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皮样囊肿

皮样囊肿15例诊断及治疗

时间 : 2009-11-30 02:27:19 来源:khmbn.d.51daifu.com

[摘要]

皮样囊肿15例诊断及治疗

  皮样囊肿是眼眶囊肿最多见的一种,多位于眼眶外上方,边界清楚,皮肤色泽正常。诊断正确,完整彻底切除,疗效好。我科从1993-04~2006-12手术治疗15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男11例,女4例;年龄11~40岁,10~15岁2例,16~20岁3例,21~25岁5例,26~30岁3例,31~35岁1例,36~40岁1例。本组15例中13例位于眼眶上缘,眶内2例。发生在眶缘者自幼发现绿豆或黄豆大小包块,无肿痛现象,包块随年龄增长逐渐长大,表面光滑,无压痛,与周围界限清楚,可移动,多为圆形,球状,最大者3.0cm×3.0cm×2.5cm。位于眶内2例,其中1例于18岁发现,另1例21岁发现,由于眼球向下内前突,运动受限前来就诊,检查视力,其中1例双眼视力0.6,矫正视力1.2;另1例双眼裸眼视力0.8。双眼角膜、晶体、玻璃体、眼底均未见异常。
  1.2 诊断:CT检查:眼上缘肿块,骨膜下间隙呈圆形或半圆形包块,包块内含有液状脂肪、毛发、脱落的上皮组织,CT密度一般不均匀,毛发、囊壁密度较高,液状脂肪密度较低而均匀。B超:有液性暗区,回声分布不均。病理检查:皮样囊肿均有完整的囊壁。囊壁中有有表皮、真皮、皮下组织,长短不一的毛发较多,占到囊肿1/5~1/3不等,液状脂肪占囊肿体积的2/5~4/5,含量较多,冬天离体后很快凝固呈黄油样,夏天气温高一般不易凝固。穿刺:用9号针头可抽出液状油脂,呈黄色,如在冬天很快凝固。针头太细抽不出液状油脂。
  1.3 治疗:结合本组15例,术中分离一般比较容易,皮样囊肿有完整的壁,壁较厚,柔韧,光滑与周围包绕的结缔组织容易分离,用眼科小弯剪分离,可以完整取出,缔部一般深入骨缝。靠近骨壁切除:如在眶内者,分离较困难。分离时注意不要损伤提上睑肌、泪腺、上直肌、外直肌。
  2 结果
  15例均手术,未见1例复发,随访2个月~13年,其中超过5年者7例,8年者3例。
  3 讨论
  皮样囊肿大多数自幼年发现包块,生长缓慢,无红肿热痛,对视力无明显影响[1]。大多数在青少年中出现症状,大部分位于眶上缘外上方。生长在眼眶周围者,特别是眼眶上缘者,要与皮脂腺囊肿、血管瘤、脂肪瘤等相鉴别[2]。皮脂腺囊肿多为实性包块,B超检查无液性暗区。血管瘤随体位改变而变形,脂肪瘤除无液性暗区外,弹性较好,压之容易变形。穿刺检查抽出液状脂肪是诊断皮样囊肿简单而有效的办法,但要排除血管瘤。血管瘤穿刺容易引起出血,血管瘤皮肤颜色呈暗紫色,而皮样囊肿80%的患者有液状脂肪,皮肤颜色与正常皮肤颜色相同。B超检查:根据波形、液性暗区为诊断提供依据。CT检查:根据密度高低为诊断提供依据。手术治疗皮样囊肿是可靠而有效的治疗方法。眶外的皮样囊肿因囊壁坚韧光滑,与周围容易完整分离。完整切除是防止复发的根本,因而要分离直到骨壁,紧靠骨壁完整切除[3]对于眶内的皮样囊肿,术前要有充分准备:眼眶的皮样囊肿的缔部从眶内发出,术中要仔细分离,不要损伤提上睑肌、泪腺、上直肌、外直肌。
【已有位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查看。】【医生在线 健康咨询快去问吧】[找专家看病其实不难][腰间盘突出症状及治疗]0我顶!!0我有话说0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皮样囊肿15例诊断...”相似的文章

更多>>

皮样囊肿疾病

1.颅骨平片:颅骨平片可见圆形骨缺损或局限性骨质侵蚀,这对肿瘤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2.脑血管造影:可显示正常血管移位等占位性病变的表现。 3.CT:皮样囊肿由于含大量脂肪,平扫时可呈低密度区,CT值达-1...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