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糖尿病

“四对一”引领糖尿病诊疗新时代

时间 : 2009-03-28 15:28:12 来源:39健康网

[摘要]

  专家认为,糖尿病复杂性、危害性并非一般,仅依靠单纯的药物治疗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科学的防治办法应该是采取集营养膳食、并发症防治、康复理疗、心理干预等于一体的四对一个体精细化诊疗模式。只有采取这种诊疗新模式,才能有效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效击退威胁健康的隐型杀手--糖尿病!   重工作轻治病   防糖诊糖须避免4大误区   糖尿病的危害性巨大,但很多糖尿病患者却认为,能吃、能睡、能工作,得了糖尿病也没什么可怕的;或者寄希望街头小诊所自吹的灵丹妙药。其实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袁群认为,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四大认识误区:   首先,不重视综合控制。药物治疗不是唯一解决途径,只有采取综合的防治方案,才能改变糖尿病的发展,最终有效地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其次,不接受胰岛素治疗。大部分糖友对胰岛素的使用存在严重误区,他们认为一旦打了就要终生打,使得很多应该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因拒绝使用而加重病情。第三,信病友而不信医生。有些病人一听到病友推荐的特效药品或新技术就轻易放弃坚持已久的治疗,结果往往成了试用假劣药品的大白鼠而延误正规治疗。第四,重工作不重治病。由于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提前,使本来的老年病光顾了许多中年人甚至青年人。由于中年人正处在事业高峰期,尤其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更认为看病是浪费时间,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延误治疗。   挂一个号   “四对一”全程贴心服务   糖尿病属于全身性疾病,仅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治疗前的各项专业检测必不可少。糖尿病患者治疗稍不及时、或用药选择和时机不当、或擅自停药、或频繁换药、或饮食结构不合理、或忽略运动等,都可影响治疗效果,导致心脑血管、肾功能衰竭、足坏疽、失明等糖尿病并发症的高发生、高致残、高致死的三高现状。   那么,怎么才能有效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呢?专家认为,目前国内多数医院都是采取一医一患的一对一接诊模式,这种模式让糖尿病友产生了单纯以医、药治疗的主观认识。其实,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治疗,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及心理治疗、血糖监测五驾马车,即患者挂一个号后即可全程享受来自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等4个专业领域医生的综合问诊和诊疗服务。怎样做才能让这五匹马朝着正确的同一个方向使劲呢?袁群认为,就目前糖尿病治疗发展趋势看,以四对一个体精细化诊疗模式为基础,实现门诊医师与营养、宣教、医护、心理相结合的糖尿病防治网,就能够确保患者接受更加专业的个体精细化治疗服务。 16款蔬果 吃吃就降糖 糖尿病人吃水果怎么选 两个月控制住糖尿病的秘诀 糖友每天吃多少合适 七招帮你搞定高血糖 餐后血糖 早期诊断黄金标准 糖友的早餐该怎么吃 吃早餐 可降低患糖尿病风险 糖友要守好秋冬这一关 糖尿病健康知识100问 更多糖尿病最新资讯,请关注39糖尿病频道――中国第一糖尿病门户 (实习编辑:侯丽娟)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四对一”引领糖...”相似的文章

更多>>

糖尿病疾病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