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正文

关于贾第虫病

时间 : 2009-03-28 04:29:25 来源:39健康网

[摘要]

  这是一种兰氏贾第鞭毛原虫的小肠感染,它可能无症状,也可能引起从间歇性腹部胀气直至慢性吸收不良等临床表现。   病因学和发病机制   贾第虫滋养体牢固地吸附于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的粘膜并营二分裂繁殖。释出的虫体很快转化为对外界环境有抵抗力的包囊,包囊随粪排出后经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性传染是贾第虫病的主要传染源。此外也可经人-人间接触直接传染,这种传染在精神病院,日托中心或性伙伴间尤为常见。通过土壤过滤的水可清除贾第虫包囊,但在浅表水中的包囊仍是活的,并能抵抗常规浓度的氯化处理。除人以外,野生动物可成为其保虫宿主。因此山中的溪水和虽经氯化处理但未经严格过滤的城市供水系统是水源性流行的根源。   贾第虫感是世界性分布的,在儿童和卫生状况差的地区尤为常见。在美国,贾第虫病是最常见的肠道感染之一。经常去多国旅行的人,乱交的男性同性恋者,胃被切除者,慢性胰腺炎患者及低丙球蛋白血症患者的感染率尤为较高。   症状和体征   大多数病例无症状,但他们可排出感染性包囊故必须给予治疗。急性贾第虫病的症状通常在感染1~3周后出现。症状一般较轻微,可见水样恶臭的腹泻,腹部痉挛性疼痛和腹胀,胃肠道胀气和打嗝,间歇性恶心和上腹痛,也可出现低热,畏寒,不适和头痛。重症病例可因脂肪和糖吸收不良而导致体重明显减轻。粪便中通常无血液及粘液。   慢性贾第虫病可从急性期演变而成,也可不经急性期而发生。其症状有周期性腹泻恶臭粪便,腹胀明显和臭屁多。慢性贾第虫病有时可引致儿童发育障碍。   诊断   在粪中发现具有特征性的滋养体或包囊就可作出诊断。这些虫体在急性期很易找到。但在慢性感染期则以低水平间歇性排出虫体,因此需反复多次粪检或用尼龙线法或内镜法获取上段小肠内容物检查虫体。还可用免疫荧光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粪中的贾第虫或贾第虫抗原。特异性DNA探针技术尚在研究中。   预防   严格的个人卫生可防止人-人间的传染,治疗无症状包囊排出者可减少感染的传播,血治疗日托中心中无症状感染儿童的成本-效益尚不清楚。水煮沸或加热到70℃保持10分钟可达到消毒的目的。贾第虫包囊对常规氯化浓度有抵抗力,必须用含碘消毒剂并维持8小时以上。某些过滤装置也能去除污染水中的贾第虫包囊。   治疗   口服甲硝唑(成人250mg日服3次,连服5日;儿童每日15mg/kg分3次服,连服5日)虽然有效,但在美国尚未批准用于治疗贾第虫病。该药的副作用有恶心,头痛以及较少发生的黑尿,感觉异常和眩晕。口服阿的平(成人100mg日服3次,连服5日;儿童2mg/kg日服3次,连服5日,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300mg)可获高效,但可产生消化道紊乱,眩晕和头痛,偶尔可发生剥脱性皮炎和中毒性精神病,故在美国已不再使用。口服呋喃唑酮(成人100mg日服4次,连服7~10日;儿童每日6mg/kg分4次服,连服7~10日,虽然疗效不及甲硝唑和阿的平,但可制成混悬液用于儿童。   家庭成员和性接触者应接受检查,若有感染应予治疗。如果可能,怀孕期间最好避免治疗;不要给孕妇服用甲硝唑。若因症状严重必须立即治疗,可用不吸收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例如巴龙霉素(每日25~30mg/kg分3次服,连服7日)治疗。 (责任编辑:许学钦)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关于贾第虫病”相似的文章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