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一氧化碳中毒

冬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时间 : 2009-11-26 03:02:44 来源:www.zhong-yao.net

[摘要]

近年来,不论城市还是农村,生活燃料逐渐趋于气体化。不仅减少了人们的体力劳动强度,也使环境得到了美化。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具体体现。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充分利用气体燃料诸多优势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它的某

  近年来,不论城市还是农村,生活燃料逐渐趋于气体化。不仅减少了人们的体力劳动强度,也使环境得到了美化。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具体体现。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充分利用气体燃料诸多优势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它的某些不良隐患。比如,有些气体燃料使用时会释放“一氧化碳”,还有进入冬季后,农村平房一般习惯使用煤火炉取暖,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一氧化碳”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健康危害。  为了防患于未然,今天在这里,我们就和您专门谈一谈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如何识别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与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接触时间长短、健康情况有关。早期表现主要是:剧烈头痛、头晕、心慌、面部潮红、口唇呈现樱桃红色、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模糊、视物不清、感觉迟钝、幻觉等症状。这个阶段如果能够识别中毒症状,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可以很快恢复。如果继续在中毒环境中,病情会进一步发展。中毒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等症状。病情进一步加重会出现重度中毒: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推之不动,这一阶段常伴有脑水肿、肺水肿、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如何进行现场急救  轻度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方式是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数小时后即可缓解。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昏迷、瞳孔和角膜反射迟钝等症状,可判定是中度一氧化碳中毒。立即打开门窗,迅速将病人移到空气新鲜处,解开领扣,裤带,针刺或以指掐人中刺激其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送往医院。倘若发现患者有呼吸停止、昏迷休克症状,应迅速将病人搬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先清除口腔、鼻腔的分泌物和呕吐物。解开领扣,放松腰带,去掉枕头,让病人仰卧,进行人工呼吸。同时拨打120,等待医护人员的救助。在救护的同时应给病人保暖,防止并发症发生。急救时“掐人中”正确的方法是用指尖掐人中或用针刺激人中,每分钟20~40次,每次持续0.5~1秒。不管是一氧化碳中毒的哪个程度,急救的重点都是改善机体的缺氧状态,缺氧状态缓解后,轻度中毒的患者很快会恢复,重度中毒者需要进一步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家庭生活中煤炭要烧尽,不要闷盖,煤炉要安装烟筒。尤其在冬季阴天或雨雪天气,煤燃烧不完全,加上室外气压低,室内的一氧化碳不易排出。因此,在家中一定要采取防范措施,以免发现意外。  2、使用天然气热水器时,不要密闭房间,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洗浴时间切勿过长。  3、使用管道煤气时,要防止管道老化、跑气、漏气。烧煮时防止火焰被扑灭,导致煤气溢出。(转自: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冬季预防一氧化碳...”相似的文章

更多>>

一氧化碳中毒疾病

实验室检查:血浆HbCO水平为CO中毒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诊断依据,HbCO只有在中毒后立即测定才具有可靠的临床意义。 其他辅助检查:脑电图,CO中毒时常出现弥漫性低波幅慢波。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