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健康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糖尿病

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的监测

时间 : 2009-03-28 15:46:49 来源:39健康网

[摘要]

  糖尿病足病和下肢病变监测   临床意义:早期发现各种症状体征表现,如疼痛、麻木、灼热、针刺感;各种损伤、擦伤、水疱、皮肤干燥、萎缩、郓裂、鸡眼和胼胝(老茧);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下肢无力、畸形、趾甲异常;肿胀、溃汤、感染、霉菌感染(如灰指甲)等。   相关的临床检查:   1、单尼龙丝触觉检查;温度觉检查;皮肤温度、颜色、出汗情况。   2、音叉震动感觉检查。   3、肌腱反射、踝反射。   4、足背动脉搏动。   5、X线足部检查和动脉造影。   6、踝肱指数测定:踝动脉/肱动脉比值小于0.9时出现供血不足;多普勒检查。   监测频率:1、要求患者每天自我检查双脚;2、初诊系统检查;3个月复查;足部出现破溃时每周复诊;3、必要时检查血管超声、造影。   糖尿病眼病监测   特点: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易漏诊,晚期治疗十分棘手,疗效不佳;糖尿病并发的眼病主要有七种:视网膜病变、色素膜病变、白内障、视神经病变、视网膜脂血症、青光眼及屈光改变,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者30%并发眼病;血糖控制不好,失明风险增大。   监测意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   病变可分六期:Ⅰ期仅限于静脉扩张或微血管瘤、小出血点;Ⅱ期有硬性渗出和出血斑;Ⅲ期有软性渗出和出血斑;Ⅳ期有新生血管和玻璃体出血;Ⅴ期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生;Ⅵ期并发视网膜脱离。未累及黄斑时视力正常,累及黄斑或黄斑囊样水肿对视力影响很大;出血侵犯黄斑或广泛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视力损伤严重;监测有重要价值,目标是防止失明。   监测频率:刚诊断患者必须做眼底检查,留下初始眼底资料,以后做对照;情况较好时每半年复查一次;已有病变应当每3月复查一次;三期病变以上增加检查次数,进行激光治疗。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监测   注重监测,及早发现,教会病人,自主管理   临床症状评估:   1、周围神经病变:皮肤瘙痒、手脚麻木、感觉减退或痛觉过敏、蚁行感、手套袜套样感觉、踩棉花感;本体觉、位置觉、震动觉、温度觉异常;肌肉萎缩无力、眼睑下垂、复视、面瘫等;自发性疼痛。   2、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静息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无痛心梗;未察觉的低血糖。   3、泌尿生殖自主神经病变:尿潴留、尿失禁;   4、男性阳痿:发病率可高达50-70%,由神经和血管双重损害所致;以勃起功能障碍为主;   5、女性月经紊乱、不孕不育;   6、胃肠病变:糖尿病并发胃轻瘫大约50%;并发肠功能紊乱或肠麻痹者15-20%;可出现上腹不适、饱胀感、胃排空延迟,腹泻便秘交替等。   7、汗腺神经病变:如,下肢无汗,上肢或局部多汗。   监测内容:1、初诊检查自主神经功能:a、测静息心率;b、深呼气和深吸气时心率差小于10;c、立、卧位收缩压差达30mmHg;d、握拳升压反应:舒张压上升小于10mmHg;初诊时还要监测四肢足部皮肤触觉(尼伦丝试验)、温度觉、痛觉、震动觉(音叉试验)和肌力,必要时检测肌电图;泌尿生殖、汗腺、周围血管和胃肠自主神经出现症状时必须监测;2、每3个月复诊检查。 (实习编辑:朱文斌)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相似的文章

更多>>

糖尿病疾病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 详细

专家咨询

王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外科 [详情]

向TA提问

倪幼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各种心血管 [详情]

向TA提问

程云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胸腔镜 [详情]

向TA提问

常见用药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色欲伤,腹股沟直疝,腹股....详情

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止痛。用于行...详情

小儿泻止散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内蕴,非感染性轻...详情

推荐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埔区中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广州市黄埔区蟹山路3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哈尔滨第一医院

哈尔滨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定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猜你喜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opyright© 2000-2015 www.99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7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