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色素痣

色素痣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时间 : 2009-11-30 11:21:44 来源:www.med126.com

[摘要]

色素痣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色素痣中医病因病机病理生理症状体征,中医诊断标准诊断治疗,西医诊断标准诊断治疗,实验室诊断影像诊断,预防康复,中医疾病诊疗

  疾病名称(英文)naevusPigmentosus拚音SESUZHI别名痣细胞痣,西医疾病分类代码皮肤科疾病中医疾病分类代码西医病名定义色素痣(naevusPigmentosus)是由痣细胞组成的良性新生物,故又称痣细胞痣(naevocyticnaevus)。色素痣属发育畸形,几乎每人均有,但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且在发育期明显增多。本痣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中医释名西医病因中医病因季节地区人群交界痣:多见于儿童。皮内痣:成人最常见。混合痣:多见于儿童和少年。强度与传播发病率发病机理中医病机病理痣细胞的类型分为:①透明痣细胞,似正常黑素细胞,一般位于真皮与表皮的交界处。②上皮样痣细胞,常位于真皮上部,偶或毛囊或汗腺导管壁内,有不等量黑素,③淋巴细胞样痣,常位于真皮,浅表处痣细胞可含黑素。④纤维样痣细胞,位于真皮的下部。根据痣细胞的分布又可将色素痣分为交界痣、皮内痣和混合痣三种。交界痣的病细胞位于真皮与表皮交界处,可同时累及外毛根鞘、皮脂腺或汗腺等。皮内痣的痣细胞位于真皮内。混合痣含有交界痣与皮内痣的两种成分。病理生理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西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依据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且在发育期明显增多。交界痣常于出生时即可见,亦可在出生后发生。病史症状体征各种类型的色素痣有其共同的临床特点:常呈左右对称分布,边界清楚。边缘光滑和色泽均匀。根据痣细胞内色素含量不同,色素痣可呈棕色、褐色、蓝黑色或黑色,但也可呈肤色、淡红色或暗红色。痣的数目不一,可为单个、数个,甚至数十个。痣的形态可扁平或稍隆起,呈结节状或乳头瘤样或底部有蒂,有些损害处可贯穿着短而粗的黑色毛发。先天性色素痣多为数毫米大小,也可很大,甚至覆盖身体的大部分;后天性色素痣则均很小,直径常小于6mm,很少大于1cm。
各种类型的色素痣尚有不同的临床特点:
交界痣:一般甚小,直径为0.1-1cm,表面光滑,无毛,扁平或略高出皮面,呈淡棕色、深褐色或黑色。常于出生时即可见,亦可在出生后发生。多见于儿童。交界痣恶变时,局部常有轻度疼痛、灼热或刺痈,如突然增大、颜色加深、有炎症反应、破溃或出血时,应予警惕。
皮内痣:损害为圆顶,逐渐增大,其直径达数毫米至数厘米,表面光滑或呈乳头状,或有蒂,可含有毛发。多见于头、颈部。成人最常见。
混合痣:外观与交界痣相仿,但可以更高出皮面。多见于儿童和少年。体检电诊断影像诊断实验室诊断血液尿粪便脑脊液其他诊断免疫学组织学检验西医鉴别诊断本病诊断一般不难,但临床上有时须与雀斑、雀斑样痣类疾病、脂溢性角化病、色素性基底细胞癌和蓝痣等鉴别。特别重要的是与恶性黑素瘤鉴别,后者常不对称,边界不清楚,边缘不光滑,颜色不均匀,发展迅速,易破溃、出血,可形成不规则疤痕。组织学检查则可作出确诊。中医类证鉴别疗效评定标准预后并发症西医治疗本病通常不需特殊治疗。发生于掌跖、腰围、腋窝、腹股沟等处,或易摩擦受损伤的部位,或出现恶变表现时,应及早完全切除。激光、电烙可以治疗本病。皮损范围较大者,切除后再予植皮。中医治疗中药针灸推拿按摩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康复预防历史考证

...
分享到: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