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i的全面概述

时间 : 2009-09-08 09:19:14 来源:百度百科

[摘要]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每日排粪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疾病概述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每日排粪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疾病病因

  国内一组433例慢性腹泻病因分析中,肠道感染性疾病占36.7%,肠道肿瘤29.6%,原因未明20.6%,小肠吸收不良6.4%,非感染性炎症3.3%,其他少见。

  1.肠道感染性疾病;

  2.肿瘤;

  3.小肠吸收不良;

  4.非感染性炎症;

  5.功能性腹泻;

  6.药源性腹泻。

  发病机制

  胃肠道的功能可概括为分泌、消化、吸收和运动,其中任何一种功能发生障碍都可引起腹泻,但这几种功能是互有联系的,因此腹泻的原因虽然可以是一种功能障碍为主,但很少是单一的功能障碍,往往相互影响。

  根据病理生理学分为四类:

  1.肠腔内渗透压增加超过血浆渗透压所引起的高渗性腹泻;

  2.吸收功能障碍引起的吸收障碍性腹泻;

  3.肠分泌增多引起的分泌性腹泻;

  4.肠功能失调,蠕动亢进引起的运动性腹泻。

  临床表现

  慢性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症状。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便稀,甚至带粘冻、脓血,持续两个月以上。小肠病变引起腹泻的特点是腹部不适,多位于脐周,并于餐后或便前加剧,无里急后重,大便量多,色浅,次数可多可少;结肠病变引起腹泻的特点是腹部不适,位于腹部两侧或下腹,常于便后缓解或减轻,排便次数多且急,粪便量少,常含有血及黏液;直肠病变引起者常伴有里急后重。

  1.腹泻:病变位于直肠或乙状结肠患者多有便意频繁和里急后重。

  2.腹泻伴随症状:因病因不同而伴有腹痛、发热、消瘦、腹部肿块或消化性溃疡等。

  实验检查

  1.粪便检查:出血、脓细胞、原虫、虫卵、脂肪滴等。

  2.小肠吸收功能测定:显示肠道吸收不良。

  3.X线及内窥镜检出病变位置、运动功能状态、胆石等。

  4.超声。

  5.小肠黏膜活组织检查。

  诊断依据

  慢性腹泻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直肠指检、粪便检查,如有困难,再进一步作乙状结肠镜、X线检查,仍不能解决时,再考虑作纤维结肠镜或小肠镜检查,必要时作各种功能试验,如小肠吸收功能试验(葡萄糖耐糖试验、右旋木糖实验、放射性核素标记维生素B12实验)和胰腺功能实验。

  1.临床出现腹泻;

  2.粪检异常;

  3.X线及内窥镜检出病变位置。

  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类型腹泻采取相应治疗

  2.对症治疗:尽量避免选择成瘾性药物;且应在明确病因后应用。止泻药:活性炭、氢氧化铝凝胶、可待因等。

  3.解痉止痛药:阿托品、山莨菪碱。

  中医诊治

  慢性腹泻主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若腹泻严重、体质虚弱的非感染性腹泻,常用止泻剂对症治疗,以减少腹泻次数。中医认为本病与脾虚的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失运,水谷不化精微,混浊内生,谷反为滞,水反为湿,混杂而下,并走大肠,而为泄泻。若平时脾胃素弱,复因情志失调,以致肝气郁结,横逆乘脾,运化失司,也可形成泄泻,若久病之后,损伤肾阳,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脾失温煦,运化失常,也可导致泄泻。但肝肾所致的泄泻,也多在脾虚的基础上产生的,故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慢性腹泻i的全面概...”相似的文章

更多>>

慢性腹泻疾病

1.粪便检查:出血,脓细胞,原虫,虫卵,脂肪滴等。 2.小肠吸收功能测定:显示肠道吸收不良。 3.X线及内窥镜检出病变位置,运动功能状态,胆石等。 4.超声。 5.小肠黏膜活组织检查。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