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甲流

甲流‘变’了 疫苗还有效吗?

时间 : 2009-11-26 11:41:15 来源:搜狐健康博客

[摘要]

多国专家指出,对于出现的变异病毒无需感到惊慌,抗病毒药物和疫苗依然有效。法国卫生总局局长迪迪埃·乌森日前呼吁人们对甲感变异病毒不必过分担心,目前使用的疫苗依然有效。

    新闻联接:

    香港发现新甲型流感变种病毒

    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23日公布,当天从一名1岁男童的样本中,分离出1株甲型H1N1流感变种病毒,与近期在挪威发现的相同。该病毒株对抗病毒药特敏福和乐感清均没有出现抗药性。这名男童7月22日出现类流感症状,3日后入住医院,住院3日出院,现已完全康复,家人亦无病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巴西、日本、中国、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均曾发现同样的病毒变种。目前没有证据显示这些变种可导致甲型H1N1流感感染个案不寻常上升,或导致更多的严重或死亡个案。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证实:我国内地曾出现甲流病毒变种。

    24 日上午,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新闻官陈蔚云向媒体证实,中国内地确实出现过甲流病毒变种的病例。陈蔚云表示,今年6、7月份,中国内地曾经出现过两三个甲型H1N1流感变种病毒的病例,这种病毒和近日在挪威出现的病毒相同,但她没有透露更多的细节。目前,专家还在做进一步研究和分析,现在该病毒没有对甲流疫苗产生抗药性,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暂时不打算发布新的建议或改变此前的建议。

    甲流病毒变异 疫苗仍然有效

    多国专家指出,对于出现的变异病毒无需感到惊慌,抗病毒药物和疫苗依然有效。法国卫生总局局长迪迪埃·乌森日前呼吁人们对甲感变异病毒不必过分担心,目前使用的疫苗依然有效。乌森说,虽然病毒出现了变异,但它的免疫原性未发生改变;另外在研制疫苗时,科研人员已经将变异的可能性考虑在内。因此,用甲流疫苗预防的效果依然十分可靠,疫苗可以应对变异后的病毒。由于研究人员预料到这种病毒会变异,因而“我们的疫苗中有一部分含一种添加剂”,这种添加剂可扩大疫苗生效范围,即当病毒少许变异时疫苗依然有效。

    ■病毒变异并不意外

    相信有很多朋友已经从各类媒体上看到了这些新闻,挪威、香港发现甲流病毒变异病例,美国、英国发现抗“达菲”甲流患者……人们开始担心,变异后的病毒会不会更危险?现有的药物对它有效吗?接种疫苗还有意义吗?那么,面对近来出现的“甲流病毒变异及抗药性病例”,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如何应对呢?

    首先,从专业角度来说,甲型流感病毒出现变异并不出人意料,这恰恰是流感病毒的特征之一。其次,根据目前对“发生变异”的病毒进行的分析,虽然发生了变异,但其免疫原性并未见改变,也就是说不影响全球目前正在进行的疫苗接种策略,因为目前分离到的病毒变异株的抗原结构与疫苗株的抗原结构相同,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仍然具有抵御作用,而且效果可靠。

    因为甲流病毒属于变异比较频繁的流感病毒类型,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在密切地监测着其变异情况,至今没有发现病毒发生重大变异。而且,甲流病毒发生变异并不可怕。从科学规律看,流感病毒发生变异是绝对的,不变异是相对的,甲流病毒也不例外。但从我们目前掌握的信息看,北欧地区发现的甲流病毒变异,是属于偶发和自发现象,也没有广泛流行开来。世界卫生组织也表示,病毒变异后,其致病性没有相应的提高,并未导致感染人数突增或者重症、死亡病例增加。甲流疫苗仍然有效。目前,本市各流感监测点采样结果,没有发现甲流病毒变异,因此,本市的甲流防控工作、治疗手段、疫苗接种等,仍将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

    ■不必惊慌、不可轻视

    面对甲流病毒出现的新情况,大家应积极配合政府公共机构进行防治,避免制作任何人为的恐慌和慌乱。毕竟拥有国家权力为后盾的国家机构拥有非一般人的应急能力,民众遵守国家公布关于防止甲流的卫生措施就好。我们不必惊慌失措,但我们也不能够轻视。全球化的时代所带给我们的是交通越来越快捷、地域感越来越弱、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疾病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病毒也越来越狡猾,它们经常瞅着一条最细微的门缝,钻进我们的生活中来,所以我们决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事到临头了才粗糙应对。

    甲流毕竟是一种流感病毒,传播快、加重慢性病就是它的特点;虽然目前世界上除少数国家外,大部分国家的流感病人中,尚未发现有流感病毒变异情况发生,但我们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提前着手、有备无患。如果本市或周遍省市地区发现了甲流病毒变异,甚至病毒变异很多或基因发生重组,其致病性及免疫能力发生变化,本市当然要在卫生部统一指导下,调整防控方案,对由变异病毒引起的甲流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但从一般规律来看,即使发现了甲流病毒变异,人数也不会很多,对大多数普通甲流患者,还将采取目前的治疗方案和疫苗接种方案。疫情的变化与发展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所以不能事不关己,也不用草木皆兵。

    ■正确认识、加倍重视

    尽管科学总是在和病毒赛跑,但目前甲流疫情的发展态势不容乐观,当出现这种“偶发和自发的挪威甲流病毒变异现象”后,我们就更应该加倍重视,宁可拿出最大的危机意识,也不可掉以轻心,更不能认为离我们还很遥远。建议您和家人巩固建立起的良好的卫生习惯,日常注意做到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加强自我保护;在流感流行期间,希望大家注意通过政府新闻发布、卫生部门编制的手册、海报,热线电话以及主流媒体等正确渠道,随时获得、掌握最新、最准确的各种信息与政府发布的忠告;关注并且相信来自相信政府部门对防病工作的部署,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疫情的分析和对防病知识的宣传。不要听信小道传闻。

    甲流疫情在全球蔓延已将近一年了,因为发病基数不断增加,或许大家会突然觉得政府及卫生部门公布的信息中,近期确诊病例一下字就增多了,同时也在不断出现一些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于是很多人开始恐慌起来,觉得甲流正在身边威胁着自己的健康,弓弦每天都绷得挺紧的,甚至已经患上了 “甲型H1N1流感恐惧症”。那么我想提醒朋友们:学会调控自己的心理,不用草木皆兵、无需恐慌,不能让区区一个甲流病毒就搅乱了我们的生活。防控甲流,心态很重要;与其那么担心,还不如自己实实在在的做点什么,可能对自己的健康更有好处。我们只要从自身做起,践行已熟知的防控措施,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不给病毒传播提供机会,就能将疫情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履行职责 从容应对

    截至目前,甲型H1N1流感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并没有超过普通的季节性流感。在爆发甲型流感的最初几个月,入院治疗和死亡的人数甚至低于普通的季节性感冒,而且到现在为止病毒也没有发生急剧的变异。政府及卫生部门所公布的信息数字,只是意味着传播范围的广泛化,以及传播方式本土化和社区化,并不能解读为流感的病情急剧严重了,更不是病死率突然增高了。

    然而,不恐慌并不代表不重视。感冒对于中国老百姓而言并不新鲜,只是由于知识普及等原因,造成对流感和普通感冒认识不清楚,并没有完全认清流感的危害。“流感”和“感冒”虽然病症有相似之处,但致病原因和危害却截然不同。大家都履行必要的职责,把各自的事情做好,就是切身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表现,就是在维护自己以及公众的健康。

    现在大家非常的关心呼吸道传染病,甲流在我们身边,我们不要花很多时间、很多精力去思考到底是谁被传染上的风险系数高、谁是安全的;这时候我们更需要是靠如何树立起一种责任意识,如何履行个人的职责,遏制这个疾病的传播速度,如何实现全民健康,公众的健康就是我们常说的公共卫生。公共卫生这个词读起来很方便,但是实际上它的真正含义是公众的健康。从“卫生”这两个字讲,“卫”意味着保卫、护卫,“生”意味着生命,就是保护公众的健康,不能简单地将“卫生” 理解为“干净”。公共卫生要靠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来参与,从关注自身的健康开始,放射出去;在关注自己的同时也关注周围或身边的人,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保护别人。





(责任编辑:孔飞)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甲流‘变’了 疫苗...”相似的文章

更多>>

甲流疾病

一、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清学诊断:可使用间接ELISA,抗原捕捉ELISA,荧光免疫法等; 3.反转录-聚合酶链式...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