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小儿高血压

高血压小儿hyPErTEnsIonChIlDrEn

时间 : 2009-11-27 02:17:54 来源:www.21nx.com

[摘要]

文章标题:高血压小儿hyPErTEnsIonChIlDrEn。摘要:中医病名头痛,眩晕,中风,心悸。定义及释义小儿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高于该年龄组平均血压2个标准差以上,或在该年龄组按百分位数分布的血压曲线的95%以上。学龄前

中医病名

头痛,眩晕,中风,心悸。

定义及释义

小儿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高于该年龄组平均血压2个标准差以上,或在该年龄组按百分位数分布的血压曲线的95%以上。学龄前儿童血压超过16.0/10.6kPa,学龄儿童血压超过17.3/12.OkPa临床诊断为高血压。小儿时期的高血压多数属继发性。

病因

西医病因

小儿高血压的病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其病因是肾脏实质性病变,以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多见。肾脏血管性疾患也是病因之一,其中以肾动脉狭窄为多见。内分泌疾患引起的高血压多见于肾上腺疾病,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等。心血管系统疾患中应注意主动脉缩窄及大动脉炎。部分患儿为原发性高血压。动脉压的高低取决于心排血量及总的外周阻力。如钠、水潴留引起血容量的增加,周围动脉收缩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均可导致高血压。神经内分泌异常也可引起高血压。

病机探微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较复杂,禀赋不足,肝肾阴亏,肝阳上亢;久病伤正,气血两虚,脑失所养;饮食劳倦,脾胃失健,痰浊内阻,清阳不展;及久病入络,气血凝滞,不能濡养等皆可致病。病位主要在肝、肾,涉及心、脾。病性多属本虚标实,且总以肝肾阴虚为本。

诊断

中医诊断

辨证:

本病以头晕头痛,目眩耳鸣为主要临床表现,但兼证不一,辨证即不同,治疗亦有异。如兼风者可见筋惕肉p肢麻;阴虚者可见目涩口干膝软;兼痰湿则见身重脘闷痰多;若气逆血瘀,邪扰清窍,则发为卒中。临床一般分为以下几种证候类型。

1.肝阳上亢

主证:头痛头晕,耳鸣目眩,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尿赤便秘,或筋惕肉p,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分析:本证由阴虚阳亢,或气郁化火,肝阳上亢所致。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故见面赤易怒。风阳升动,肝阳亢盛,故见头痛头晕。肝阳化风,肝风内动,故见筋惕肉run。

2.肝肾阴虚

主证:头晕耳鸣,腰酸膝软,五心烦热,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弦数。

分析:本证由肝肾阴亏,肝阳偏亢所致。阴虚火旺,肝木不得涵养,肝阳上亢,故见头晕耳鸣。阴亏虚热内生,故见五心烦热。肝肾不足,筋骨不健,故见腰膝酸软。

3.痰湿内阻

主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蒙,痰多,胸闷恶心,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弦滑。

分析:本证由脾胃不健,痰湿内盛所致。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故见头晕目眩,头重如蒙。浊阴不降,故见胸闷恶心。脾失健运,故见食少便溏。

4.风痰上扰

主证:头痛目眩,视物不清,恶心呕吐,胸闷脘胀,神昏谵妄,或肢体拘急,惊厥抽搐,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分析:本证由肝火内盛,炼液成痰,风痰上扰所致。阳化风动,痰火上窜,蒙蔽清窍,故见头痛目眩。扰乱神明,故见神昏谵妄。肝风内动,故见惊厥抽搐。

西医诊断

症状:轻度高血压患儿常无明显自觉症状,血压明显升高时以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甚至视物昏花,惊厥,瘫痪等为主要临床特征。

体征:

1.轻症患儿多无明显症状,血压明显增高时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及呕吐等症状。

2.嗜铬细胞瘤患儿可有多汗、心悸、体重减轻。皮质醇增多症可有体型变化、软弱无力、多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常伴有周期性肌张力低下、多尿、烦渴、手足搐搦等。肾动脉狭窄患者腹部可闻血管杂音。肾实质病变常伴有水肿,少尿及尿常规异常。

3.眼底改变分4度。Ⅰ度:正常眼底;Ⅱ度:可见局灶性小动脉痉挛;Ⅲ度:伴渗出或有出血;Ⅳ度:伴视乳头水肿。

4.血压升高,新生儿超过10.7/6.7kPa,婴幼儿超过13.3/8.OkPa,学龄前儿童超过

16.0/10.5kPa,学龄儿童超过17.3/12.OkPa,即可诊断高血压。任何年龄组血压超过20/

13.3kPa即为重度高血压。持续严重高血压,或短期内血压快速升高,可出现高血压危象,表现为剧烈头痛,烦躁不安,视物模糊或失明,甚至惊厥,昏迷。如不积极治疗,常危及生命,或留下严重后遗症。

实验室诊断:1.肾脏疾患的有关检查:包括尿常规、肾功能测定、静脉肾盂造影、肾脏B超检查、同位素肾图、肾动脉造影及肾静脉肾素活性测定等项。

2.内分泌疾患的有关检查:疑为皮质醇增多症时,测24小时尿17羟类固醇及17酮类固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时,血浆肾素活性减低而血浆及尿醛固酮浓度增高;嗜铬细胞瘤时尿香草苦杏仁酸(VMA)增高;神经母细胞瘤时VMA增高,尿多巴胺增高。

3.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的有关检查:应进行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头颅B超及CT检查。

鉴别诊断

1.一过性血压增高:小儿神经紧张、情绪激动、过度活动等可引起血压一过性增高,重复测量,并尽量使小儿处于安静、休息状态,可获正常血压。

2.技术误差:如测得血压增高,应注意是否存在技术误差,血压计所用气带对血压影响很大,其宽度应为上臂长度的2/3。如气带过窄易致测值增高,而误诊为高血压,应更换合适气带复查。

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有头痛、惊厥等症状,与高血压危象有类似表现。但无引起高血压的病因,血压测量无明显增高。

治疗

中医治疗

治法与方药:

本病以肝肾阴虚为本,肝风、肝火、痰浊、血瘀等为标,临证治疗应标本兼顾,虚实并治。即在滋阴补虚,养肝益肾基础上,据病情不同而酌情配以泻火、熄风、祛痰、化瘀等法。

辩证选方

1.肝阳上亢

治法:滋阴降火,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生石决明15g,天麻、钩藤、茯神、夜交藤各12g,川牛膝、桑寄生、杜仲、龙胆草各10g。筋惕肉run加白芍、僵蚕;烦躁易怒、口苦目眩加柴胡、丹皮。

2.肝肾阴虚

治法:滋阴清热,养肝益肾。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萸肉各12g,茯苓、泽泻、丹皮各10g,知母、黄柏各6g。目涩眼花加枸杞子、女贞子;失眠多梦加酸枣仁、五味子。

3.痰湿内阻

治法:化痰除湿,平肝潜阳。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天麻、钩藤、白术各12g,枳实、丹皮各10g,半夏、竹茹、陈皮各6g。痰多者加瓜蒌、远志;食少便溏加薏苡仁、茯苓。

4.风痰上扰

治法:熄风化痰,开窍醒神。

方药:羚羊角汤合温胆汤加减。生石决明、代赫石、白芍各15g,钩藤、菊花、丹皮各12g,半夏、竹茹、黄芩各10g。抽搐重加僵蚕、全蝎;头痛甚加夏枯草、菖蒲。

中药:

成药

1.天麻钩藤冲剂:具有清热活血,益肾平肝熄风功能。用于本病肝阳上亢之证。3~6岁

每服1/2包,6~9岁每服1包,9岁以上每服11/2包,每日3次。

2.菊明降压丸:具有清肝泻火降压之功能。用于本病肝火上炎之证。3~6岁每服10粒,6~9岁每服20粒,9岁以上每服30粒,每日3次。

3.复方杜仲片:具有清肝降压,活瘀补肾的功能。适用于肝阳上亢见有热象之证。3~6岁每服2片,6~9岁每服3片,9岁以上每服5片,每日3次。

4.六味地黄丸:具有滋补肝肾之功能。适用于本病肝肾阴虚之证。3~6岁每服1/3丸,6~9岁每服1/2丸,9岁以上每服1丸,每日2次。

专方验方

1.降压茶:钩藤、夏枯草、决明子、黄芩、茶叶各等量。每包1~2g,开水冲泡饮服,日2~3次,2周为1疗程。

2.远菊二天散:远志、菊花、天麻各0.28g,川芎、天竺黄各0.25g,柴胡、石菖蒲、僵蚕各0.22g。共为细末,装入胶囊,每服1~2g,日服3次。

3.平肝化瘀汤:夏枯草、桑寄生、石决明、白芍、牛膝、草决明、柴胡、丹参、大黄。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20天为1疗程。

4.菊花、桑叶、葛根、苦丁茶各10g。以开水泡,代茶饮。

5.生石决明、代赫石、磁石各15~3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

针灸:

1.体针:主穴取风池、曲池、足三里、内关穴。肝阳上亢加太冲、悬钟;痰阻于内加丰

隆;肝肾阴虚加三阴交、太溪。行泻法或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耳针:取肾上腺、心、神门、降压沟、内分泌、肝、肾等。毫针轻至中度刺激,每次选3~4穴,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3.穴位注射:曲池、足三里;内关、三阴交;合谷、太冲。每2穴为1组,三组穴轮流

使用,每日1组。每穴注射利血平0.03~0.05mg,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4.穴位放血:取太阳、印堂、百会、四神聪、风池等穴。每次选2~3穴,先行穴位消毒,尔后用三棱针点刺各穴约2mm深,令每穴出血5~6滴,隔日1次,7~10次为1疗程。

西医治疗

对于小儿高血压应积极寻找病因,并给予针对性处理,同时需给予降压药控制血压。

一、一般治疗

1.合理安排生活制度,一般情况下可适量活动,以防止体重增长过快,并使患儿情绪愉快。

2.低盐饮食,必要时限制水份。

3.重度高血压时应用降压药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应让患儿卧床休息。

二、病因治疗

肾实质性疾病、肾血管性疾病、肾上腺病变、主动脉缩窄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导致的高血压,应针对不同的病因予以治疗。

三、降压药物的应用

1.减少血容量的药物:主要选用利尿药。常用双氢克尿塞每日1~2mg/kg,分2~3次口服;安体舒通每日1.5~3mg/kg,分3次口服;速尿每次1~2mg/kg,口服、肌肉或静脉注射,每日1~2次;利尿酸每次0.5~1mg/kg,每日2~3次口服。

2.血管扩张药:直接作用于小动脉,扩张血管而降压,常用药有肼苯哒嗪、低压唑、硝普钠等。肼苯哒嗪适用于伴有肾功能衰竭的高血压,每日0.75~1mg/kg,分2~3次口服;低压唑适用于高血压危象,每次5mg/kg,静脉注射;硝普钠为治疗高血压危象的首选药物,剂量每分钟1~8μg/kg,静脉滴注,从小剂量开始使用。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巯甲丙脯酸,适用于高肾素性高血压,也可用于高血压危象的治疗,每日0.2~6mg/kg,分3次,每8小时1次口服。

4.钙拮抗剂:可用硝苯吡啶,对低肾素性高血压效果最好,对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者宜选用。每次剂量为0.2~0.5mg/kg,舌下含服或嚼碎吞服,每日1~3次。

5.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可选用利血平、胍乙碇、心得安、哌唑嗪等。利血平每日0.02mg/kg,分1~2次口服,或每次0.07mg/kg(极量每次1.25mg)肌注;胍乙啶适用于各种肾性高血压及其他继发性高血压,每日0.2mg/kg,分2~3次口服;心得安为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对伴有心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者禁用,每日剂量0.5~2mg/kg,分2次口服;哌唑嗪系选择性突触后α1受体阻滞剂,每日0.02~0.05mg/kg,分3次口服。

四、高血压危象的治疗

1.降压药物:选用低压唑、硝普钠、硝苯吡啶、巯甲丙脯酸及肼苯哒嗪等。

2.降低颅内压:可用甘露醇、速尿等。

3.镇静剂:

可用苯巴比妥钠、安定、水合氯醛等。
页面功能【参与评论】【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上一篇:什么是高血压脑病引起的头痛
下一篇: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高血压小儿hyPE...”相似的文章

更多>>

小儿高血压疾病

应常规进行下列检查: 1.尿常规 ,尿培养,尿儿茶酚胺 定性。 2.血常规检查。 3.血清电解质测定,特别是钾,钠,钙,磷。 4.血脂测定: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