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乳腺癌

女性从20岁开始要防乳腺癌

时间 : 2009-03-28 12:57:02 来源:39健康网

[摘要]

  “有了好身体,再简单的生活也会过得华丽;没了好身体,再平常的日子也会多风多雨;保重身体,千万要在意,就算是为自己,就算是为家里……”   叶凡的新歌《保重身体》刚刚录完还未发行,她就带着对人生无比的眷恋,被乳腺癌夺走了生命。   越年轻存活希望越小?   网上,悼念叶凡的各大论坛里,网友提出最多的问题有两个:与其他癌症相比,乳腺癌并不是死亡率最高的,但叶凡年仅37岁就去世,同样患乳腺癌的陈晓旭,死时也不过38岁。怎么越年轻,存活下来的希望越小?   这是因为年轻人比老年人的新陈代谢更快、机体更活跃,同样癌细胞接受到的刺激也更明显,加快了其生长速度,促使其发生转移。因此,即便是很小的肿瘤,年轻人在短时间内肿瘤会快速生长,并发生淋巴转移,而年纪比较大的患者由于代谢缓慢,可能肿瘤发现时有几厘米大,也不会很快转移。   第二个问题是:2003年,叶凡发现乳腺癌后就进行了保乳手术,为什么还是没有留住她的生命?   其实,并非切除了肿瘤就万事大吉了。手术后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放化疗、内分泌治疗等。叶凡在短时间内病情恶化,很可能是因为她所患的乳腺癌恶性程度很高、出现大面积淋巴转移,或是存在多个癌变隐患等。   所以,受访专家一致的观点是:对付乳腺癌,别仗着年轻,别指望手术,就得从早检查、早发现入手。   20岁开始就要检查   那么,防乳腺癌从什么时候检查才算早?有医生建议说是40岁,有的说是30岁――其实,应该是20岁。   从20岁开始,女性就要关注和呵护自己的乳房,每月自查乳房一次,每3年到医院做一次乳房检查。40~50岁每隔一两年检查一次,50岁以上的妇女,应每年进行一次乳腺健康检查,有良性乳房疾病的人,则应半年检查一次。   肿瘤学专家认为,人体中的细胞从正常状态一下子变到癌细胞是不可能的,它们之间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5到10年。如果能在癌细胞的萌芽状态就发现它,也许只需要做一个小手术;你仍可以继续以往的生活,因为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在90%以上。而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大多数不仅失去了美丽的乳房,更失去了无比珍贵的生命。   以前医学专家和媒体都非常强调女性应该对乳腺进行自检,但美国在2005年对癌症早期诊断的指南,已不再推荐将定期乳腺自检作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这并不是否认自检乳房的重要性,关键问题在于多数患者不掌握“自检手法”,导致很多肿瘤根本摸不出来。   另外,乳房自我检查只能发现大到一定程度的肿瘤,但是对于细小,特别是处于萌芽状态的病灶则束手无策。因此,自检只能作为发现肿瘤的一个辅助手段,更重要的还是到医院接受定期检查。   B超、X线都是乳腺癌最常规的筛查诊断方法,B超检查更适合4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因为年轻女性的乳腺腺体一般较为致密。当X线成像时,致密的腺体可能使部分组织被遮挡,这其中也包括肿瘤组织,容易漏诊微小病灶。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女性从20岁开始要...”相似的文章

更多>>

乳腺癌疾病

1.X线检查: 乳腺照相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方法,常见的乳腺疾病在x线片上表现一般可分为肿块或结节病变,钙化影及皮肤增厚征群,导管影改变等,肿块的密度较高,边缘有毛刺征象时对诊断十分有助,毛刺较长超过病灶直...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