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隐孢子虫病

鸡的隐孢子虫病

时间 : 2009-11-25 10:15:13 来源:nc.mofcom.gov.cn

[摘要]

鸡的隐孢子虫病 - 新农村商网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全世界性的人、兽、禽共患寄生原虫病。现已发现,隐孢子虫可寄生于46种脊椎动物,其中包括多种鸟禽类,许多哺乳动物(包括人)、还有爬行动物和鱼类。禽的隐孢子虫有两种,一种是火鸡隐孢子虫,寄生于火鸡的小肠;另一种是贝氏隐孢子虫,寄生于鸡的呼吸道泄殖腔和法氏囊等处;这两种隐孢子虫不感染人,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报道。

  【病原体与生活史】寄生于鸡的隐孢子虫只有一种,即隐孢子属的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baileyi):卵囊近似球形,大小为6-7.5微米×4.8-5.7微米。卵囊壁光滑无色,卵囊没有卵膜孔和极粒,内含4个裸露的子孢子,不形成孢子囊,有残体。

  隐孢子虫的生活史与艾美耳球虫相似,也有裂体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个阶段。但是,这三个阶段都在同一宿主体内进行。卵囊被鸡吞食后,释放出子孢子,侵入寄生部位的黏膜上皮细胞,进行裂体生殖,经过两个世代以后,进行配子生殖,形成合子后,再进行孢子生殖,形成孢子化卵囊。成熟卵囊随鸡粪便排出体外就具有感染性。另外,隐孢子虫在宿主细胞内可形成薄壁卵囊,薄壁卵囊不排出体外,只进行自身感染,即直接释放出子孢子,继续进行上述三个阶段的发育。随粪便排出体外的是厚壁卵囊。

  【流行特点】

  (1)鸡的隐孢子虫病分布广泛,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温暖多雨的季节(8、9月)发病率较高。

  (2)隐孢子虫卵囊抵抗力强,常用消毒剂,如碘酒,煤酚皂溶液、次氯酸钠、氢氧化钠等对其作用不佳。

  (3)卫生条件差,易造成本病流行。

  【临床特征】由于隐孢子虫在所寄生部位的黏膜上皮细胞内的裂体生殖,严重破坏了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出现相应的症状。雏鸡临床上常表现为精神沉郁、不食、粪便带血、痉挛性咳嗽、喷嚏、呼吸加快、口腔和鼻孔流黏液性鼻液等。可引起雏鸡死亡。

  【诊断要点】

  (1)剖检变化鸡泄殖腔、法氏囊发炎,有出血点,部分病鸡肝脏肿大,鼻腔和支气管黏膜受损,肺有浆液性炎症。

  (2)实验室检查对隐孢子虫病来说,流行特点、症状及剖检变化都不是特异的,只能作为参考。确诊主要依靠粪便和组织内虫体的检查。粪便检查常用两种方法:一是粪便涂片染色法,二是饱和蔗糖液漂浮法。组织内虫体检查常用组织切片、染色法检查病变组织内的虫体。

  【预防措施】本病重在于防。

  (1)鸡隐孢子虫病的预防要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定期清扫粪便污物,进行堆积发酵处理。

  (2)成年鸡与雏鸡分群饲养。

  (3)饲养场地和用具等应经常用热水或5%氨水等消毒。

  (4)严防病鸡排泄物污染饮水、饲料等,以切断粪-口传播途径。

  【治疗方案】鸡的隐孢子虫病目前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有人认为大蒜素、某些磺胺类药物有一定效果。因此,加强护理,对症支持疗法显得比较重要。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 鸡的隐孢子虫病...”相似的文章

更多>>

隐孢子虫病疾病

1.粪便检查 粪便镜检可见白细胞或脓细胞,但无红细胞,少有吞噬细胞,粪便中找到卵囊,一般用金胺-酚染色法进行筛查,可疑虫体时可用改良抗酸染色法,二者联用效果最理想。 2.病原体检查 收集患者粪便或呕吐物,查隐...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