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十二指肠淤积症

十二指肠淤积症,

时间 : 2009-11-29 21:35:17 来源:www.2137c.com

[摘要]

疾病概述  肺包虫病(肺包虫囊肿、肺棘球蚴病、肺棘球蚴囊肿)为细粒棘球绦虫(犬绦虫)幼虫(棘球蚴)在肺内寄生所致,是肺部较常见的寄生虫病,人畜共患。本病最多见于畜牧地区,几乎遍及世界各地,特别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南美洲等,我国主要分布在甘肃、新疆、宁夏、青海、内蒙古、西藏等省区。病因病理

  细粒棘球绦虫的终宿主。成虫寄生在犬小肠中,卵随粪便排出后污染食物,人(或羊、猪、牛)进食后,在上消化道中卵壳经胃液消化而孵化成幼虫,即六钩蚴,后穿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至门静脉系统(肠系膜、大网膜和肝)。大多数蚴滞留在肝内(约75%~80%0少数六钩蚴通过肝进入小循环至肺(约占8%~15%)及其他器官,如肠系膜、网膜、脾、盆腔、肌肉、皮下组织等(棘球绦虫生活环见图1)。

  六钩蚴进入肺后,逐渐发育成包虫囊肿,约半年长大至1~2cm,由于肺组织疏松、血流循环丰富及胸腔负压吸引等因素,六钩蚴在肺内生长速度比在肝肾内快,平均每年增长至原体积的1~2倍,达2~6cm左右,囊肿最大的可达20cm,囊液重达3000g以上。包虫囊肿含有外囊和内囊。内囊是包虫囊肿的固有囊壁,厚度仅1mm,压力却高达13.3~40kPa(100~300mmHg),易破。内囊又可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为生发层,很薄,分泌无色透明囊液,产生很多子囊和寄生虫头节,如脱落于囊腔内,即成为包虫沙。外层无细胞,多层次,半透明,乳白色,具有弹性,外观酷似粉皮。外囊是人体组织对内囊的反应形成的一层纤维性包膜,包绕着整个内囊,厚约3~5mm。内外囊间为潜在腔隙,无液体和气体,也不粘连。

  图1棘球绦虫生活环

  肺包虫囊肿80%为周边型,右肺多于左肺,下叶多于上叶。右肺血流量略多,与肝脏较近,二者之间有较丰富的淋巴管相通,这可能是右肺多见的原因。囊肿多为单发,占65%~75%,多发者一般是2~3个,一侧或双侧。约17%~22%并发其他部位囊肿,肺、肝并发的最常见,占13%~18%。

  图1棘球绦虫生活环

  肺包虫囊肿80%为周边型,右肺多于左肺,下叶多于上叶。右肺血流量略多,与肝脏较近,二者之间有较丰富的淋巴管相通,这可能是右肺多见的原因。囊肿多为单发,占65%~75%,多发者一般是2~3个,一侧或双侧。约17%~22%并发其他部位囊肿,肺、肝并发的最常见,占13%~18%。

临床表现

  大部分无并发平的肺包虫病诊断不难,主要根据①曾在流行地区居住,有犬、羊等动物接触史。②包虫病的X线表现较典型,可见单发或多发边缘锐利的囊肿阴影。③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常在5%~10%左右,甚至可高达20%~30%,直接0.15~0.3)×109/L。有时咳出物或胸水中能查到囊肿碎片及囊、头节或小钩。④其他诊断方法包括包虫皮内试验(Casoni试验),包虫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集试验等免疫方法。

  目前对肺内块状阴影在X线或超声导引下经皮或经纤支镜穿刺取活检或细胞学检查的不少,但需注意,疑为包虫囊肿的忌行囊肿穿刺,以免引致囊液外溢,产生过敏4反应或包虫病播散等严重并发症。

  肺包虫病的病理改变除囊肿本身外,主要是巨大囊肿对肺的机械性压迫,,使周围肺组织萎缩、纤维化或有淤血、炎症发生。>5cm的囊肿即可使支气管移位、管腔狭窄,或使支气管软骨坏死,进而破入支气管。表浅的肺包虫囊肿可引起反应性胸膜炎,巨大的囊肿还可能破入胸腔,大量头节外溢,形成许多继发性包虫囊肿。位于中心的囊肿偶有侵蚀、穿破大血管致大出血和。少数包虫囊肿有钙化。如囊肿破向细支气管,空气进入内囊外囊之间,可形成多种X线征。已有感染或破裂的的囊肿可合并胸腔及纵隔脓肿或脓胸,肝包虫囊肿破裂后可能与胸腔或肺、支气管相通,形成肺包虫囊肿-胆管-支气管瘘。

  根据我国1950~1985大组病例分析,肺包虫病占人体包虫病的14.81%(2408/16258),男多于女(约2:1),儿童占25%~30%,40岁以下的占大多数,年龄最小1~2岁,最大60~70岁。

  由感染至出现症状一般间隔3~4年,甚至一、二十年。症状因囊肿大小、数目、部位及有无并发症面不同,早期囊肿小,一般无明显症状,常经体检或在因其他疾病胸透时发现。囊肿增大引起压迫或并发炎症时,有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等症状。巨大囊肿或位于肺门附近的,可能有呼吸困难。如食管受压,有吞咽困难。侧见肺尖部囊肿压迫臂丛和颈交感神经节,引起Pancoast综合征(患侧肩、臂疼痛)及Horner征(一侧眼睑下垂,皮肤潮红不出汗)。如囊肿破入支气管,囊液量大的,有窒息危险,子囊及头节外溢,能形成多个新囊肿。患者常伴有过敏反应,如皮肤潮红、荨麻疹和喘息,严重的可休克。囊肿破裂感染的,有发烧、咳黄痰等肺部炎症及肺脓肿症状。少数囊肿破入胸腔,有发烧、胸痛气短及过敏反应。

  多数患者无明显阳性体征,囊肿较大的可致纵隔移位,在小孩可能出现胸廓畸形。患侧叩诊浊音,呼吸弱,有胸膜炎或脓胸的则有相应体征。

诊断鉴别

  肺包虫囊叶主要应与肺脓肿、空洞型肺结核、肺大泡合并感染及先天性周围型肺囊肿鉴别。肺脓肿临床表现较重,CT上脓肿周围肺纹理反应明显,壁厚薄不均,且见不到囊内花边样改变。空洞型肺结核一般较小,周围可见卫星灶;且有播散病灶。肺大泡合并感染可见液平,壁菲薄均匀,直径较小。周围型肺囊肿可见液平,壁薄均匀,常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检查化验

  (1)胸部X线检查为包虫病主要诊断方法,在本病流行区,有接触史的,单凭胸片大部分可以确诊。囊肿早期直径在1cm以下的,仅见边缘模糊的炎性阴影,直径>2cm的为轮廓清晰、边缘锐利的类圆形阴影,密度均匀而稍淡,低于心脏及实质性肿瘤的密度。至能明确诊断时已6~10cm左右,密度接近实质瘤一般为单发,也有多发的(图2)。作为含液囊肿,立位透视吸气时膈肌下降,头、足径稍增加,呼气膈肌上升时,则横径稍长上下稍短(“包虫呼吸征”)。大囊肿可呈分叶状或多环状。下肺野的囊肿“坐在”膈肌上,使膈机位置下降,甚至凹陷,有时需行人工气腹纵隔推向对侧,在下叶的纵隔受影响少,而右肝顶部的世大囊肿则明显使心脏向左移位,这个特点有助于鉴别诊断。少数病例有肺不张及胸膜炎。

  图2双侧多发性包囊虫病

  胸片显示:多个圆形边缘锐利,密度均匀影

  如囊肿小支气管被侵犯穿透,少量气体进入内外囊之间,则出现一些特殊X线征(图3):①少量气体进入内外囊之间,立位摄片气体上升至囊肿上部,局部有一弧形透明带(“新月征”)。②如气体进一步进入内囊,出现液平面,其上方见有代表内囊及外囊的2个弧形阴影(“双弓征”)。③当内囊破裂萎陷,皱缩的内囊浮于液面上,囊内液面上能见到不规则影(“水上浮莲征”)。

  图3肺包虫囊肿X线征示意图

  如囊肿破裂,内容物咳净,又未发生感染,胸片上表现为薄壁边缘光滑的含气囊肿。以后囊腔逐渐缩小,仅留有一些纤维化阴影。如囊肿破后发生感染,则囊壁增厚,周围有慢性炎症出现的可见肺浸润片状影。如破入胸腔,有胸腔积液或液气胸。

  (2)肺包虫病CT扫描是一种简便、安全、可靠的术前检查方法,可以避免由于穿刺造成的囊液外漏、头节扩散,以及由此造成的严重过敏反应或复发的危险,依据肺包虫CT表现可作出正确诊断。肺包虫病由血行播散,下叶多于上叶,右叶多于左叶。文献报道外伤可引起肺及胸膜播散,肺包虫病合并感染时,囊壁增厚,囊液密度增高,内外囊分离且内囊萎陷呈花边样改变,与支气管相通可以咳出部分囊液出现囊内液平面。

并发症

  1、过敏反应和包虫病传播

  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棘球蚴囊破裂,可造成继发性棘球蚴感染,由于其内含物相对身体来说是一种外来特质,可引起荨麻疹、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过敏反应症状,如果囊液大量进入血循环常可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2、肺包虫囊肿-胆管-支气管瘘肺包虫囊肿-胆管-支气管瘘

  已有感染或破裂的的囊肿可合并胸腔及纵隔脓肿或脓胸,肝包虫囊肿破裂后可能与胸腔或肺、支气管相通,形成肺包虫囊肿-胆管-支气管瘘。

  3、肺棘球蚴囊破入支气管时,可咳出大量的液体和破碎囊皮等物。

预防保健

  对本病的预防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流行区进行健康教育、查治病人、培训专业人员、建立防治机构、开展防治监测和科学研究。

  2、严格控制传染源、合理处理病畜及其内脏,提倡深埋或焚烧。对家犬和牧犬应定期进行药物驱虫,捕杀牧场周围的野生食肉类动物,消灭传染源。

  3、加强个人防护,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不洁净的生菜、不饮生水、勤洗手。

  4、目前仍以手术治疗包虫病为主,手术中注意防止发生继发感染及过敏性休克。

治疗用药

  主要是手术切除,无特效药物。目前试用的有甲苯米唑及丙硫苯唑,有使生发层和原头蚴退化变质的作用,临床上能看到一些疗效,症状有所改善,部分囊肿停止增长或缩小。还有吡喹酮,临床效果不明显,或可在术前应用以减少术后复发。目前药物疗法仅用于多发囊肿无法手术的患者。肺包虫囊肿一般呈进行性生长,能“自愈”的极少,绝大多数迟早将因囊内压力增设而破裂,产生严重并发平,因此要及时确诊并进行手术。

  手术方法主要有内囊摘除和肺叶切除2种。根据囊肿大小、数目多少、部位、有无并发感染及胸膜是否粘连决定手术方式。术中要注意防止囊肿破裂,囊液外溢入胸腔或胸壁软组织,以免引起包虫病变播散或过敏反应。

  麻醉:一般全麻气管内插管,如无特殊必要,不用双腔插管,手术间不需要单侧肺萎缩。较大的囊肿,如双腔插管不顺利,操作过程中囊腔有破裂可能。手术过程中囊肿在摘出前都有破裂,有从呼吸道吸入囊液或内囊碎片的危险,要注意。

  切口:如行肺切除,后外侧剖胸切口,一般从第5肋间或肋床进胸,便于处理肺门。

  单纯囊肿切除或在较近囊肿处做切口。

  手术方法:

  1.内囊完整摘除法开胸分离粘连后,因囊肿多在近周边处,肺表面有时可见到覆盖的纤维蛋白层。摘除前在肺周围用纱布填满覆盖,仅露出准备作切口取囊部位,并准备好有强吸力的吸引器,便于囊腔意外破裂时及时吸出其内容物,避免污染胸腔。然后小心切开囊肿外包绕的肺纤维层,刀稍倾斜,免垂直接切入内囊。因内囊压力较高,外囊切开一小口后,即可见白色内囊壁从切口膨出,延长切口,请麻醉师从气管插管用力打气,借助肺压把内囊腔推出。一般因内外囊间无粘连,可以把囊腔完整取下。内囊取出后,外囊上有细支气管口漏气,先用纱布堵上,然后缝合修补,其残腔壁较多的可切除或内翻,然后缝合,完全消灭残腔。

  2.内囊穿刺摘除术在囊肿部位周围用纱布涂擦,或用双氧水冲洗以杀灭原头蚴。过去常用甲醛涂抹,有进入支气管漏口发生严重支气管痉挛的可能,现已不用。残腔中有支气管漏气要一一缝合,再从周围至底部全层(较大的可分数次)缝合,消灭残腔。

  3.肺切除用于囊肿已破裂,肺组织有严重感染,并发支气扩张、肺纤维化、脓胸、支气管胸膜瘘或肺癌不能除外的患者。手术中如有可能最好先游离出支气管,钳夹住,避免术间挤压肺组织时,囊腔破向支气管,引起病变播散或窒息死亡。

  4.特殊类型包虫病的处理如同时有肝及肺囊肿的,可以一次手术。双侧有病变的先处理病变较大或有并发症的一侧,肺囊肿有支气管胸膜瘘的,先闭式引流,待感染控制,体力恢复后再行肺切除。

  治疗结果:1979年钱中希报告,胸部手术死亡率0.9%,近年来已无死亡,手术效果良好,个别病例复发,原因为:①术中留下较小的包虫囊肿。②术间囊液外溢,头节脱落,移植复发。③再次感染,复发患者再次行肺切除,效果也多良好。

 关键字:外科胃肠外科十二指肠淤积症上一篇文章:十二指肠损伤下一篇文章:胃肠道外瘘相关文章脂肪瘤粘连性肠梗阻游走脾硬纤维瘤婴儿脐疝胰腺损伤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关闭不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热点文章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十二指肠淤积症,”相似的文章

更多>>

十二指肠淤积症疾病

①钡餐检查可以见十二指肠郁滞及扩张征象,或在十二指肠某处钡剂突然受阻,有时可以见逆蠕动。 ②胃镜 检查可以发现十二指肠腔内的梗阻原因和在梗阻部位胃镜进行受阻。 ③空腹抽取十二指肠液时常常可以发现有食物残...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