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小儿厌食症

治疗小儿厌食症有偏方吗

时间 : 2009-11-08 23:55:14 来源:网易

[摘要]

中医称小儿厌食症为纳呆,主因脾胃功能失调。由于脾胃素虚,或喂养不当、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所致。临床分为虚、实两证:偏实证者治以消导为主;偏虚证者治以调补为主,并结合临床随症加减。

  小儿厌食症 也称为消化功能紊乱,在小儿时期很常见,主要的症状有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这些症状不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且常出现在其他系统的疾病时,尤其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时。因此必须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其原发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疗法

  中医称厌食为纳呆,主因脾胃功能失调。由于脾胃素虚,或喂养不当、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所致。临床分为虚、实两证:偏实证者治以消导为主;偏虚证者治以调补为主,并结合临床随症加减。

  小儿厌食症偏方

  1、神曲10--15克,粳米适量。

  制用法:先将神曲捣碎,煎取药汁后,去渣,人粳米,一同煮为稀粥。

  适应症:适用于脾失健运所致之厌食症。

  2、大米500克,南瓜大半个(或2--3斤),红糖适量。

  制用法:将大米淘净,加水煮至七、八成熟时,滤起,南瓜去皮,挖去瓤,切成块,用油、盐炒过后,即将过滤之大米倒于南瓜上,慢火蒸熟。若蒸时加入适量红糖,其味更美。

  适应症:适用于脾失健运所致之厌食症。

  3、锅焦(炒黄)、莲肉各120克。

  制用法:将莲肉去心,蒸熟后,干燥,与锅焦共为细面,每次3—5匙,加白糖,开水调匀温服,日3次。

  适应症:常食可增加食欲。

  4、北沙参、玉竹、百合、山药各15克,猪瘦肉500---1000克。

  制用法:将猪肉洗净,切块,与诸药加水炖熟,饮汤食肉与药。

  适应症:适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食欲不振。

  5、鲜石斛12克,玉竹9克,北沙参15克,麦冬12克,山药10克,甘蔗汁250克。

  制用法:前5水煎取汁,合甘蔗汁搅匀,代茶饮。

  适应症:适用于小儿因胃阴不足所致之厌食症。

  6、鲜麦冬500克,白蜜适量。

  制用法:将鲜麦冬捣汁,人白蜜,隔水加热至饴糖状。每眼2--3七匙,用温酒或白开水化服。

  适应症:适用于小儿固体虚所致之厌食。

  7、炒扁豆、党参、玉竹、山栀、乌梅各等分,白糖适量。

  制用法:各药加水同煮,至豆熟时取汁,加白糖饮服。

  适应症:适用于因脾胃虚弱所致的厌食症。

  8、蚕豆500克,红糖适量。

  制用法:将蚕豆用水浸泡后,去壳晒干,磨粉(或磨浆过滤后,晒干),即成。每服30--60克,加红糖适量,冲入热水调匀食。

  适应症:适用于脾胃不健,消化不良,饮食不下等所致的厌食症。

  9、韭菜籽9克,面粉适量。

  制用法:将韭菜籽研末,调入面粉和匀,制成饼,蒸熟,日分3次服用,连服3--5日。

  适应症:适用于小儿食欲不振兼见自汗、面白、肌肤不平等症。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治疗小儿厌食症有...”相似的文章

更多>>

小儿厌食症疾病

1.胃肠道出血时胃管内抽出咖啡样物质及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血红蛋白水平降低。 2.血清电解质,血糖 ,血气,血浆渗透压反映机体内环境是否平衡。 3.腹胀者肝肾功能,血清心肌酶谱等监测观察全身各脏器功能损伤程度。...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