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甲流

防治甲流 接种疫苗保险

时间 : 2009-11-30 13:29:55 来源:39健康网

[摘要]

大家习惯上认为用肥皂洗手可预防流感,但科学家却认为不够全面。美国和荷兰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甲型H1N1流感大多是通过空气传播,而非手对手接触,只洗手并不能预防甲流。

       感染的原因:呼吸

  甲型H1N1流感预防护理

  传统观念认为,洗手是保护自己不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最好方式。但是虽然洗手被证实有助于预防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但它实际上并不一定对预防流感病毒起绝对作用。

  目前并没有证据证实说,人们会因手上粘到的细菌而得流感。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流行病学的带头人亚瑟·莱因戈尔德认为,人们更可能因为呼吸到感染人群呼出的微型粒子而得流感。

  莱因戈尔德和其他流行病学家并不否认洗手对公共健康来说是一项重要工具:有很多证据表明,它可以预防其他令人厌恶的病菌,包括普通感冒、许多呼吸道传染疾病还有痢疾

  但是莱因戈尔德担心,若只强调洗手这单一措施,会使人们缺乏对全面预防甲流安全度的足够认识,而且会停止对更为复杂的预防措施的讨论。

  洗手防流感:

  不够

  莱因戈尔德今年五月向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发送了一封邮件。邮件中,他说道:“对于使父母教导孩子们改进洗手方法,我倒并不是很在意。我关心的是,如果只说洗手能预防流感,这一说法可能是不全面的。”“媒体和公众把洗手作为惟一途径,而不考虑戴口罩等其他方式,这让人担心。”他在信中写道。

  不过,美国疾控中心免疫和呼吸道疾病部门的负责人安妮·舒哈特说,疾控中心对洗手重视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洗手可预防大多数呼吸性感染。

  安妮援引巴基斯坦专家的研究结论说,手保健措施可以减少一半的肺炎发生。而甲型H1N1流感的一个特色就是会导致腹泻,这说明不属于流感类的病毒也可能通过手传播导致生病,比如痢疾。安妮强调,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一旦疫苗投入使用,就马上去接种。她补充道,疾控中心坚信“接触性预防对甲型H1N1流感是有用的”。

  最好的方式:疫苗

  另一位科学家迈克尔·奥斯特霍尔姆博士的研究也佐证了莱因戈尔德“仅仅靠洗手不能绝对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观点。

  荷兰科学家奥斯特霍尔姆用白鼬做实验,以研究甲型H1N1流感如何传播。研究发现,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中的微粒有效传播。早前的另一个在豚鼠上做的研究发现,动物们不会因为笼子被污染而感染病毒。

  这表明,如果只是清洗手、爪子或者笼子并不能阻止流感的传播,因为病毒是以空气为媒介。目前的研究表明甲型H1N1流感大多是通过空气传播,而非手对手接触,因此只通过洗手并不能预防甲流。奥斯特霍尔姆博士说,“我们必须诚实:相关证据并不能证实仅是洗手绝对可以预防甲流传播。”

  尽管如此,洗手还是这个秋天预防疾病的最好方式。普通性感冒和呼吸道疾病也不是闹着玩的,虽然它们听起来不像甲型H1N1流感那样张狂。而对于甲型H1N1流感,最好方法是,一旦疫苗可以使用了,马上去接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防治甲流 接种疫苗...”相似的文章

更多>>

甲流疾病

一、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清学诊断:可使用间接ELISA,抗原捕捉ELISA,荧光免疫法等; 3.反转录-聚合酶链式...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