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的细胞学检查

时间 : 2009-06-03 11:16:58 来源:39健康网

[摘要]


  对子宫内膜癌的细胞学检查,取自宫腔标本可大大提高阳性率,通常可高百叶窗96%左右,并不比宫颈癌的宫颈刮片阳性率低。
  细胞学检查 子宫内膜癌的阴道细胞学检查诊率比宫颈 癌低,其原因:①柱状上皮细胞不经常脱落;②脱落细胞通过颈管到达阴道时往往已溶解,变性,不易首席认;③有时颈管狭窄闭锁,,脱落细胞难于达到阴道。为了提高阳性诊断率,不少学者对采取标本的部位、方法进行了改进,加上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子宫呐膜癌的阳性诊断率也大大提高。
  如有人研究了103例子宫内膜癌的细胞学诊断先行阴道涂片,后行宫腔回旋吸引(避免与宫颈、阴道内者混淆)。结果阴道涂片的阳性率为745,宫腔吸片为93%,同时103例行诊刮的阳性率98%。但有2例诊刮阴性而宫腔吸片阳性,所以认为宫腔吸片并用诊刮可提高子宫呐膜恶性病变诊断的阳性率,甚至可达100%。且发现细胞学涂片阳性者与组织学类型间有一定关系,以高度分化的腺癌及腺角化癌的阳性率稍高。有人改进子宫腔吸片的抽吸装置,可吸取一些组织碎片做标本,方法也很简单,对于诊断性刮宫有禁忌的病例可同样应用。但其细胞形态与阴道涂片细胞形态有所不同,除圆形癌细胞外,还可见到大小超过正常5~6倍,核直径超过40~50微米(正常为5~7微米)的巨细胞,呈多形态型,有多核,核着色过深,过浅及裸核等特征。
  对子宫内膜癌的细胞学检查,取自宫腔标本可大大提高阳性率,通常可高百叶窗96%左右,并不比宫颈癌的宫颈刮片阳性率低。国内外有不少取标本方法;如宫内膜吸取法的3mm金属管接一注射器抽吸;螺旋器(由一软塑料螺形铲与一桨形清除器构成)取标本法;宫腔冲洗法;子宫呐膜刷取法;海绵拭活检法(为一V形聚聚烯海绵,底部5mm,顶端连一线,用放环器送入宫腔,海绵吸附组织后拉出);宫腔扫查器等。国内周围序四用自制塑料管采取宫腔吸片法认为有一定价值。笔者采用尼龙微型毛刷(初取自支气管镜弃用微毛刷改制,现国内已试制成功),分别扫擦宫颈管与宫腔,其子宫内膜癌宫腔一次扫擦阳性率为96%(24/25),宫颈管一次扫擦阳性率为72%(18/25),如除去颈管癌受累者,阳性率仅50%。由此可见,疑内膜癌者,直接自宫腔涂片最为理想。这种微尼龙毛刷因有一定硬度与弹性,能直接自宫内膜或肿瘤表面采取新鲜细胞,并留置于毛刷中。操作相当刮宫的操作。扫擦上下左右四五次即取出。最出毛刷后直接于玻片上涂片。操作及涂片方法极为简便,且毛刷小易于进入宫腔。是一种安全、简便、诊断准确率较高,易于推广应用的一种宫腔细胞采集器。
  链接:子宫内膜癌的诊断
  在诊断子宫内膜癌时除了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外,最后确诊须根据分段刮宫病理检查结果。
  1.病史 注意本病的高危因素如老年、肥胖、绝经延迟、少育或不育等病史,并需询问家族肿瘤史。
  2.临床表现 根据上述症状、体征,即可疑为子宫内膜癌。围绝经期妇女月经紊乱或绝经后再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均应先除外内膜癌后,再按良性疾病处理。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子宫内膜癌的细胞...”相似的文章

更多>>

子宫内膜癌疾病

1.细胞学检查 子宫颈刮片,阴道后穹隆涂片 及子宫颈管吸片取材做细胞学检查辅助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阳性率不高,分别为50%,65%及75%,老年妇女宫颈管狭窄致使内膜脱落细胞较难排除宫颈,且易溶解变性,近年来在细胞学...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