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胃下垂

胃下垂外治法疗

时间 : 2009-03-28 17:26:34 来源:39健康网

[摘要]

  目前尚无根治胃下垂的药物和方法,只能依靠加强腹部肌肉锻炼、增加腹腔压力、少食多餐、食后平卧、放置胃托等保健措施来改善症状。中医内治以健脾益气、升阳举陷为主,常用补中益气丸等治疗。这里介绍几则中医外治法,对改善胃下垂症状有一定疗效。   中药敷脐法   药用蓖麻仁10g,五倍子5g,共捣烂如泥状,敷于脐中,纱布包裹,每日早、中、晚各热熨1次,隔4天换药1次。   注意:孕妇和吐血者忌用。   灸神阙穴法   1.药灸法:药用黄芪、党参、丹参各15g,当归、白术、白芍、枳壳、生姜末各10g,升麻、柴胡各6g。食欲减退者加鸡内金10g,大便溏者加焦六曲10g。上药除生姜外,焙干,共研细末和匀,装瓶备用。用法:将药末10g填神阙穴,铺平呈圆形,直径约2~3cm,再用8cm×8cm胶布贴紧。每隔3天换药末1次,每天隔药艾灸1次(药与艾之间放一圆形金属盖),艾条长约1.5cm,连灸3壮,以1月为1疗程。可治脾虚气陷之胃下垂。   2.将生姜1片插数孔,置脐上,用艾条悬起灸之,每天1次,每次30分钟。最好于每日上午9时左右灸之,灸后胃脘部有温热舒适感为佳。   贴百会穴法   治疗时患者正坐,找到百会穴(后发际中点上约21cm,或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将百会穴周围的头发剃掉,把“升胃饼”(蓖麻子仁10g,捣烂如泥,拌入升麻粉,制成直径2cm、厚1cm的圆形药饼)置于百会穴,用绷带固定。然后令患者俯卧,用灌有80℃热水的瓶子熨烫升胃饼30分钟,每日3次。每块药饼可连续使用5天,连用10天为一个疗程。饭后2小时左右治疗较为适宜。   百会穴为手、足三阳经和督脉之会穴,外敷并加热熨,可加强药性的升浮功能,通过经络的通达,对胃起牵引上提的作用,并使胃蠕动加快。   使用本疗法时,提醒注意两点:   1.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呕吐、咯血者以及孕妇忌用。   2.蓖麻子仁具有一定刺激性,患者用药后局部皮肤可能会出现一些刺激反应,如发红、肿胀、疼痛等,能忍受者可以继续使用,倘若反应较重,则需停止用药。   挑筋割脂埋线法   主穴取上腹部阿是穴、上脘、中脘、下脘、鸠尾、足三里、脾俞、胃俞。气虚配气海;阴虚配三阴交;大便不调配大肠俞、天枢。先用挑筋法:用2%普鲁卡因穴位注射皮丘后,用Ⅰ型针挑针,横刺且拉断挑起表皮,挑出皮内纤维40~60条,缠在针体上拉出,每穴15~20分钟,每次取2穴。创口涂碘酊、外贴止血贴。每疗程结束后,再取足三里(或胃俞)穴,用手术刀矢状方向切开穴位皮肤至皮下约1cm,切除脂肪如豆大,埋6~8cm捆扎如黄豆大羊肠线,缝合1针。均1~2日1次,6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7日。据临床报道,用此法治疗胃下垂100例,总有效率可达96%。 (实习编辑:伍智聪)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胃下垂外治法疗”相似的文章

更多>>

胃下垂疾病

1.X线检查:胃肠钡餐造影可见: (1)胃体明显向下,向左移位,重者几乎完全位于脊柱中线的左侧。 (2)胃小弯弧线最低点在髂嵴连线以下。 (3)无张力型胃其胃体呈垂直方向,体部较底部宽大,胃窦部低于幽门水平以下,...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