒字,为寒水之经之寒,非寒热之寒也,凡风寒暑湿燥火,无不由表而入,皆必先伤於寒水之经,六气之邪,佥可称为伤寒,但有不可称者,又不得不力辨其非,尝闻专治伤寒家,有温病伤寒,热病伤寒,痧证伤寒,疮疡伤寒等名,不知温病热病,皆属伏气,痧因沙秽,疮因湿热,岂可混称为伤寒乎,尤有夹痰伤寒,夹食伤寒,夹气伤寒,夹血伤寒等名,揆厥由来,痰食气血,是为伤寒之兼证又岂可混称为伤寒乎,仲景原文,从未见有此证,窃疑其为杜撰也,後见吴中戈存橘先生伤寒补天石中,果有以上诸证之名,始知其有自也,虽然戈氏之书,医者不必宗之,其所当宗者,如无己之明理,嘉言之尚论,韵伯之来苏,路玉之大成,诚为医家不可少之书,後学所宜奉为圭臬也,至时俗混称伤寒之证,更为不通,见初起呕吐者,谓为龌龊伤寒,泄泻者,为漏底伤寒,胁痛者,为刺胁伤寒,寒不甚寒,热不甚热,绵绵难愈者,为瘪疲伤寒,即徽俗谓之混沌伤寒,名目极多,难以枚举,总之小雪至小寒而重感者,为真伤寒,风暑燥湿火,先伤寒水之经者,亦可称为伤寒,至温病热病,痧症疮疡,决不能混入伤寒,兼痰食气血者,是为伤寒之兼证,其馀种种不通之名,皆不足论,医者须按四时之六气,而分其孰为风暑,孰为燥湿,究不可笼统混为伤寒病也。
回答:2007-05-0912:07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共0条评论...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夹气伤寒是什么病...”相似的文章

更多>>

伤寒疾病

(一)常规检查 包括血象,尿和粪的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常减低,约(3~5)×10^9/L,分类计数见中性粒细胞减少伴核左移,淋巴,单核细胞相对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如分类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超过2%或绝...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