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婴儿肠痉挛

肠痉挛

时间 : 2009-11-25 07:52:55 来源:jkzx.jxdyf.com

[摘要]

肠痉挛又称肠绞痛,是由于肠管壁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腹痛,是小儿内、外科门诊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本症特点是发作突然,在发作间歇期甚至发作期也缺乏特异体征。本症大多可自然缓解,但因其

疾病诊疗病因病理化验检查诊断鉴别疾病治疗用药指南并发症  病因  一、胃肠道因素。  (一)肠道气体产生过多。  肠道气体有四大来源:吞下的气体;中和胃酸产生;从血中弥散而来以及细菌发酵产生。  (二)肠道动力增高。  (三)胃肠道激素。  (四)饮食因素。一些研究显示,母乳喂养儿发生肠痉挛与母亲饮用奶有关,食物过敏可能是肠痉挛发生的一个原因。  (五)其他因素。  二、非胃肠道因素。  1、血常规。  2、便常规。  3、血生化全项。  4、腹部X线透视。一、诊断要点阵发性哭闹或阵发性发作的腹痛,在发作间歇期甚至发作期也很少有腹部异常体征。因小儿有很多疾病可以引起腹痛,故肠痉挛的诊断应建立在排除一系列内、外科疾病,尤其是外科急腹症的基础之上。否则,将会贻误诊断和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根据患儿年龄不同可表现为阵发性哭闹或自述阵发性发作的腹痛。发作及间歇期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不等,间歇期患儿如常。患儿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发热,仅少数婴幼儿出现呕吐,大便可正常、稍稀或较干,不排脓血便及果酱样便。即使不经治疗肠痉挛也应在几十分钟或几小时内自愈。如病程超过6小时、持续性腹痛、出现其它伴随症状或生命体征的改变则应考虑可能存在腹部的器质性病变。体格检查前应仔细询问病史,检查时必须取得患儿合作,否则检查结果是不可靠的。当不能取得合作时,宁可应用镇静剂,如口服足量的水合氯醛或肌肉注射鲁米那。二、需要与本病鉴别的疾病1、肠套叠:是婴幼儿应首先鉴别的疾病,好发于4~10个月的肥胖男婴,全年可发病,春季为高峰期。典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腹部腊肠样包块及果酱样(血)便。阵发性哭闹为套叠的肠管痉挛所致,其程度往往比单纯的肠痉挛重而且规律性更强。呕吐几乎发生于每一例肠套叠,单纯肠痉挛则较少见。大多数患儿可触及腹部腊肠样包块,一般位于沿结肠框走行的部位,其中半数位于右上腹。包块比单纯肠痉挛时触及的肠管粗大,有一定弹性,并有触痛。发病超过6小时则可能排出果酱样便。气或钡灌肠可证实临床诊断(除少见的小肠套叠),并可通过增加灌肠压力试行肠套叠复位。2、急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多发于5岁以上小儿,但婴幼儿期也并非不能发生,阑尾炎的典型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病初期患儿常自述为中腹或上腹部痛,也有的不能确定腹痛部位,此时可与肠痉挛相混淆,数小时后腹痛多固定于右下腹。腹痛一般为持续性,但粪石梗阻、阑尾内寄生虫等具有梗阻性质的阑尾炎在一段时期可以阵发性、痉挛性疼痛为主,也应与肠痉挛鉴别。鉴别要点是各种类型阑尾炎一定都有右下腹的固定压痛,病程稍长还可能出现肌紧张,与肠痉挛不同。有时需数次检查才能确定其压痛点是否为“固定”。此外,阑尾炎常伴有早期的恶心、呕吐及稍后的发热与白血球增高。3、急性胃肠炎或肠道感染:  可发生于各年龄组小儿,除阵发性腹痛外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及发热等症状,有时会由于吐、泻而发生脱水。以上都是单纯肠痉挛不应有的表现,但发病初期还是需要与肠痉挛鉴别。包括细菌性痢疾与阿米巴痢疾在内的肠道感染应结合大便的化验室检查才能确诊。  一、第一级治疗给孩子以抚慰,摇动孩子,减低环境噪音,用热水袋捂婴儿腹部;对家长给予支持和关心;可服用中药或二甲基硅油。一些中药具有解痉作用,服用中药(洋甘菊、马鞭草、甘草、茴香、香峰草及薄荷组成的粉末)7天后,肠痉挛改善,但夜醒次数未见减少。二甲基硅油是一种非吸收性药物,通过改变气泡表面张力,使气泡融合或弥散,促进气体排出,对人体无副作用。试图用它来减少肠道气体。但有关它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用二甲基硅油与安慰剂做自身交叉对照研究,1/4-2/3患儿症状有改善,但与安慰剂相比,无明显差异。其他减少肠道气体的药物如活性碳、α-半乳糖苷酶能吸附气体或帮助消化高纤维素食物,减少发酵产气,但目前对肠痉挛的疗效尚不肯定。  二、第二级治疗即药物治疗。可用解痉药(如西托溴铵)能阻断平滑肌的毒蕈碱型受体,还可直接作用于平滑肌,解除平滑肌痉挛。无效者可用盐酸双环胺,它作为一种抗胆碱能药物,具有阿托品样的解痉作用,并有一定的中枢安定作用,在治疗婴儿肠痉挛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近来有研究发现,6个月以下的婴儿用此药可发生呼吸暂停,使此药的应用受到限制。至今尚无一种完全有效的药物来治疗肠痉挛。  三、第三级治疗改变饮食和/或药物治疗。母乳喂养的母亲不食用牛奶、奶制品、鱼和蛋;人工喂养儿给予豆奶或水解酪蛋白的奶方,能明显改善婴儿肠痉挛。对于CMPI引起的肠痉挛者,去除牛奶蛋白,改用豆奶或水解蛋白后,71%-88%的患儿症状有改善。由于药物治疗(如盐酸双环胺)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有时疗效不理想,饮食改变可能比用药更适宜。对痉挛性腹痛一般不需用药。但如果经常发作影响孩子上学时,可以定时内服颠茄片或非那根。热敷也可收到良好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引起小儿腹痛的病因较多,如蛔虫、菌痢、肠梗阻、肠套叠、阑尾炎等,家长应注意识别,以便及早诊治。本病可引起大便异常和消化不良。疾病康复预防措施保健护理食疗原则专家提示首先,要注意纠正上述不良饮食习惯和行为。在日常饮食中做到定时定量,少吃生冷、过于油腻的食物,不可暴饮暴食和过于饥饿,讲究饮食卫生。其次,要注意有无食物过敏史,如果有必须禁止食用。再次,要对经常发生肠痉挛的儿童进行寄生虫学检查,以及时驱虫治疗。此外,要重视小儿的保暖,特别是要避免腹部受凉。  1、喂母乳的妈妈少吃一些引起胀气的食物,例如:牛奶、苹果、甜瓜;  2、平常要多给宝宝顺时针按摩肚子,在宝宝哭闹的时候也可轻轻的帮他按摩;  3、哭闹的时候可以用热水袋热敷,不过要注意温度不要太高,也可以双手摩擦后按在宝宝肚子上热敷;  4、尽量不要让宝宝哭,因为哭的时候会吸入空气引起胀气;  5、没有特别需要不要给宝宝吃安抚奶嘴;  6、吃完奶一定要多拍拍后背让宝宝吐出吃进去的空气。  7、定时喂奶,2个月的宝宝大概3小时吃一次奶,3个月以上的宝宝4小时一次,中间宝宝闹吃就喂水,有规律的进食对肠道功能的恢复有好处。避免以下诱发本病的不利饮食因素:1、对某些食物过敏,特别是一些大分子的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豆类,由于过敏介质的作用而致肠痉挛发生。2、吃生冷食物过多,进食过快或者暴饮暴食均可刺激肠蠕动增强而诱发肠痉挛。3、食用不洁食物或过分油腻食物,引起消化不良或肠蠕动调节功能紊乱,可成为肠痉挛的诱因之一。4、食入纤维食物不足和排便习惯不良,引起便秘。便秘时硬结的粪块可刺激肠壁,反射性引起肠痉挛。本病最主要的诱因是饮食不当,应该注意饮食,避免病从口入,宜清淡易消化之品,忌酸辣肥腻,生冷刺激之物,避免暴饮暴食。如粥,面条、汤粉等就比较容易消化,吃饭的话可以把饭熟点,不要吃快餐式的那种,半生不熟,很难消化,也会损伤胃。肠痉挛相关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肠痉挛”相似的文章

更多>>

婴儿肠痉挛疾病

1.血常规: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可以了解患儿是否出现消化道的感染,当有出现感染时,白细...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