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

学校心理咨询若干倾向性问题的思考

时间 : 2009-11-25 09:29:55 来源:www.psychcn.com

[摘要]

学校心理咨询若干倾向性问题的思考

K傅安球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

KK【内容提要】本文针对当前学校心理咨询中普遍存在的重视“调适性心理咨询”,忽视“发展性心理咨询”;重视心理异常中“心理障碍”的矫治,忽视“一般心理问题”的调控和重视成人心理异常表现模式的套用,忽视学生心理异常表现的年龄特征等倾向,提出并论述了学校心理咨询“咨询类型”的侧重点在于发展性心理咨询,“调适矫正”的着眼点在于心理异常中“一般心理问题”的调控,“分析判别”的出发点在于以学生各年龄阶段心理异常特有表现为依据的观点,为进一步强化学校心理咨询的科学性,顺利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KK【关K键K词】学校心理咨询/调适性心理咨询/发展性心理咨询/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

KK【正KK文】

KK1K问题的提出

KK由于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受到国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已开始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启动,并逐渐步入科学化的轨道。但是,目前学校心理咨询尚有一些倾向性的问题值得引起充分注意,这些倾向性问题主要集中在“咨询类型”、“调适矫正”和“分析判别”上。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相当数量从事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教师,尤其是中小学的教师,总是习惯地把“咨询类型”的侧重点放在“调适性心理咨询”上,而忽视“发展性心理咨询”,似乎学校心理咨询的意义就在于解决学生各种心理危机;总是把“调适矫正”的着眼点放在“心理障碍”的矫治上,而忽视“一般心理问题”的调控,仿佛学校心理咨询的作用就在于缓解和消除学生各种严重的心理异常;总是把“分析判别”的出发点放在机械套用成人模式的典型表现上,而忽视学生具有年龄特征的特殊表现,好象学校心理咨询的价值就在于发现学生具有成人化表现的典型的心理疾病。

KK这些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常见的带有普遍性的倾向性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适当的解决,则势必会影响学校心理咨询的方向、要求、目的和质量,甚至有可能背离初衷而步入误区。

KK2K学校心理咨询“咨询类型”的侧重点,K不在于调适性心理咨询,而在于发展性心理咨询

KK学校心理咨询的根本目的,不仅仅使有各种心理异常表现的学生尽快缓解心理压力和消除心理危机,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使其心理和行为能正常适应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变化并符合社会规范和社会标准,而且更重要的是使适应正常的广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使其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精神生活无比充实、各种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人生价值能够正确体现[1]。为此目的,K重视针对具有各种心理异常表现的学生进行调适性心理咨询是必要的,通过这种类型的心理咨询可以使心理异常学生宣泄消极情绪,以缓解心理压力;可以改变心理异常学生在认知上的错误观念,以使其确立正确的合理的思考方向和方法;可以指导心理异常学生进行自我调控,并提供自我调控的措施和手段;可以帮助心理异常学生重新建立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内的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行为,以使其尽快摆脱心理异常的纠缠而保持心理健康。对有各种心理异常的学生来说,如果不能通过调适性心理咨询及时地予以解决,则势必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危机。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针对广大心理健康的学生进行发展性心理咨询,因为学校心理咨询并不是专门为有这样那样心理异常表现的学生提供服务的,也同样甚至更多的是为广大心理健康的学生提供服务,以使包括心理异常学生在内的全体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保持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发展性心理咨询既能够帮助广大学生了解自己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的心理问题,使其更好地认识自我,并提供处理方法,防止并消除在其成长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异常问题,防患于未然,而且更重要的还能够鼓励、督促和帮助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已经具有的各种现实能力,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从而使其进一步提高环境适应能力,更好地塑造个性和完善人格,更充分地发展自我。

KK事实上,把学校心理咨询的侧重点放在发展性心理咨询类型上,也完全是符合当前学生心理和行为表现的实际情况的。且不说广大学生心理和行为表现从整体上是健康的,即使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某些所谓“问题”,其大部分还是成长过程中伴随出现的发展性问题,例如挫折容忍力低下而导致受挫后情绪波动强烈、社交能力不高而出现人际关系紧张、学习能力较差而引起学习困难、生活自理能力缺乏而产生过分依赖心理以及自我认识能力不足而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等,基本上都属于学生正常心理发展中有可能出现并可以理解的问题,这实际上也是当今社会剧烈的竞争性和高速的代谢性对学生心理发展的高标准、高要求所决定的。当今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要求已远非传统的“社会适应标准”(即“生存标准”)可以涵盖,而已远远超出了这个标准推进到“发展标准”,即心理健康水平高的学生,应该认识清醒健全,能正确、全面地认识、评价自己和他人,对自己的短处和缺点不否认,对他人的长处和优点不抹煞,同时还应该有敏锐的感知、稳定的注意、良好的记忆、丰富的想象、灵活的思维和流畅的言语;应该情绪积极饱满,主导心境是积极稳定的,精神状态是饱满振作的,即使出现了消极情绪,也能在短时间内自行摆脱和化解;应该意志品质良好,自觉性高而很少盲从或独断,果断性强而很少轻率从事或优柔寡断,坚持性好而很少动摇或执拗,自制力强而很少冲动或任性;应该个性完善统一,不隔裂、不矛盾,人格健全完整;应该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与人交往,并能在思想上、态度上与人进行沟通,能悦纳他人,也容易被他人所接纳;应该潜能充分发挥,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具有较高的创造能力。显然,要达到这个标准,需要进行各方面努力,但发展性心理咨询无疑肩负重任。

KK可以想见,如果把学校心理咨询的侧重点放在调适性心理咨询上,那么,势必不仅会无意之中降低心理咨询的目标,而且还会不自觉地把学生长成过程中出现的发展性问题当作“适应困难”而纳入心理异常的范畴,这样既不利于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将心理咨询由“调适性”向“发展性”层面推进,又容易脱离学生实际,产生对学生心理异常状况的估计严重化。

KK3K学校心理咨询“调适矫正”的着眼点,K不在于“心理障碍”的矫治,而在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调控

KK在学校心理咨询中也会遇到学生心理异常的种种表现,但不少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教师,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其统统视作“心理障碍”,这不但会在无意中夸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的严重性,而且还会给心理异常的学生带来新的精神压力,诱发新的心理问题。

KK实践表明,学生心理异常的各种表现,大量的还是属于“一般心理问题”(mentalKblockK),K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心理障碍”(Mentaldisorder)。例如“考试应激反应”、上课和做作业时的“分神”、“挑衅性攻击行为”以及“怯懦”、“狭隘”等人格表现缺陷和“自卑”、“狂热”等情绪失调……基本上都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是轻微的心理异常,即基本上可以归属于“一般心理问题”。因为“心理障碍”是比较严重或严重的心理异常,与“一般心理问题”有着严格的质的区别。

KK从科学的意义上讲,“一般心理问题”通常只能称之为心理失衡,即所谓心理困惑、心理困扰或心理不适应,而“心理障碍”则常被称之为心理缺损、心理残缺或心理失常,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KK第一,“一般心理问题”与特定的情景紧密相关,通常由特定的情景诱发,并在特定的情景中发生。例如“考试应激反应”导致注意范围缩小(看漏题)、感觉迟钝(看错题)、记忆困难(回忆不出熟记的内容)等,与考试情景密切相关,只在考试场合出现,其他活动则一般不会出现这种过度的带有明显心理失衡表现的紧张反应。这种异常反应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情景性反应异常也不一样,日常生活中的情景性反应异常,例如第一次登台演出或第一次上讲台讲课而忘了台词或教材内容等,大凡不少人都有可能,一般都可以通过不断适应某种相应情景而逐渐减少以致最终消失,即所谓“习以为常”,但考试应激反应则不然,只要考试情景一出现,就有可能随之发生,很难通过所谓“适应”予以消除,对学生来讲,考试情景不知重复了多少遍,但就是不能“适应”,每逢考试都照样有可能紧张异常,以致影响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这也就是考试应激反应属于心理异常的范畴(尽管只是“一般心理问题”),而不属于正常的情景性反应异常范畴的原因。

KK“心理障碍”则与特定的情景无必然联系,并非必然由特定情景直接诱发,特定情景存在与否并不构成“心理障碍”是否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即“心理障碍”很难用特定情景来加以解释。例如“注意涣散”这种心理障碍,即使没有外界干扰注意力也极易分散,显得极为心神不定,可发生在任何情景和活动中,就是在游戏场合也是如此。

KK第二,“一般心理问题”通常并不经常出现,更不会持续出现。因为“特定的情景”并不会经常出现也不会持续出现,而且“一般心理问题”虽然发生在特定情景之中,但特定情景的每一次出现,未必都诱发“一般心理问题”,有“考试应激反应”心理问题的学生,虽然在考试场合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出现这种心理异常表现,但也未必每逢考试都必然会表现出这种心理异常。同时,“一般心理问题”常常也会自行缓解,或者出现的频率逐渐减少,或者表现的强度逐渐减弱,有时还会自行“痊愈”。当然,“一般心理问题”也有可能演变为“心理障碍”或集中表现多种心理障碍的“心理疾病”,例如“考试应激反应”就有可能演变为伴有焦虑、恐惧等精神症状和心悸、出汗、手抖等躯体症状的“考试焦虑症”。但无论如何,“一般心理问题”具有明显的“暂时性”则是肯定的。但需要指出的是,“暂时性”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短暂性”,“短暂性”意味着时过境迁,甚至是稍纵即逝,“暂时性”则意味着可以存在相当一段时间,但最终必将缓解、消失,或者演变成“心理障碍”这类更为严重的心理异常。

KK“心理障碍”则不然,“心理障碍”一旦发生,常常是持续出现、长期存在的,很难自行消失,往往需要经过专门的心理治疗甚至是精神药物治疗才能予以缓解和祛除,因而具有明显的“持久性”。例如“注意涣散”以及以此为核心症状且伴有冲动任性、活动过多等多种其他症状的“儿童多动综合症”(hyperkineticKsyndrome),K只有通过改善环境和教育方法,施以行为矫正等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才能予以控制。

KK第三,“一般心理问题”没有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即不存在病理性的精神症状,例如思维散漫、妄想、病理性遗忘、情感淡漠、意识混浊等,即精神活动是完全正常的,社会功能是良好的。正因为如此,因而某些诸如自卑、空虚等“一般心理问题”不为人们所重视而忽视必要的调适,以致最终有可能演变为“心理障碍”。

KK“心理障碍”则是心理状态的变异与心理能量的衰退甚至丧失,例如“精神发育迟缓”导致的智能障碍就是在发育期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理状态的变异和心理能量的衰退与丧失,“痴呆”导致的智能障碍则是在发育期后由于脑损害引起的心理状态的变异和心理能量的衰退与丧失,因而“心理障碍”在“心理疾病”中通常以“症状”的形式出现,一般被称之为“心理症状”或“精神症状”。[2]。

KK“一般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有着严格区别且学生心理异常的各种表现大量的还是属于“一般心理问题”,因而如果把学校心理咨询中“调适矫正”的着眼点放在“心理障碍”的矫治上,则不仅会造成主次颠倒、调适盲目,而且也常常会收效甚微甚至劳而无功,毕竟“心理障碍”大多都需要专门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干预和治疗才能予以矫正,心理咨询往往只能起到“心理支持”等有限的积极作用。所以,学校心理咨询只有把“调适矫正”的着眼点放在“一般心理问题”的调控上,才能更好地发挥心理咨询的积极作用。

KK4K学校心理咨询“分析判别”的出发点,K不在于成人心理异常表现模式的机械套用,而在于以学生各年龄阶段心理异常特有表现为依据

KK在学校心理咨询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对学生涉及心理异常问题的诉述进行审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准确判别是至关重要的,否则,提供合理的咨询建议和采取必要的调适措施就失去了前提。但是,在实际心理咨询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对学生诉述的分析和判别,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失误,这种失误不仅仅表现在对学生诉述缺乏全面的思考,即思考仅局限于心理异常的具体征象,而忽视对学生整个心理面貌的全局考量,结果分析偏颇,判别失当。例如仅根据高考前老是出现“考不上大学怎么办?”等难以摆脱的所谓“强迫”观念,就判定为“强迫症”,显然是轻率的。因为“强迫症”的判别,不但要有患者明知出自内心的强迫症状(包括强迫观念)是不合情理和不恰当的,但却无力摆脱而感到焦虑和痛苦这样的指征,同时大多数患者也有力图保持对自身和对环境的严密控制,注重细节、力求精确,但仍还有“不完善”、“不确定”的感觉这样的强迫性人格表现,没有这种人格特征,就不能随意判定为“强迫症”。而且这种失误更为严重的还表现在自觉不自觉机械套用成人心理异常表现的模式上,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心理异常在学生身上的特有表现,这样,分析和判别就必然脱离学生实际,漏诊、错诊就在所难免。例如“焦虑症”是一种并非由焦虑刺激引起的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且同时伴有明显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神经症,对于成人来说,只要具有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且焦虑并非起源于现实的危险,同时又不存在其他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则就可以判定为焦虑症,但对儿童青少年来说则不尽然[3],K因为儿童青少年焦虑症临床表现的最大特点在于:一是与恐怖症交织在一起,年龄越小,恐惧成分越多,焦虑成分越少,年龄越大,恐惧成分就越少,焦虑成分就越多;二是焦虑由具体焦虑刺激引起,但焦虑刺激与焦虑严重程度、焦虑持续时间明显不相称,即焦虑不能合理地以现实事件来解释,其中,较多地出现在中小学生中的“考试焦虑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机械套用成人焦虑症的典型表现来加以判别,则势必“相距甚远”而失去对学生各种焦虑症的警惕性,从而贻误及时调适和矫治的宝贵时间。

KK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机械套用成人模式来分析判别学生的心理异常,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心理异常表现与成人的心理异常表现没有关联,并不表示学生不可能出现类似成人典型表现的心理异常,而只是要求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各年龄阶段心理异常的特有表现来进行分析判别,这样才更有针对性,才能有的放矢地及时进行干预、调适,并视情况介绍到专门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进行必要的矫治。

KK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只有重视科学性、讲究科学性和加强科学性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是当前学校心理咨询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并努力予以解决的重要课题。

KK【参考文献】

KK1K刘宣文.心理健康标准与学校心理辅导.教育研究,1999;K3K:42―46

KK2K傅安球.心理异常中“一般心理问题”的判别标准与临床表现.心理科学,1999;22(6):492―495

KK3K夏镇夷等主编.K实用精神医学.K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36―337

【保留字段】本文系1999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重点项目《心理异常的判别标准与调适性、发展性心理咨询的研究》内容之一部分。

KK摘自《心理科学》200003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学校心理咨询若干...”相似的文章

更多>>

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疾病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