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伤寒

时间 : 2009-11-30 08:59:17 来源:gongjushu.cnki.net

[摘要]

未收伤寒金匮温名著提要


  伤寒微旨论 宋・韩祗和撰,成书于1086年。本书原本早已失传,仅散见于《永乐大典》中。今世所流传本,乃后世从《永乐大典》中辑录成帙。书凡两卷,十五篇。卷上分伤寒源、伤寒平脉、辨脉、阴阳盛虚、治病随证加减药、用药逆等八篇。卷下分总汗下、辨汗下药力轻重、温中、大小便等七篇。同时,书中亦间附方论。全书着重论述了辨脉、辨汗下、温中等诊治大法,旨在发明仲景未尽之意。
  韩氏突出阐发了《伤寒论》辨证论治思想,对于论中未尽未详之意,着意疏释。而且善于以《内经》旨意解释《伤寒》。如其对《伤寒论》六经的解释,即遵《素问・热论》之旨,以经络释之。其论点虽无过人之处,但由于本书与临床结合较紧,故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王好古的《阴证略例》中多引用韩氏之语。

  伤寒总病论 宋・庞安时撰,约成书于1100年。全书六卷。卷一载序论和六经诸证。卷二可发汗证、不可发汗证、四逆证、可下证、不可下证、可水不可水证、可吐不可吐证、可灸不可灸证、可火不可火证、可温证、火邪证。卷三论结胸、痞、阳毒、阴毒、狐惑、百合、痉、湿、诸病,兼及劳复、阴阳易等证。卷四论暑病、时行寒疫、斑疹等诊治。卷五论天行瘟疫诸证及败坏证之诊治,兼论小儿伤寒。卷六载伤寒杂方、妊娠杂方、伤寒暑病、伤寒生死候、热病生死候、温病生死候、天行差后禁忌、解仲景脉说。解华佗内外实说等。书末附《伤寒论》“音训”、“修治药法”各一卷。书中所论各证之下,有论有方,评脉辨证,随病治疗。作者遵《内经》之旨,且引证诸家之说,再结合自己的经验,对仲景《伤寒论》作了补充和发明。
  本书突出的特点是详细阐发了“天气温病”。其所创制的方药,多重用石膏,实为后来治疗温疫开了门径。

  伤寒类证活人书 宋・朱肱撰,成书于1108年。本书原名《无求子伤寒百问》,又名《南阳活人书》、《无求子伤寒活人书》。后经王作肃增注,收入《古今医统正脉》,题为《增注类证活人书》,简称《类证活人书》。全书共分二十二卷、设一百问。卷一至卷四论经络、切脉、表里、阴阳,设三十问。卷五论伤寒病辨证治则大法,设六问。卷六至卷十一论伤寒各证以及湿热、暑热、痞满、咳逆等证,并逐步附以治方,设六十四问。卷十二至卷十五,以方类证,辨析《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主治证候,兼论随病的方药加减法。卷十六至卷十八采集《外台秘要》、《千金方》、《圣惠方》、《金匮玉函经》中的一百二十六方,以补《伤寒论》证多方少之不足。卷十九言妇人伤寒。卷二十言小儿伤寒。卷二十一言小儿疮疹。卷二十二为“李子建伤寒十劝篇”。本书于各卷之首设该卷内容提要,简明扼要地说明本卷内容,使读者一目了然。卷一和卷二设有经络图和脉穴图,以明确经络循行路线和穴位部位。然后,以问答形式阐明伤寒各证和诸种杂证的诊治方药。朱氏认为,研究《伤寒论》首先要明确六经的实质,提出《伤寒论》中所说的六经,即为足三阴三阳六条经络。
  在伤寒辨证方面,朱氏既注意辨证也注意辨病。在诊断方面,论述脉诊较详。在治疗方面,则强调了立法的重要性。朱氏对伤寒六经的认识虽不全面,但对伤寒病的病因、病机、鉴别诊断、治法、方药等方面的论述,确有不少精妙之处。

  伤寒发微论 宋・许叔微撰,成书于1132年。本书为许叔微伤寒学心得集录,全书二卷,共载录论文二十二篇,其中上卷八篇;下卷十四篇,书中首论七十二证,对《伤寒论》中的七十二种证候逐一阐明其病机,先述必死证,后述可治证,可治者必附以方药;次论寒临证亲验体会;对表里虚实辨证、脉象、用药经验方面,均分篇作了论述。
  书中有不少论点频有见地。如许氏说,伤寒患者“真气完壮者易治,真气虚损者难治。”又如其在“论伤寒慎用丸子药”篇说:“仲景论中,百一十三方,为丸者有五;理中、陷胸、抵当、麻仁、乌梅是也。理中、陷胸、抵当皆在弹丸。煮化而服之,与汤无异。至于麻仁治脾约证,乌梅治湿v证,皆欲必达下部,故用小丸。其它皆欲入经络,逐邪毒,破坚癖,导瘀血燥屎之类。须凭汤剂以涤除也。”

  伤寒九十论 宋・许叔微撰,成书于1132年。本书是作者选择自己临床上治疗的九十例病案,并结合《内经》、《伤寒论》对病案加以讨论的著作,故名为《伤寒九十论》。其内容以病案为单位,不分卷次。许氏对《伤寒论》的证治诸法极为推崇,因此,仲景的施治原则便成为他临证取法的准则。案例中,不仅记载了许氏按《伤寒论》常法治疗各病证之例,而且记载了他根据仲景制方之义,灵活变通施治的病例。如漏风证,急当止汗,用术附汤,取其敛阳之意;妇人热入血室,神昏谵语,先化其涎,后除其热,急以一呷散投之,次以小柴胡加生地黄除其热。由此可见,许多不但继承了仲景辨证立法的精神,而且取其意而变通之,扩大了《伤寒论》立法的临床运用范围,使仲景的辨证论治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许氏在论中还反复强调他在其它论著中所反映的观点,如芍药的赤白有补泻之别;桂枝、肉桂性有厚薄不同。这些观点与《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互为呼应,相互发明。

  仲景伤寒补亡论 宋・郭雍撰,约成书于1181年。本书系作者取《灵枢》、《素问》、《千金方》、《外台秘要》等古籍的有关资料及当时伤寒名家朱肱、庞安常、常器之等人的论述,且参以作者己见以补充和注释《伤寒论》的著作,故名曰《伤寒补亡论》。全书二十卷。卷一,载伤寒名例、叙论、治法大要、脉法及刺法等篇。卷二至卷三,论仲景脉法。卷四至卷五,为六经统论及太阳经证治。卷六,论阳明、少阳经证治。卷七,太阴、少阴、厥阴经证治。卷八至十二,载不可发汗、可发汗、不可吐、可吐、不可下、可下等可与不可诸篇。卷十三,论两感、阴阳易、三阳合病、结胸、心下痞证。卷十四,述阳毒、阴毒、发斑、发黄病之证治。卷十五,论瘀血圊血便血、衄血吐血、狐惑、百合、劳复、阴阳易等病。卷十六,缺。卷十七,为痉湿、论痉、湿病、中、霍乱、虚烦病。卷十八,论温疫、温病、风温温毒、伤寒相似证。卷十九,妇人、妊娠伤寒证。末卷,论小儿疮疹、斑疮瘾疹。
  郭氏认为,《伤寒论》一书残缺已久,于是广采岐黄及近代诸书,以问答形式,阐发仲景《伤寒论》之蕴义,补充《伤寒论》所未尽或未备之处。

  伤寒直格 金・刘完素述,元・葛雍编,约成书于1186年。本书又名《刘河间伤寒直格方论》。分上、中、下三卷。上卷统论阴阳脏腑、经络病证、五运六气及脉诊等。中卷论伤寒六经传变,分析病症及其治法。下卷集仲景麻黄汤、桂枝汤等方,复载益元散、凉膈散、苓桂甘露饮。黄连解毒汤等共三十四方。葛雍认为,人之于寒,则为热病。伤寒六经传变,自浅至深,皆是热证,非有阴寒之病。故反对宋代朱肱《南阳活人书》将三阴证和三阳证分别释为寒证和热证的观点。既是热证,则主张治用寒凉。本书有关热病诊治的论述,对后世的温病学说的形成有一定的启发。其最大的特点是,把五运六气学说和脏腑经络学说柔和在一起,用以解释伤寒的病因病机,这均有别于以前之伤寒者。

  伤寒医鉴 金・马宗素撰,约成书于1234年。本书一卷。首为伤寒医鉴,其下依次为:论脉证、论六经传受、论汗下、论阳厥极深、论燥湿发黄、论不得眠、论呕吐、论湿热下痢、论霍乱、论好用寒药、论小儿疮疹,共载十二论。
  本书立论宗旨,是根据《素问・热论》的思想和刘河间“火热论”的学术思想,认为六经伤寒皆属热病,而反对朱肱以寒热叙事论伤寒的观点。因此,书中所论诸病多从热论,用药亦多寒凉。这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伤寒论条辨 明・方有执撰,成书于1592年。全书分八卷,卷首载自序、伤寒论条辨引等篇,卷一至卷五论述六经病证治,卷六论述温病、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病,卷七载叔和所编次的《伤寒论》中的辨脉、平脉、痉湿三篇,卷八为可汗吐下和不可汗吐下病诸篇。书末附本草、或问、痉书。方氏认为,《伤寒论》经王叔和编次后,已非原貌,至金代成无己注释后,又有窜改,要想彻底研究《伤寒论》,首先要“心仲景之心,志仲景之志,以求合于仲景之道”。因此用了二十年的时间,重新编次,以求恢复仲景《伤寒论》原貌。他认为《伤寒论》中卷一的“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以及七至十卷的“汗吐下可不可”诸篇,都是王叔和综合仲景之言,参以己意之作,加之又经后人篡改,已非仲景原貌。“平脉法”、“辨脉法”两篇,虽可羽翼仲景,但不能列于篇首,应置于卷末。“伤寒例”一篇与仲景原义难通而主张删去。方氏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感营卫俱伤”为太阳病的提纲,各有关条文以类相从,对“太阳篇”大加改订。其他各篇也各有调整,并别立“辨温病风温杂病脉证病治篇”。
  《伤寒论》一书,经方氏整理编次后,进一步加强了原书的系统性和条理性,突出了重点,使初学者易于掌握。方有执的这种观点,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清代不少医家均宗其法研究《伤寒论》。如喻昌、张璐、吴仪洛、章楠、程应旄等人均宗其说。

  伤寒证治准绳 明・王肯堂撰,成书于1604年。此书为王氏《六科准绳》之一,系对张仲景《伤寒论》进行注释的专辑。全书八卷。卷首列“入门辨证诀”,辑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之要点,论“发热外感内伤辨”。并以“伤寒类伤寒辨”为题,对冬温、温病、寒疫、热病、湿病、风湿、霍乱、痉、伤食、内痈、蓄血等“类伤寒”证之鉴别要点加以论述。卷一为“伤寒总例”,研四时伤寒之不同,以及伤寒之传变、治法、预后等内容。卷二为太阳病。卷三为阳明病、少阳病。卷四为三阴总论。卷五为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卷六为有关杂病。卷七为劳复、食复、差后诸病、妇人及小儿伤寒。卷八为脉法与药性。本书主要仿楼英《医学纲目》之体例而汇编成集。其注释发挥主要采用成无己之说。同时还兼集了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韩祗和、楼英等十八家之论述。
  本书纲目清晰,内容丰富,对学习《伤寒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书中并无作者本人独特见解,而且其编纂、注释简略而欠流畅,此为其不足。

  张卿子伤寒论 明・张遂辰撰,成书于1644年。全书分七卷,卷一“辨脉法”、“平脉法”,卷二“伤寒例”、“辨痉湿脉证并治”、“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卷四“辨太阳病脉并治下”,卷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卷六“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卷七包括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可不可诸篇。
  张氏认为,《伤寒论》经王叔和编次后,不仅没篡改仲景的原文,而且把仲景学说较完整地保留下来了,实为有功之臣。因此,在《伤寒论》编次的问题上,基本按照王叔一的编次。在注释上,张氏认为,成无己对《伤寒论》的注释不但没有曲解仲景原文,而且引经析义,实为诸家所不胜。故张氏在成注的基础上,博采众长,但也不乏新意。同时张氏对脉理以及六经辨证等内容,均阐述的很全面透彻。

  伤寒括要 明・李中梓著,成书于1649年。本书分上、下二卷。上卷设伤寒总论、各经证治总论、各症总论,以及“肾虚易犯伤寒”“两感”诸论。下卷述百合、狐惑、阴阳毒、六经一百一十三方、附杂方五十六首。本书未循先列《伤寒论》原文,后列作者之注释的贯例,而是括其要义,删去不紧要字句而通言之。以其“括义详,征词简而无漏义”为特点。
  李氏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脏腑之根。因此提出“肾虚人最易犯伤寒”,肾虚之人略受寒邪,即尔深重。同时还认为,仲景方之剂量,因古今衡量不同,人体有强弱,主张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伤寒缵论 伤寒绪论 清・张璐撰,成书于1667年。该书四卷,其中缵论二卷,绪论二卷。是书取仲景之《伤寒论》重分其例,采喻昌《尚论篇》及各家之注,为之发明,参以己见,编为缵论;又以《伤寒论》原书残失既多,证治不备,于是博采前人之论以补之,集为绪论。“缵论”首载原文,次附注释,末录正方一百一十三首。其上卷太阳病分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三篇,阳明分经、腑两篇,少阳、太阴各一篇。下卷又分脏结、结胸、痞、合并病、温病痉湿等,各自为篇,后附以脉法、例方及注释,即尚论篇文也。“绪论”上卷先论述六经传变、合病、并病标本指法及正伤寒等四十个证的见证、变证、治法及其鉴别,次立察色、辨舌等篇。下卷主要从伤寒角度论述了发热、恶风、恶寒、头疼等一百零二个常见症状的脉、证、治及鉴别。
  本书的特点是,法宗方喻,广采众长。同时增设了“察色”、“辨舌”两篇,给《伤寒论》补进了望诊的内容,此外,还增补了论中一百个症状的鉴别分析,从证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归纳。

  伤寒论后条辨 清・程应旄撰,成书于1670年。全书分六集,即礼、乐、射、御、书、数等集。计十五卷。礼集不入卷,为张仲景自序、辨伤寒注一至五篇、王叔和序例辨伪。乐集:卷之一为辨脉法,卷之二为平脉法,卷之三为辨痉、湿、脉证篇。射集:卷之四为辨太阳病脉证篇第一,卷之五辨太阳病脉证篇第二。御集:卷之六为辨太阳病脉证篇第三,卷之七为辨阳明病脉证篇第一,卷之八为辨阳明病脉证篇第二。书集:卷之九为辨少阳病脉证篇,卷之十为辨太阴病脉证篇,卷之十一为辨少阴病脉证篇,卷之十二为辨厥阴病脉证篇。数集:卷之十三为辨霍乱病脉证篇、辨阴阳易病、辨差后劳复病,卷之十四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辨可发汗病脉证、辨发汗后病脉证、辨不可吐病脉证、辨可吐病脉证、辨不可下病脉证、辨可下病脉证,卷之十五为一百一十三方。最后附王叔和原注编次、方有执《条辨》编次、喻嘉言《尚论篇》编次。
  程氏推崇方有执的观点,认为《伤寒论》并不局限于诊治伤寒病,而为理法方药俱备的全书。故曰:“《伤寒论》之有六经,非伤寒之六经也,……处处是伤寒,处处非伤寒也。”但是,程氏编次又不尽同于方有执和喻昌,而基本上保留了王叔和旧编的全部内容,并在前面增加了“辨伤寒”等五篇医论。

  伤寒论三注 清・周扬俊撰,成书于1677年。本书以《伤寒论条辨》、《尚论篇》两书对《伤寒论》条文的注释为主,另加己注补之而成。故名曰《伤寒论三注》。全书共分十六卷。其一至三卷,分别以风伤卫、寒伤营、营卫俱伤三篇论述太阳证治。第四卷分三篇论述阳明经证、腑证及禁下、坏证治法。第五卷分上下两篇论述少阳经证及坏证治法。第六至八卷均各以上、中、下三篇分述三阴病的传经证、脏寒证及坏证治法。第十卷论脏结、结胸、痞证。第十一卷论合病、并病。第十二卷论痉、湿、病。第十三卷论痰、宿食病。第十四卷论动气、霍乱、差后营复、阴阳易病篇。第十五篇论春温、夏热病。第十六卷论脉法。
  此书对六经病的编次,基本仿效方有执和喻昌,所不同者,一是在具体条文的排列上稍有更移。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条,方喻均依叔和之旧,列为太阳篇首条,本书则将“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置于首条,并把此条作为六经辨证的总纲。二是本书在每经篇首均述该经环周之理,从而为其立说打下基础。且本书在篇目的编次上,均将六经主证与变证、坏证、杂证分篇论注,严格区别,给人以条分缕析之感。

  伤寒论辨证广注 清・汪琥撰,成书于1680年。书凡十四卷。汪氏根据《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析取《伤寒论》六经脉证治法原文中属于热病的原文,广泛参考各家学说逐条予以辨注。在治法上,不拘泥仲景成方,选列自晋迄明代治疗热病的效方作为辅翼。汪氏纂注《伤寒论例》,图注手足阴阳六经经脉,并附热病针刺法及穴位图说等。作者复撰《中寒论辨证广注》,分上、中、下三卷,体例悉遵前书,逐条辨注《伤寒论》中克属真寒证的原文。汪氏以邪之传经者为热病,直中者为寒证,治疗时不宜混淆。故将仲景《伤寒论》析分为二,在编法上别开生面,对于读者学习和研究《伤寒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伤寒论集注 清・张志聪撰,成书于1683年。全书分六卷。卷一和卷二为太阳病脉证篇。卷三为辨阳明、少阳病脉证篇。卷四为辨太阴、少阴、厥阴病脉证篇。卷五为辨霍乱病脉证、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辨痉湿病脉证、辨可下病脉证、辨不可下病脉证、辨不可发汗病脉证、辨可发汗病脉证、辨不可吐病脉证、辨可吐病脉证。卷六为辨脉法、平脉法二篇。张志聪尊崇王叔和,学术上深受其师张遂辰的影响,故本书编次上基本上遵循王、张二人。至于“伤寒列”一篇,张志聪则认为这是王叔和增列的序言,且其内容又多是讨论《素问・热论》的,与《伤寒论》中内容不相符合,故主张删去。张氏在书中还用了“汇节分章”的方法,将《伤寒论》中内容相似的条文汇为一起概括注论,全书以一百节分统三百九十八条原文。其纲目清楚,旨趣明畅,便于学者更好地掌握条文精神。张氏注释《伤寒论》的核心理论是标本中气学说,着重从气化角度来解释六经的实质以及六经诸证的病因病机。认为《伤寒论》中三阴三阳病,多半指气化为病,而不是经络本身病变。此论与朱肱以经络解释六经的观点有所不同。后来,张锡驹则进一步提出“六经相传即为气传”,赞同并发展了张志聪这一学说。

  伤寒六经辨证治法 清・沈明宗编注,成书于1693年。全书共分八卷。其编次与《尚论篇》大同小异。亦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纲论述太阳病。以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阐述阳明病,置合病、并病、坏病于三阳经之后,以明邪在三阳之出入进退。且于各卷篇之首,简明扼要地阐明本卷、篇之大意要旨,使人开卷即明其要旨。每篇之中,均取其脉证正治之法置于前,以误治变证、救逆之法隶于后。所不同的只是在某些条文的顺序上稍有不同。如“过经不解”病诸条,喻昌放在六经病后,而沈氏放在三阳经病之后。喻昌重视以法释论,将《伤寒论》各条均隶于三百九十七法之下,沈氏则重视以经辨证。虽然在编次上,沈氏基本上是抄袭喻昌的,无甚发明,但在条文的排列、注释、尤其是各卷、篇的大意概要,较喻昌更为合理,有利于学者抓住要领。
  在学术思想上,沈氏对六气时令感冒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伤寒论》中所论外感,不仅指寒邪,而是包括六淫之邪。理由是既然前贤认为寒伤营包括湿燥在内,那么风伤卫亦应包括温热之邪。这种说法,对临床上应用《伤寒论》颇有裨益。

  伤寒溯源集 清・钱潢撰,成书于1707年。本书原名《重编张仲景伤寒论证治发明溯源集》,后人为方便起见,简称为《伤寒溯源集》。全书卷数,依王叔和之旧,仍分为十卷二十二篇。在内容上,钱氏认为,“伤寒例”、“可与不可”诸篇非张仲景所作,而是王叔和所加,故皆删去不录。在编次上,此书首冠以“阴阳发病六经统论”,将“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条置于六经诸篇之首,以作为六经辨证之总纲。然后,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等六经之序逐一排列。对六经诸篇,皆按先正治、后反治的顺序编排。注释原文,能遵从《素问》、《灵枢》之旨,广采诸家之说,本着“合者择之,谬者摘之,疑者释之,混者晰之”的态度,援古证今,直溯源流。每方之后又各立一论,推求制方之意,务求使读者能明立法之意,用药之因,从中窥测仲景立法之妙。这种编次方法,使经文条分缕析,令人一目了然,对临床辨证很有帮助。
  本书的主要特点是,侧重于探讨六经病证的立法施治,主张以法类方,然而又反对拘泥于三百九十七法。

  伤寒论直解 清・张锡驹撰,成书于1712年。本书为六卷。卷一为辨脉法、平脉法。卷二至卷五为辨六经病脉证。卷六为辨霍乱病脉证。辨阴阳易差后劳复、辨痉湿脉证、辨不可汗吐下病、可汗吐下病脉证。本书的体例按王叔和编次而略加改动。张锡驹认为,痉、湿、各证俱为伤寒并发证,故应置于六经之后;而“伤寒例”则为王叔和的序例,其意漫无发明,故当删去;同时他认为成无己对《伤寒论》的注释纲纪不明,不得要领,并未阐发出经文旨意;而对张志聪“汇节分章”之法极为推崇,认为此法有利于掌握应用,故依从之。但在章节的具体划分上与张志聪《伤寒论集注》略有不同。
  本书体现了张锡驹的学术观点。认为《伤寒论》不仅为治伤寒的专书,而且是治百病的全书。认为人和自然界一样,都有风、寒、湿、燥、君火、相火六气。在正常情况下,正气按一厥阴、二少阴、三太阴、一少阳、二阳明、三太阳的顺序运行。感邪之后,则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顺序病传。天地寒气与人体寒气应,周而复始地循环。这说明“气传”是有规律可循的,凡《伤寒论》中拘于一日传一经的均是“气传”。但疾病的传变往往是变化无常的,有的由太阳传阳明,有的由太阳传少阳,亦有的直入三阴。所以病传是不可拘日而数的。这对指导临证的辨证和治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舒氏伤寒集注 清・舒诏撰,成书于1739年,全书共十卷。卷一至卷三为太阳上、中、下篇。卷四至卷六为阳明上、中、下篇。卷七为少阳全篇,兼载合病、并病、坏病。卷八为太阴全篇。卷九为少阴前、后篇。卷十为厥阴全篇。书末附六经定法、痢门挈领、女科要诀、痘疹真诠、摘要瘟疫、真阳论、杂病论、吐血论等医论。此书篇目、条文秩序悉宗喻嘉言的《尚论篇》,注释亦以喻氏之注为主,兼或采方中行、程郊倩、汪[[#FC27]]庵等诸家之说,然后再参以己意。故而在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的“三纲鼎立”说和三百九十七法等方面,舒氏与喻氏无二。惟于《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的论述上,则大有发挥而胜于喻氏。舒氏不仅博采诸家之说,以明其立方之旨和命名之义,而且讲明药性和某药所以能治某病的原因。
  本书原为初学者而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尤其是在注释的“主要关键”处,一一圈点说明,以助学者抓住要领。是书虽以宣扬仲景、喻昌为宗旨,但未免受喻氏影响太过,故反出弊病,如其对“桂枝解肌”的注释即欠妥。

  伤寒悬解 清・黄元御著,成书于1756年。本书十四卷。卷首为“仲景微旨”,系全书总论部分,统论伤寒传经、六经分篇、六气主令等问题。卷一和卷二载脉法。卷三至卷十二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顺序,依次论述六经证治。卷十三为伤寒类证。卷十四为汗下宜忌。卷末附“伤寒例”。黄氏治伤寒之学,主要渊源于方有执。他与方有执、喻嘉言一样,认为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错简甚多,已失仲景原貌。于是黄氏重订《伤寒论》条文,力图“于破裂纷乱之中,条分线晰,复其次第之旧”。本书在论述伤寒病时,以六经为纲,首列各经病提纲,然后于各经之中再分论本病、经病、脏病、腑病、坏病,并指明传腑、传脏、入阳入阴等不同情况。故本书纲目较为清楚。
  本书主要运用标本中气学说来阐发《伤寒论》,并着重从“六经气化”的角度来认识六经伤寒的病因病机。其重要观点是认为“两经同气”,如手足太阳二经均从寒化,手足阳明二经均从燥化,其他经亦以此类推。

  伤寒论类方 清・徐大椿撰,成书于1759年。全书四卷,分十二类。卷一分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柴胡汤四类,载方三十四首。卷二分栀子汤、承气汤二类,载方十九首。卷三分泻心汤、白虎汤、五苓散、四逆汤四类,载二十七方。卷四分杂方、六经脉证二类,载方二十二个。其中每类之中,皆先示主方;次将《伤寒论》中有关主方的证治条文列于其下,并一一加以注释说明;最后则附同类方条文和加减方。故使读者对于各类方的药性、病证、适应范围、加减变化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徐氏认为,《伤寒论》“非依经立方之书,乃救误之书”,仲景亦“不过随证立方,本无一定之次序”,系统性不够强。同时,徐氏还认为:“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故采用以方类证,证不分经的研究方法,从方治规律的角度来阐述《伤寒论》辨证论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本书条理清晰、通俗易懂、易于掌握,临证可以因证求方,故颇受临床医生的欢迎。但由于徐氏否认《伤寒论》六经辨证的方法,这无疑与《伤寒论》的基本精神不符,因而这部著作的学术价值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伤寒分经 清・吴仪洛撰,成书于1766年。本书系吴氏仿喻昌《尚论篇》,举纲详目,将三百九十七法分隶于大纲之下,分经论注,故名《伤寒分经》。本书共十卷。其中卷八已佚,现仅存九卷。卷一至卷四分十一篇,依次论述了六经病变;卷五分上、中、下三篇,主论温病。卷六论夏热;卷七和卷八论脉法。卷九附补卒病论大意。卷十附秋燥病。书中前五卷,基本采用了喻昌《尚论篇》的编次和注释,对喻氏不够详尽和欠妥之处,则稍加更易。
  其特点是在条文中加上串解文字,使条文的词语连贯、通畅,条文的涵意得到阐发。便于初学者理解、掌握原文的精神,可作为学习《伤寒论》入门的参考书。后来,陈修园在著《伤寒论浅注》时,亦采用了这一方法。

  伤寒论纲目 清・沈金鳌编,成书于1774年。本书为沈氏所著《沈氏尊生书》中的一种。是作者循柯琴之六经分次法,以仲景原文为纲,以选录各家精论为目编辑而成。故取书名为《伤寒论纲目》。全书共分十六卷,卷前冠以总论,分为脉证、六经主证、阴阳表里、传变、愈解六篇,其所论内容,除六经主证条文外,多是一些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条文,故置于六经病前。卷一至卷五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序,编列《伤寒论》中六经原文,各条文之下选辑后世医家精论,作者之己见,以按语的形式阐发于后。各卷目之下,作者均依据条文内容加上篇目。至于六经之外的条文,除卷首载录一些外,释列于末卷中,以补六经所未备。
  此书的特点是突出了六经辨证,集中了王叔和以下的各家精论,不仅在理论方面阐发精当,而且对于学者分析、研究《伤寒论》无疑有很大的帮助。沈氏在学术思想上推崇柯琴,故在他所选录的诸家之论中,柯琴占有很大一部分。至于沈氏所加按语,语言简炼,持论严谨,颇有画龙点睛之妙。总之,本书可以说是一部研究《伤寒论》各家注释的难得的参考书。

  重订通俗伤寒论 清・俞根初著,何廉臣增订,徐荣斋重订,成书于1776年。本书原为三卷,详论伤寒证治,为俞根初于1776年写成。后经何秀山加按语,复经何廉臣增订,加入历代各伤寒名家有关伤寒、温病、杂病的内容,编为十二卷。近人曹炳章又为之补缺,徐荣斋更为之重订,分为十二章。其中第一章为伤寒要义,计十节;第二章载六经方药,计十六节;第三章论表里寒热,计十节;第四章辨气血虚实,计十节;第五章为伤寒诊断,计八节;第六章为伤寒脉舌,计八节;第七章为伤寒本证,计五节;第八章为伤寒兼证,计二十一节;第九章为伤寒夹证,计十六节;第十章为伤寒坏证,计四节;第十一章为伤寒复证,计十五节;第十二章为伤寒调理法,计五节。共一百一十八节。徐荣斋根据“取其精华,扬弃糟粕”的原则,对原著进行了重订。每节根据自己的体会进行补充加注。对原著中一部分不切合实际的杂乱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和修订。全书的编次体例为:各部均先列俞氏著文和俞氏经验方;次附何秀山的按语和何廉臣之勘补内容;最后附徐氏的按语。
  本书体现了俞氏、何氏和徐氏的学术思想。如对伤寒六经的认识,俞氏提出了六经形层之说,认为六经并非单纯指六条经络,而是代表了疾病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的层次。徐氏则进一步明确指出:“伤寒六经不过就病变上分作六个阶段。”故本书在辨伤寒、温病乃至杂病时,多按六经论其证,并结合卫气营血辨证分析之,实有融通伤寒学和温病学之意。对于伤寒病的治疗上,俞氏强调阳明胃的作用,认为治阳明胃是治伤寒的关键。从本书内容上看,俞氏虽名为治伤寒,实际上包括了所有外感热病。因此,本书可称是一部论述外感病较为全面的著作,它对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均有参考价值。

  伤寒论集成 日本・山田正珍撰,成书于1789年。本书共十卷,作者据宋・高保衡、林亿的《伤寒论》校订本,广泛参阅古今《伤寒论》注本(包括日本医家的几种注本),予以辨析、选注、删繁、考订,并将所有条文编列序号,计408条,又依据《玉函经》补充了1条,共409条,虽为集注性质,颇多个人见解,在日人的《伤寒论》注本中具有一定的影响。

  伤寒指掌 清・吴坤安撰,成书于1796年。全书共四卷。吴氏所说的伤寒,包括伤寒和温热二类病证。本书辨析伤寒、温热病证治,伤寒推崇王宇太、喻嘉言、柯韵伯等;温病悉遵叶天士、薛生白学说。条理清楚,论述颇精。卷一辨类伤寒及三阳经,卷二述三阴经及差后诸病,卷三论伤寒变证,卷四列伤寒类证。吴氏原著后经邵仙根于正文后增写评语,多系经验之谈。又晚清何廉臣曾将本书略予删改,改名《感证宝筏》刊行。

  伤寒论浅注 清・陈念祖撰,成书于1803年。本书共六卷。卷一为凡例、读法、张仲景自序、辨太阳病脉证,计四十一节。卷二辨太阳病脉证,计八十一节。卷三辨太阳病脉证,计五十九节。卷四辨阳明病脉证,计八十节。卷五辨少阳病脉证十节、辨少阴病脉证四十五节。卷六辨厥阴病脉证五十五节、辨霍乱病脉证十一节、辨阴阳易差后劳复七节、痉湿篇等。陈氏认为:“叔和编次《伤寒论》有功千古”,故取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为蓝本,详注辨太阳病脉证至差后劳复的原文。然后去其“平脉”、“辨脉”、“伤寒例”、诸可汗吐下与不可汗吐下等篇。并将痉湿置于卷六之末。由叔和整理之十卷,缩为六卷。陈氏对张隐庵、张锡驹运用五运六气原理阐发六经病变的观点、分章节论述的方法、传经的认识及《伤寒论》的理论通治百病的见解都很推崇。因此,此书对于原文不曾增减一字,移换一节,其所有补注,亦多采用二家之说,间有解释不甚满意者,则另选诸家之精华以补注之。
  宋元以后医家皆认为,凡传经者,俱为热证;凡寒证则悉为直中,而无传经者。陈氏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传经直中寒热皆有。本书的最大特点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将《伤寒论》古奥之言,幽深之理,清楚地表达出来,使初学者无师自通,起到了推广《伤寒论》的作用。故其影响较其它书更为深远。

  伤寒论本旨 清・章楠著,成书于1835年。全书九卷。卷一先论伤寒大意,次列伤寒与温病、谵语、舌苔、阴阳表里等的辨别。卷二至卷四主要论述六经证治及合病并病。卷五论诸误治变证。卷六至卷七论温、热、暑病的源流及证治。卷八论脉证合参问题。卷九则依据条文顺序,汇集诸方于此,以便随时查阅。本书编次与方有执所著之《伤寒论条辨》有共同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由于章氏受叶天士、薛生白湿热论思想影响较大,故在本书中对湿热病条文论述甚详,且附录了叶天士之《温热论治》及薛生白的《湿热条辨》,注意了伤寒与温病在病因、病机及症状上的鉴别。对研究、整理《伤寒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伤寒方经解 清・姜国伊注,成书于1861年。本书简称《经方解》,不分卷。书中注解《伤寒论》方113首,于自跋中提出:“论经方者,须明药性;明药性者,须考《本经》(指《神农本草经》)。”故对方药的气味、主治功用的释文,均本于《神农本草经》;或以《名医别录》作为补充。方义较简要,但也有一些附会的论述。书末附《内经脉学部位考》。

  伤寒论浅注补正 清・唐宗海著,成书于1894年。本书在陈修园《伤寒论浅注》的基础上进行“补正”所写成的,故名曰《伤寒论浅注补正》。全书七卷。卷一辨太阳病脉证上、下。卷二辨阳明病脉证。卷三辨少阳病脉证。卷四辨太阴病脉证。卷五辨少阴病脉证。卷六辨厥阴病脉证。卷七载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辨痉湿、附识方药离合论、古方加减论、古今方剂大小论、服药法论、劝读十则、医病顺其自然说、征引等。唐氏对陈修园的《伤寒论浅注》极为推崇,但又认为“此书注解,尚有缺误”,故以正者从之,谬者正之,缺者补之的态度对《伤寒论》全篇进行注释发挥。
  本书在学术上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明确三焦性质,常用三焦生理病理来解释伤寒诸证的病机和现证;二是结合西医理论来注释《伤寒论》。

  伤寒补例 清・周学海撰,成书于1905年。全书二卷。卷上设“伤寒难读并宜补大旨”、“伤寒重病多是下焦伏寒”、“晚发是伤寒正病”、“水气凌心即是三焦伤,伤寒杂病皆有之”、“无端暴喘即是寒入命门,伤寒杂病皆有多”等诸论。卷下设“伤寒论读法十四条”、“南北伤寒温病异治”等诸论。周氏认为,治伤寒之学不能专读伤寒一书,拘于一书,论伤寒不能仅拘于六经证治。据此,周氏将“伤寒例”中“即病为伤寒,伏气变为温病”的理论,通过对伤寒、温病、疟、痢等病证分析,结合个人临证心得,予以阐发。提出伤寒辨证应分为:一、伤寒初起本证治法。二、伤寒初起兼证治法。三、伤寒日久化寒并误治化寒证治。四、伤寒日久化热并误治化热证治。此外,霍乱、风湿、食复等均以杂证附之。这样就打破了六经辨证的框框,为外感热病的临床辨证开辟了新的途径。
  周氏认为,诊伤寒需先察其下焦元气虚实。虚而寒者为真阳不足,温而兼补之;实而寒者则重温搜。可见周氏对伤寒的病因、诊断、治疗都有自己的见解。由于本书论点明确,论述简要,切于实用,且多有发挥,颇能给人以启发,故堪称为一部学习和研究《伤寒论》有价值的参考书。
  金匮要略论注 清・徐彬著,成书于1671年。全书二十四卷。每卷列病症一篇(食禁二篇合为一篇),每卷首列论若干、脉证若干条、方若干首,提纲挈领。文中有注、有论、正义疏释备于注,或有剩义及总括诸证不可专属者见于论。徐氏系江西名医喻昌之弟子,故所学颇有师承。其论注简明,辨疑剖析。引经析义、切合临床。在尤在泾《心典》问世以前,是《金匮》注本中最好的一家,后世多宗其说。

  金匮要略直解 清・程林撰,成书于1673年。书凡三卷,所列篇次均依原本次第。因其特点是“直截简切,义理详明”,不作僻语、迂论、曲解及误人之谈,故书名曰《直解》。另外,由于本书采取“以经证论”之法,注释悉本《内经》、《神农本草经》、《甲乙经》、《中藏经》、《伤寒论》,而六朝、唐宋诸名家有确论者亦兼采之。程氏认为:“读仲景《金匮》,必融汇仲景《伤寒》,否则得此失彼。”这一观点,对后世学者有所启发。

  金匮要略编注 清・沈目南撰,成书于1692年。书凡二十四卷。卷一首列叙例、时令病、问阴阳病十八、望色、闻声、问治未病、五脏病喜恶、五脏攻法、误治救逆、切脉、厥论、喘论等篇。卷二至卷二十四,每卷列病证一篇。
  沈氏之注,文辞明畅,颇有发明,多引轩岐之言与仲景之论,融合为一。对学习和研究仲景之学很有参考价值。

  金匮要略本义 清・魏荔彤释义,成书于1721年。本书三卷。卷上载“脏腑经络先后”至“腑满寒疝”十篇。卷中载“五脏风寒积聚”至“趺厥手指臂肿”八篇。卷下载妇人病三篇。共计二十一篇。魏氏酷嗜轩岐之学,认为“往往以仲景所言释轩岐不明者,而以轩岐所言释仲景方得明,以此知仲景之书不易了了也”。故魏氏之注,往往以经解论,其注释辨析不拘于前人所言,颇有创见。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清・吴谦等撰,成书于1742年。本书系《医宗金鉴》的一部分,即其中的卷十八至二十五卷。卷十八为脏腑经络先后、痉湿病二篇。卷十九为百合狐惑至肺痿肺痈病计五篇。卷二十为奔豚气至惊悸吐衄病计五篇。卷二十一为痰饮咳嗽至水气病三篇。卷二十二为黄疸至趺蹶手指臂肿病四篇。卷二十三为妇人妊娠至杂疗法三篇。卷二十四为食禁二篇。卷二十五为正误、存疑二篇。本书卷目次第悉照林亿校本,纲领条目,则详为分别,并不拘泥前人。其编著次第,皆首经文,次注释,次集注,次方药,次方解集注。书中注文简易明显,发挥经旨,间或旁参互证。博采赵良仁、徐彬、程林等诸家注释之精萃。务使仲景立法成方之旨、规矩变化之妙明晰易晓。

  金匮悬解 清・黄元御撰,成书于1756年。全书共二十二卷。卷一为脏腑经络。卷二为五脏风寒积聚。卷三为中风历节。卷四为痉湿。卷五为疟病。卷六为百合狐惑、阴阳毒。卷七为血痹虚劳。卷八为惊悸吐衄下血瘀血。卷九为奔豚。卷十为水气。卷十一为消渴、小便不利、淋。卷十二为黄疸。卷十三为呕吐哕下利。卷十四为痰饮咳嗽。卷十五为肺痿、肺痈、咳嗽上气。卷十六为胸痹、胸痛、短气。卷十七为腹痛、寒疝、宿食。卷十八为趺蹶。卷十九为疮痈、肠痈、浸淫。卷二十为妇人妊娠。卷二十一为妇人产后。卷二十二为妇人杂病。每卷一篇,本书删去了“杂疗方”和“食禁”三篇。每卷之首先述本病篇大意以为概说,以下各节均分章论述。如卷一分为十六章,卷二分为二十一章,全书共分三百六十五章。
  黄氏注疏的特点是“以经解论”,每注必以《内经》、《难经》为据,并广涉阴阳五行制化之理。此外,黄氏对《金匮》诊法、治法亦颇有研究,认为《金匮》治内伤杂病大旨在扶阳气,以此为运化之本。本书的不足在于,理论多而实际少,结合临床每欠恰切。故后世医家多不从其说。

  金匮要略浅注 清・陈念祖集注,成书于1803年。本书是由《陈修园医书》中辑出的单行本。全书共十卷。卷一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痉湿病脉证。卷二为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疟病脉证、中气厉节病脉证。卷三为血痹虚劳证治、肺痿肺痈、咳嗽上气脉证。卷四为奔豚气至五脏风寒积聚脉证。卷五为痰饮咳嗽脉证、消渴小便不利病脉证。卷六为水气脉证。卷七为黄疸证治。卷八为呕吐哕下利脉证,至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蛔虫脉证。卷九为妇人病三篇。卷十为杂疗、食禁三篇。陈氏在总结前人注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会写成此书。
  本书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对前贤著述,取其立论平正,能发挥本文奥旨者,逐节辑录于后,以为相互引证更有助于对原文的进一步理解。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日本・丹波元简撰,成书于1806年。全书分六卷。卷首为“综概”,综述关于《金匮》一书的沿革和考略。卷一载“脏腑经络先后”至“中风历节”五篇。卷二载“血痹虚劳”至“腹满寒疝”五篇。卷三载“五脏风寒积聚”至“水气病”四篇。卷四载“黄疸病”至“趺蹶手指臂肿”五篇。卷五载“妇人病”三篇。卷六载“杂疗”、“食禁”三篇。该书以宋本、徐熔本、俞槁本、赵开美本等四种版本为校勘依据,并采集徐彬之《论注》、程林之《直解》、沈明宗之《编注》、魏荔彤之《本义》、尤怡之《心典》、吴谦之《医宗金鉴》,以及《千金方》、《外台秘要》、《巢氏病源论》、《肘后方》等历代各家之言。故广引博证,精于校勘是本书最大的特点,并反对执意删改正文。
  本书重在校勘,贵在考据,故可作为学习和研究《金匮》一书的重要参考文献。

  金匮要略述义 日本・丹波元坚撰,成书于1842年。本书于1936年收入《皇汉医学丛书》。书凡三卷。卷上载“脏腑经络先后”至“腹满寒疝”篇计十篇。卷中载“五脏风寒积聚”至“趺蹶手指臂肿”计九篇。卷下载“妇人妊娠病”至“果实菜谷禁忌”计六篇。本书是在《金匮玉函要略辑义》的基础上的羽翼之作。
  本书的特点是,颇似《辑义》务在详于训诂考据之学,博采广证,足资参考。于每条经文后,择先贤注之最精者列于前,加以分析鉴别,以便学者取用。凡属考据所得者,使按字标于首,详加剖析。故本书对学习、研究《金匮》一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 清・唐宗海著,成书于1893年。全书九卷。卷一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痉湿病脉证。卷二为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疟疾脉证、中风厉节病脉证。卷三为血痹虚劳证治、肺痿肺痈、咳嗽上气。卷四为奔豚气病证治、胸痹、心痛短气脉证、腹满寒疝宿食脉证。卷五为五脏风寒积聚脉证、痰饮咳嗽脉证、消渴小便不利、淋。卷六为水气病脉证病治。卷七为黄疸证治、惊悸吐衄胸满瘀血脉证。卷九为妇人妊娠证、妇人产后脉证、妇人杂病脉证等。此书是对陈修园《金匮要略浅注》的补充和订正。其特点在于,以《内经》和仲景的理论为基础,结合西洋医学进行解释贯通,以达到阐明本书的精义。

  金匮要略今释 陆渊雷著,成书于1934年。全书八卷。卷一载“脏腑经络先后病”至“百合狐惑病”三篇,卷二载“疟病”至“血痹虚劳病”三篇。卷三载“肺痿肺痈病”至“腹满寒疝宿食病”四篇。卷四载“五脏风寒积聚”至“消渴小便不利淋病”三篇。卷五载“水气病”至“惊悸吐衄病、下血胸满瘀血病”三篇。卷六载“呕吐哕下利病”至“趺蹶手指臂肿病、转筋阴狐疝蛔虫病”三篇。卷七载“妇人病”三篇。卷八载“杂疗方”和“食禁”三篇。本书是以“汉师训古”为主,并结合“远西科学”博考深思,去其浮空执滞,为之“疏通互证”,“糅合为一”为目的。故方术以中土为则,理法以远西为准,是一部中西汇通的《金匮》注本。其体例,每篇下首先注明论几首,脉证几条,方几首,次为概论本篇大意,多用西说阐明。每条原文之下,博采历代医家之说,并重于校勘,个人发挥以按语标明,每方之后,除选择历代医家之方解外,并附古今验案较多,足资参考。陆氏对日本丹波氏注论极为推崇,故书中多录之。
  陆氏能博采众长,力图中西医汇通,并附古今医案,实有可取之处,但其片面地强调西医科学,并用西医解释中医,带有不少牵强附会的观点。

  金匮发微 曹家达注,刊书于1936年。本书于1936年出版后,在1956年由上海千顷堂书局将本书与《伤寒发微》合刊出版,书中不分卷次,自“脏腑经络先后病”起,至“妇人杂病”止共载二十二篇。曹氏注解本书力求提要钩玄,诠解精当,既不抄袭前人,也不泥于一家。凡错文、错简必予校订,并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和不妥的注释。书中注释各条,不但剖析病理,且将多年的临证治验融会其中,使其信而有征,故本书非一般寻章摘句,牵强附会所比。
  曹家达,字颖甫,别号拙巢老人。他精通医学,尤其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研究颇有成效。早年曾在丁甘仁等筹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任教,已故名医秦伯未、章次公等都是他的学生。曹氏是近代著名经方家,一时盛称为善用经方的曹派。他的学生姜佐景,将其平生验案搜集整理。编成《经方实验录》三卷,载验案二百余例,传诵一时。
  广瘟疫论 清・戴天章撰,成书于1675年。本书是戴氏在吴又可《温疫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而成。书凡四卷。卷一论瘟疫早期证候特点、瘟疫性质、感人途径、瘟疫兼夹诸证。卷二辨析瘟疫传表之证(计三十二证)。卷三辨析瘟疫传里之证(计四十一证)。卷四论瘟疫的治疗。虚实疑似、瘟疫后遗诸证诊治、妇人儿童瘟疫诊要。卷末,附本书所用之方。戴天章论瘟疫,既宗吴又可,而又有所发挥。本书将瘟疫之治概括为汗、下、清、和、补五法,也较《温疫论》明析。吴氏认为,温疫的治疗不可以拘泥于伤寒“下不厌迟”的说法,戴氏则在这种论点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认为瘟疫“下不厌早”。书中载方八十三首,丰富了瘟疫病的治疗方法。在瘟疫病因上,戴氏与吴氏的认识也有不同,吴氏认为瘟疫的病因乃六淫之外的“戾气”所致,而戴氏却认为“属湿温二气合成”。两论相较,戴氏反而自陷囹圄。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辨证精当,析理明详。作者不仅从气、色、舌、神、脉五方面提出瘟疫早期诊断要点,并且详述了瘟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相似的文章

更多>>

伤寒疾病

(一)常规检查 包括血象,尿和粪的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常减低,约(3~5)×10^9/L,分类计数见中性粒细胞减少伴核左移,淋巴,单核细胞相对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如分类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超过2%或绝...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